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甄为王阳明所作《法王》探究

               王荣成 
摘要:.清初学术界,有一股反王阳明学说的思潮。其时陆陇其、陆世仪、张履祥等人,皆自託于程朱,以排斥王学为事。唐甄晚年宗阳明良知之学(见王闻远《圃亭先生行略》),《法王》篇就是以师法王阳明良知之教为其主要思想。“自良知之说出,使天下之蒙昧其心者,于是求之。”“若仲尼复起,必不易阳明子之言矣。”王阳明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习近平主席九次强调知行合一!
关键词:王阳明;《法王》;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仅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一、 唐甄○1推扬王阳明学说的历史背景
明朝统治者重教兴学,为的是培养忠于君主、维护君主专制之士,因而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中的专制制度,把文教专制主义推上了新的高峰。对有碍于专制统治的思想学说,则采取排斥的态度,虽儒家圣贤亦不能免。如明太祖认为《孟子》中的一些论述不利于君主专制统治,曾下令撤走配享孔庙的孟子神位,并成立了删检机构,对《孟子》进行了审查和删削,将其中具有民主思想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等85处,尽行删除,并规定,凡是删除的内容,“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经删节后的书称《孟子节文》,刻版颁行全国学校。[1]
    《法王》是唐甄从“志在权衡天下”到“宗孟法王”的转变的一篇力作。“法王”即效法王学。唐甄在《法王》中开宗明义:“阳明子有圣人之学,有圣人之才,自孟子而后无能及之者。”[2]
    在清朝初期的学术界,却激荡着一股反省乃至抗拒王阳明心学流衍之弊的思潮。黄宗羲专门撰写《明儒学案》,以儒学为大本,以心学流衍为主线,还原了王阳明心学的本来地位,劈分了阳明学与阳明后学,对明代儒学思想进行了分疏。作为王阳明同乡,黄宗羲在思想史中对他作了“同情的理解”以及客观的叙述。此外,陆龙其、陆世仪、张履祥等人,都自託于程朱,排距王学。顾炎武斥责当时“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的学风空疏;王夫之乃至将“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的明亡之祸归咎于宋明以来脱离实际的空疏学风,而王学于其中也难辞其咎。[3]
然而,唐甄独向王学精神,乃至孟学思想重新取择,并对王阳明的良知学说进行了力挺和表彰;唐甄是王学精神的倡导者、捍卫者、弘扬者,并改造王阳明“致良知”之说。
    二、唐甄为王阳明所作《法王》的内容宗旨
    王阳明先生有圣人的学识,有圣人的才干,从孟子以后,没有人能够赶得上他的人。
    孔子的学说,总的根本在于忠、恕,就自己忠诚的心性而言便是忠,就体谅别人、宽容别人而言便是恕。王阳明尊孟法王,他一旦醒悟过来,便汇集、博采圣人们的学说,将孟子作为宗师,牢牢地把握良知,把它作为核心问题。拼命地想弄懂外部的事物,长久的努力却达不到,于是他不再从外部寻求答案,反过来从内心寻求真理。[4]
大自然造就了人类,人具备了身体就具备了心灵。唐甄发扬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者,心之见端也”,是仁义礼智等一切善德之源也。“听者心听之,视者心视之,闻者心闻之,尝者心尝之,持者心持之,行者心行之”。一个形体健全的、能区别是非之“知心”的人,都能“是非自见,必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善恶自见,必不以善为恶、以恶为善。心知其是乃背是而甘于非,心知其善乃背善而从于恶,是岂心之本然哉?利欲蔽之也。”
 “天之生人,有形即有心。有耳必听,有目必视,有鼻必闻,有口必尝,有手必持,有足必行。听者心听之,视者心视之,闻者心闻之,尝者心尝之,持者心持之,行者心行之。”“行全而无缺,则知心全而无缺。尧瞬无缺,我亦无缺。”“是故虽夫妇之愚,是非自见,必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善恶自见,必不以善为恶,以恶为善。”“心知其是,乃背是而甘于非;心知其善,乃背善而从于恶,是岂心之本然哉?利欲弊之也。”“浞、羿篡国,义心自在;盗跖杀人,仁心自在;卯酉昼晦 ,日光自在。”“自良知之说出,使天下之蒙昧其心者,于是求之。”(《潜书•法王》)[5]
王闻远○2在《西蜀唐圃亭先生行略一十五则》说:“先生晚年与蔡息关先生讲道,宗阳明良知之学,直探心体,不逐于物。”[6]
致良知是王阳明的为学宗旨。致,有推及、恢复、力行之意。《孟子•尽心上》说良知是一种不学而能、不考虑而知的天赋道德意识。记载他思想的《传习录》上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7]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一《传习录》上)[8]《大学》中有一条公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而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强调“致良知”,应置于格物之前,他以为这乃是儒家《大学》的根本,或云是根本的学问。不能致良知,格物何用?又如何能意诚而心正?如何能达致修、齐、治、平?[9]
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于“心即理”、“致良知”及“知行合一”。阳明子认为,朱熹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抽象的“天理”是没有道理的。他认为,“天理”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继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便是所说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10]
唐甄推扬王阳明学说道:“自良知之说出,使天下之蒙昧其心者,于是求之。”即使是“仲尼复起,必不易阳明子之言”![11]将王阳明拔高至孔孟之后“无能及之”的位置,甚至与周公并提。唐甄发扬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者,心之端也”,是仁义礼智等一切善德之源也。“听者心听之,视者心视之,闻者心闻之,尝者心尝之,持者心持之,行者心行之。”唐甄尊“阳明良知之学,直探心体,不逐于物”,哲学上属陆王心学派。伹他特别强调了王阳明的事功思想,矫正王阳明后学的空疏,反对只讲心性不谈事功,“性不尽,非圣;功不见,非性”,“若儒者不言功”,“但取自完,何以异于匹夫匹妇乎?”
