寻根问祖河曲行

   自古以来,王姓作为一个大姓,遍及华夏大地,历史源远流长。我王氏家族和其他家族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传续至今。从曾祖父弟兄两人来到后套算起,已有110年的历史,宗族已传到第七代,王姓人数也达到了330多人。家族之大,令人羡慕,人口之多,后套少有。我们为王氏家族的兴旺发达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可是,就王氏家族而言,根在何处?始祖何人?因何演变?缘何聚散?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为了解疑释惑,追溯源头,组委会决定由老五门子每门子出一名代表,组成考察组前往老家走访考察。
2013 年2月25 日,我们一行6人,受家族的委托,踏上了探微溯源、解疑释惑的征程,企图想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为族人们寻觅后套王氏家族之根。
历史不能颠倒,可今天的行程却颠倒了。当年,先辈们是从河曲老家徒步来到后套的。而今天,我们是逆流而上,要从后套前往老家。这就是我们的寻根问祖之行!
我们的出发地选择在蛮会,这是因为蛮会是当年祖辈们逃荒落脚的地方。由于王家是信奉天主的教徒,所以,临行前,在蛮会天主教堂举行了启程仪式。在启程仪式上,不少亲友纷纷前来为我们送行,使我们感到肩负的责任更加沉重。下午两点多钟,我们吃过午饭,准时出发了。
    寻根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我们每个人的心潮也在不停地翻滚。历史的画面,一幕一幕在我们的眼前闪现,使我们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是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王氏家族离合演化,人世翻覆,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也遭受过莫大的屈辱。一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徒步来到后套。他们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如今,整个家族不仅枝繁叶茂,人鼎兴旺,而且培育了许多优良品格。我们的家族因贫穷而勤劳,因信奉天主而善良,以忠厚老实为本分,博得了周围人们的一致赞扬。
这次后套王氏家族大聚会活动,旨在通过聚会这个平台,让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了解历史,不忘过去,继承和发扬“孝行天下”的良好美德,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密切亲情关系,强化家族意识,为整个家族的崛起和兴旺发达而努力。
寻根问祖是王氏家族大聚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大聚会组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安排,由组委会主任王云宽率领,专程前往老家考察走访,寻根问祖。
晚上7点钟,车开到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到达终点的时候,车子的前轮轴承打了。凑巧的是,车坏到了汽修厂的大门前,而且,汽修厂的老板是小陈司机的朋友,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第二天,我们只好租车前往十里长滩。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赫赫有名的十里长滩,原来是一个群山环绕的村落。高低起伏的地形和狭榨细长的街道,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然而,居住在山里的人们,他们那股对客人的热情劲儿,令我们久久难忘。我们的车开到王家圪旦,找到一个姓王的人家,主人叫王二小,今年68岁,是曾祖父辈上从河曲搬迁到这里的。经过和王二小交谈,我们才知道,他们的“都甲”是“崇宁都4甲”,而我们是“崇宁都6甲”,按“都甲”推断,不是本家。不管是不是本家,王二小和妻子及兄弟,对我们都十分热情。他们把知道的情况一一介绍给我们,并给我们提供了“崇宁都6甲”本家王姓的线索。按照王二小提供的线索,我们返回到沙圪堵镇,找到了防疫站退休干部王启云。按“都甲”对照,仍不是本家。就这样,在无任何收获的情况下,结束了第二天的行程。
当火红的太阳从东面升起的时候,寻根旅程的第三天开始了。我们决定重返十里长滩,再次进行深入调查。上午九点钟,我们来到长滩村委会,找到办公室任主任。说明来意后,任主任接待了我们,并通过电话打问了村内王姓的居民。尽管任主任很负责任,但仍无任何结果。寻根问祖成了大海捞针,我们的行程陷入了艰难的困境。这时,我们发现村里有一座庙堂。于是,我们来到这个佛教圣地,企图想求助神灵的指点。之后,我们决定直奔河曲,到那里去实现我们这次寻根之旅的最终目的。
十里长滩到河曲,乘车不到一小时的行程。沿着弯弯曲曲的黄河,我们来到了这个抱有希望的地方。
河曲——三晋与陕、蒙接壤的一座边城。滔滔黄河,曲折迂回,沉淀了大河岁月的精魂,莽莽塬壑,纵横沟堑,延伸出走西口先民坚韧不屈的脊梁,这里的风土人情,质朴淳厚,侵润着山曲民歌的亮丽风情。
来到河曲,已是中午12点多了。我们的胃口已经大开,想吃的是那令人口水垂涎的酸粥。于是,我们找了个饭店,饱饱地吃了一顿。好啊,粗茶淡饭,传统饮食。这顿饭,更勾起我们对祖先的思念。
