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姓王,一定要知道开封的三教堂和三槐堂!

如果你姓王,一定要知道开封的三教堂和

三槐堂!


三教堂·誉海内外的“三教合一”

开封三教堂在世界宗教史和中国宗教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它的辉煌历史和“三教合一”的杰出贡献享誉海内外。开封市政府又以三教堂为中心,把附近的街道命名为三教堂街、三教堂南街、三教堂北街,全国独一无二。

三教堂在开封妇孺皆知、香火旺盛,殿内所祀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塑像,坐北朝南一字排开:释迦牟尼正襟危坐,端坐中央,目视前方;西边的老子、东边的孔子,身体、头颅乃至目光都向释迦牟尼看去。每到农历初一、十五,狭窄的三教堂南街几乎无立足之处。

三槐堂·王氏大家族重要分支

但是,开封人对三槐堂却知之甚少,甚至有人以为三槐堂是一家中药店的名字。其实,三教堂就是三槐堂的遗址,前身是张仪府宅。张仪是战国纵横家,魏国人,晚年担当魏国相国,终老在魏都大梁(开封)东郊家宅,葬于东郊宴台河村。张仪之舌、苏秦之口,吞吐战国风云。

三槐堂北宋时成为王祜之家宅。王祜是北宋大名府莘县人,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祖父王言和父亲王彻,都担任后唐的官职。王祜五代时先仕晋,后及汉、周,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官职不断升迁,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

王祜很有才干,且又品行端正,不攀附权贵。他文武忠孝的德行被天下人赞叹,许多人希望他能升任宰相。然而,王祜因保符彦卿令赵匡胤反感,加上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忌惮他、排挤他,宋太祖遂把他改派襄州。

王祜赴襄州任前对自己当不成宰相而不服气。因为有三个儿子,他便在宅院内亲手种植槐树三棵,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人才辈出的三槐王氏

后来的事实果不出王祜所料,其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王家宅成为宰相王旦家祠,因王祜之前植三槐于庭,王旦便将祠号命名为三槐堂。王旦辅佐真宗18年,当时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王旦被人们称为“太平良相”。

从此三槐堂不仅成为王一支的堂号,而且成为整个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王祜也理所当然地被尊为三槐王氏的始祖。

王旦去世后,墓葬不立碑,没有石人石马。38年后仁宗皇帝以礼为王旦建了墓园,有石人、石马、石羊、石方柱等,在今开封东郊边村之东。1958年为建开封联合收割机厂,王旦墓园内的石人、石马、石羊等无处安置,便被移到铁塔公园为铁塔“站岗放哨”。

在王旦的下一辈中,出了王素、王质、王端三个进士,孙辈、曾孙辈中也是人才辈出。在整个宋朝300余年的历史中,三槐王氏家族几乎代代都有人在朝廷为官,《宋史》上专门立有传记者11人。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王旦的孙子王巩在翻修故居、重建三槐堂时,特意请大文学家苏轼撰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三槐堂铭》,文中记述了三槐王氏祖先的事迹,以此勉励王氏后人,效仿祖先的美好德行。

三教堂“鸠占”三槐堂

随着北宋王朝的覆灭,三槐堂也毁于兵火,三槐王氏家族举家南迁。王种植的三棵大槐树却顽强地存活了900多年。到清同治五年(1866年),三槐堂旧址上的三棵古槐已然成为参天大树。于是,有人以三棵古槐暗指儒、释、道三大教派,在三槐堂遗址上重新建成“三教合一”、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庙堂,将“三槐堂”改名为“三教堂”。

当时“三教堂”占地180余亩,三进院落,主堂里供奉“三教”始祖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塑像,不分主次共同享受“三教”信徒的香火。“三教合一”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创,三教堂顿时教徒云集、香火旺盛,成为开封最热闹的一大文化胜景。从此,三教堂便“鸠占鹊巢”了。由于朝廷的倡导,外地也陆续修建了几座三教堂。

民国年间三教堂部分殿宇毁坏。抗战后塑像被日本兵砸碎,三教堂被火焚。至上世纪50年代,三教堂破旧不堪,仅存的三间破屋成为牲口棚。1985年,曹门村一组村民许宝玉、魏秀兰、王建华等人集资重修开封三教堂,重修后的三教堂看上去与一般民居没什么两样。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三槐堂王氏后裔、美国电脑大王王安先生要来开封寻找三槐堂祖庭。因三棵古槐已不知去向,三槐堂王氏后裔王宴春先生便在开封三教堂门前补植槐树三棵。虽然王安先生因故未能来开封,但受王宴春先生植槐的影响,曹门村一组的村民兴起了种植槐树的热潮,家家以有槐树为荣。

王祜、王旦将人生体验的精华浓缩成三槐文化,其核心是忠诚、仁义、宽容、善良。传承千年的“三槐文化”和传承数百年的“三教合一” 哲学思想理论是中国人的创举。它不仅是三槐王氏的荣耀,也是中国的一种文化象征,折射出开封古老文明的脉络。

开封三槐堂是中国第一个三槐堂,三槐文化也是大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4000多万三槐堂王氏后裔崇拜之地、神圣之地。目前,三槐堂的复建规划正在实施中,在未来两三年的时间里,体现三槐文化、三槐精神的三槐堂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