    王阳明专心致力于良知,坚持到底,贯穿始终,向日月一样光明磊落,经历艰难危险,畅通无阻,恰如其分,他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是使人尽其才,考虑事情恰如其分,身处患难之中而能实现自己的功业,遇到坏人不丧失自己的正直,从容自得的使事情顺利进行,最后成就了他的事业。唐甄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明代若以“有圣人之学”、“有圣人之才”的王阳明为相,并且用而不疑,君臣相洽,朱明或不至于沦亡。唐甄的的用相之意与黄宗羲表达的“置相”之意相呼应。[12]
三、 王阳明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守仁曾被贬至贵州龙场驿(今贵阳境内)而结庐阳明洞,故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其学说世称“心学(继承陆九渊之‘心学’并加以完善)”,或与陆九渊公称“陆王心学”。王阳明的学术及历史地位之崇高,似乎是令人惊讶的。比如,有一个说法,中国有三个人可以称为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也有人说,中国历史中,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一是明代王阳明,一是清代曾国藩,一是当代毛泽东。[13]王阳明是有史以来最受中外伟人推崇的心学大师,他不仅是与尼采齐名的伟大哲学家,更是与孔孟并称的儒家圣人,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真三不朽”,首次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是孙中山、毛泽东等成大业者一直推崇的心灵导师。从清初启蒙思想家唐甄,中兴名臣曾国藩,到维新派主要人物梁启超,国学大师胡适,再到早年的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以及毛泽东、习近平,他们对王阳明均十分敬佩。
唐甄“致良知”重点在“事功”上,他认为,私利和欲望是障蔽“良知”的祸害和敌人。只有“致良知”才能“明心”,“心体未彻”的不明之人,即使有功德于世,“如秉烛不能远照,如汲井不能广润”。唐甄强调“尽心”、“知性”、“致良知”的根本目的,在于要有大的功劳于世。[14]
王阳明、杜威、孔子的学说都曾对陶行知有过深刻的影响,例如他曾信奉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哲学思想,以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知行”,后又改为“行知”。[15] 学界泰斗、著名文学理论家王元化先生的说法,早年毛泽东的很多思想本来就同王阳明比较接近。毛泽东年轻时曾服鹰王阳明,或许同他早年师从杨昌济有关。“实事求是”的思想,原本典出王阳明。1949年,蒋介石兵败逃往台湾后,定居台北草山,因觉得“草山”似有“落草为寇”之嫌。于是,他决定将草山改为阳明山,并亲书“阳明山”三个大字。他的用意是立志仿照当年王守仁先生贬谪贵州龙场的阳明洞悟道之举,期待东山再起。[16] 
    王阳明学说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今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阳明祠”就是为了纪念“王阳明”先生而修建的。为了追忆一代先圣,弘扬阳明文化,大余王氏联谊会在丫山风景区修建王阳明纪念亭。纪念亭自2014年底动工,于2015年5月竣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做一个有历史观的时代改革者、有实干精神的改革思想家,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慎思笃行,行以致知,知行合一,才敢说自己摸到了“四个全面”的门道。
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17]《生活教育》载文: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教书育人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价值的弘扬。广大教师不仅要做文明的传播者,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18] 习主席九次强调知行合一!学界、政界、商界掀起知行合一热。推崇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以身行之 。
注释:
○1唐甄(1630—1704),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达州人,是明末清初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等基本同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是经世致用学说的的倡导者,历经30年著有《潜书》,从1955年以来,中华书局多次再版。2009年9月由日本国二松学舍大学东亚学术综合研究所主持召开了“唐甄思想的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有中国、日本、韩国的50几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全国几乎所有的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伦理思想史,都设有专章论述唐甄思想,比如著名思想家侯外庐的八卷本《中国思想通史》有专章论述唐甄的思想。
○2王闻远(1663~1741)清目录学家、藏书家。字声宏,一字叔子,号莲泾居士,晚号灌稼村翁、右军后人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家多藏书,藏书楼有“孝慈堂”、“率真书屋”、“四美轩”等。根据家藏图书细加分类编目,康熙间撰有《孝慈堂书目》4卷(《清史稿》记为不分卷),著录图书2542种,有宋版16种,元版15种。《王闻远书目》二册。
参考文献:
[1]徐传德.南京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90.
[2](清)唐甄.附诗文録[M].潜书.吴泽民,编校.北京:中华书局,1955:9.
[3][7][11]黄敦兵.潜书校释[M].长沙:岳麓书社,2010:16、16、18
[4][12](清)唐甄. 潜书[M].李忠实,译注.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5:29——30、17.
[5][8][姚鹏,方广锠,范桥,袁坚.中国思想宝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218、108.
[6](清)唐甄. 潜书注[M].注释组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580.
[9]范曾.一词圣典:至善 中法两位思想往哲 王阳明和笛卡尔[j].中国文化,2011(春季号)4—5.
[10]彭勇.王阳明:被顶礼膜拜的旷世大儒[J].新周报,2010(30):20.
[13][16]徐世平.王阳明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J].新周报,2010(30):20、20.
[14]陈德述.论唐甄“心性”与“事功”相统一的学说[M].中华文化论坛,2015:104.
[15]方明.爱满天下:陶行知名言警语[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9:2.  
[17]本刊评论员.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增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能力[J].求是,2015(4):12.
[18]王荣成.坚持理想信念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J].生活教育,2015(7):13.

(王荣成,单位:达州市唐甄思想文化研究中心;通讯地址: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邮编:836150;手机:1338821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