下午,我们来到县政府,通过人防办主任许旺全,找到县地志办主任牛少山。牛少山是个有才的作家,有数百万文字面世,对于河曲的历史,更有颇深的研究。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轨迹和有关知识,使我们大开眼见。特别是,在他这里,我们才弄清楚“都甲”制度的真正含义。
晚上,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王印为我们举行了盛大的招待晚宴,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河曲人的热情好客。县人大副主任吕星亮及政府办的几位副主任出席了宴会。同时,他们通过电话,四处打听王姓本家。县政府各位领导对我们的盛情款待和积极帮忙,使我们十分感动。
忙忙碌碌的一天就这样打发了,寻根问祖仍无任何结果。
2月28日,是我们这次寻根之行的第四天。在县政府办公室,我们遇到了沙坪乡党委书记王军。王军的家族“都甲”是“崇宁都7甲”,与我们的“都甲”靠的很近。这位年轻领导对我们的来访表现出了重视和关心的态度。他不厌其烦地打了很多电话,为我们打听“崇宁都6甲”的本家人。他的举动让我们十分敬佩。下午,通过王军的介绍,我们来到河曲县供电局退休干部王根维家。王根维今年61岁,曾担任过县供电局的经理,是个热心于修编家谱的人。他对于河曲王姓的分布及历史轨迹具有较全面的研究。
在王根维家,我们整整待了一下午。他通过电话,打问了数十家王姓,但仍不能随愿。晚间,我们宴请了王根维弟兄二人。在酒桌上,围绕寻根问祖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探讨。王永和还为大家演唱了《走西口》等剧目,使在座的各位都十分开心。
时间已延续到寻根问祖的第五天。王根维答应和我们一起去村子里打问王姓本家。我们首先来到位于县城南郊的移民村,在王支生家立住了脚跟。王支生是个了不起的村民,当年县里修编县志,他还是成员之一。王支生知道我们的来意之后,被我们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他不仅介绍了很多历史情况,而且为我们复印了大量历史资料。在交谈中,他说了一句十分朴实的话,使我的眼泪显豁奔出眼眶。他对我们说:“做为人应该知道自己身世的来龙去脉”。
我们在王根维的带领下,又来到了巡镇夏营村。这是黄河边上的一个古老村庄,据说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古城墙和古建筑仍然可见。我们停下车子,放眼望去,满目沧桑。难道这里就是我们的祖先曾经住过的地方吗?
在村里,我们找到王秋生、王春光、王曙光等人。据他们介绍,这个村一共有400多户人家。其中,百分之八、九十是姓王的。十九世纪末期,晋西北大旱,村民们无法生存下去,村里的人纷纷向外逃荒,据说一部分人后来去了后套。王春光带我们参观了王公寺,并向我们介绍了“崇宁都”辈分家谱的有关情况。始祖王鼎像也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一幕,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山西河曲巡镇夏营村,便是“崇宁都”王姓的老家,前明时期的王鼎是这个家族的始祖。至此,寻根问祖之行取得初步成果。
3月1日中午,王根维弟兄二人为我们寻根问祖取得成功举行了庆祝午宴。下午,我们踏上了返程的旅途。到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东胜。居住在此地的王军一家为我们举行了招待晚宴。次日,我们顺利归来,完成了寻根问祖的全部里程。
   这次寻根之行,历时六天,行程一千多公里,走访了内蒙古准格尔旗薛家湾镇长滩村、山西河曲县等地,了解了祖籍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掌握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王姓的起源和始祖传说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王氏家族大聚会的举行和家谱的撰写提供了可贵依据。我们所到之处,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各级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特别是在王根维同志的帮助下,找到了崇宁都王氏族人的老根据地——河曲县巡镇夏营村,见到了崇宁都始祖王鼎的画像。这次走访考察,还纠正了一直以来对老家出处认识上和说法上的错误。一是过去老人们传说的老家是河曲十里长滩的,这一说法不准确。经过走访了解到,十里长滩过去属于蒙古人管理的地盘,没有“都甲”制度,凡是有“都甲”的汉人,都是从河曲搬过去的。因此,我们的祖籍应该在河曲县。二是过去所说的“陈林都六甲”,在口头传说过程中,字音上存在误差。我们了解到,河曲县在明清时期制定的“都甲”制度中,一共有5都48甲,涵盖220个村,根本就没有“陈林都”,而应该是“崇宁都”。 这次考察,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没有按照预定的目标找到“崇宁都六甲”的本家人,这一点令人十分遗憾。不过,虽然这次寻根问祖暂时告一段落,但这项工作仍在继续,许多当地的热心人答应继续为王氏家族寻找本家。我们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崇宁都六甲”王姓本家就一定能够找到。
                                                                                                20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