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议◇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风,是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
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家风,是信仰,是文化。
家风,既是一种已经存在的现实,又是一种有待实现的理想。其价值主要在
于它具有某种启廸人生的意义。
“家风”一词,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已较长时间了。不,不是淡出,而是被禁止了,为什么会禁止呢?现在尚未健忘的老年人知道,年轻人则不知其所以然,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得不把这段历史交待出来,明白其究竟,或恐谬误流传。
自从共和国成立,当时政权交替,社会突变,执政者意识是信奉马列,规定全民以“阶级和阶级斗争”来观察和对待-切亊物的准则,以“毛泽东思想”为人们唯一的“信仰”,其他都是封资修或異端邪说,视传统家风家训家规为“封建文化”或“封建势力”,采取否定、打击、批判,以达彻底清除,直至消滅。在这种淫威下,大陆公民必须一律服从(不包括台港澳),不得异议或反抗,违者以“反对…”罪名定罪,达数十年之久,虽然说现在一部份年纪大的人头脑中还有“家风”这个概念,但早已模糊不清,更不要说二三代年轻人了,其后果已经影响到几代人,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沉重的(另一文论述)。这就是家风家训家規文化在这个时期的历史状况。   
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形像。对于很多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齐家”被列在“治国平天下”之前的时候,齐家的关键性便不言而喻。齐家很紧要的一点便是正家风。家风正,家庭自会出国之栋梁,社会精英,民族骄子,时代豪杰;家风不正,自会出不良败类。这一点已为历史所证明,也被现在大陆社会所证明(其事例请读者自已补充,更现实,更有意义)。
    自古以来,凡是名门大家,无不重视家风。甚至那些草根家庭,只要有一些传统文化在其中,便也对家风百倍珍视。这种精神与文化传统,不仅是着眼于当代人,更着眼于子孙后代的培养与熏陶,故有一本本的家训传世。无论是《颜氏家训》还是《朱子家训》,都已成为文学史、教育史上的经典。良好的家庭环境,健康的家庭氛围,对于人的成长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时时刻刻向下一代人传递着“带头、示范” 的良好风尚。
   说到“家风”问题,有一点值得强调:道德与法律这样两条底线,不论什么时代、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坚持遵守,不得超越。
但是,有的人为了自身或小集团的利益,忘掉或抛弃好的家风,不顾一切;有的人既没有好的家风还要硬碰道徳或法律的底线,这些行为,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宋••••陆游诗句),现在的人们,为求名求利求富贵奔忙着,又有多少懂得其中的真缔呢?何况不久前还是国家多年的反面教材,已深入几代人之心,一时难以有较大改变。
    良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对于青少年来讲,要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自我修炼。从这个意义上讲,上一代、老一辈,就应当起到一个正面影响的、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
 现在重提“家风”,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而不是简单的搞点花架子,找几个所谓的典型所能凑效的。需要全民参与,真诚务实,长时期的不懈努力,以我做起,启发悟性,提高自觉性,否则,沦为空谈,难以实现。    
    家风不正的人,不可能有一心为公的情怀;家风不正的社会,也不可能有健康良好的民风与政风。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而且事关国家和社会风气,是时代的大事、社会的大事,国家的大事,也是全民族的大事。
中国人的完美世界从来不在“天堂”,而在家庭。
对家庭、家族、家风的信仰、崇拜,是中国人的精神特征,也是民族的文化
特质。
重庆市轩辕文化研究会、重庆市王氏总会  荣誉会长
重庆市历史学会百家姓历史文委会  顾问
王崇溥整理  時年八十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