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派建筑“王氏宗祠”――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

明清徽派建筑“王氏宗祠”――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

王氏宗祠,系明清徽派建筑,位于大通区孔店乡。王祠王氏族聚王家祠堂(简称王祠,也称王圩村)。因为住在蔡城塘南端一处伸入湖中心的半岛(俗称“嘴子”)之上,又称嘴子王家。家传堂联:“三槐世泽、两晋家声”。郡望:太原郡,堂号:三槐堂。

 

据说王家祖上是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太原府迁来,至今已有600年。人口众多,英才辈出。有“闫三千,郑八百,嘴子王出来一遍黑”的说法。从十二世到二十一世字辈:治天家自有,永庆吉(积)祥来。

 

王姓宗族人口众多,散居各地,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四月,蔡城塘王氏宗祠与淮南的王郢、黑泥乡林王、黑泥乡王巷 、田家庵新王郢、长丰县的三和王家圩、杨公汤王庙会、车王集、代集王岗、杜集官塘王、下塘钱集、庄墓王户、水湖上塘、水湖小王家、埠里、罗集吴店、怀远县的安乡、荆芡乡前咀、定远的南王、清水洼等王姓宗族各支推选代表在田家庵同泰森竹厂召开了第一届联宗续谱代表会议,编定二十字,对本族字辈作了如下明确规定:从二十二世到四十一世字辈:长祝康年乐,慎修列序基。仁和元孔定,信义树良智。

 

三槐世泽,两晋家声。

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家传乌巷,古继青箱。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摘《王氏宗祠对联》

 

三槐世泽;两晋家声。

上联:典出北宋兵部侍郎王祜,尝手植三槐于庭,时称“王氏三槐”。

下联:指晋代“书圣”王羲之与子王献之,有“二王”之称。

 

家传乌巷;古继青箱。

上联:指东晋王氏望族居乌衣巷。 

下联:典出《宋书·王淮之传》:“家世相传,并诸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青箱学”

 

一经传旧德;五字耀英才。

——清代吏部员外郎、书法家王澍联

 

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

——清初画家王时敏联

 

千里荷花开世界;一杯美酒对湖山。

上联:唐代诗人王湾诗句。

下联:宋代诗人王庭珪诗句

 

天收运召沧江客;兵气销为日月光。

——清代金石学家王懿荣联

 

黄槐绿竹宜新植;紫燕红鹅说旧家。

上联:典出王祜植槐、王献之爱竹。

下联:典出王谢抚燕、王羲之爱鹅

 

庭前刻玉称人瑞;阶上看槐庆德长。

——佚名撰王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指北宋·王佑。

 

传家节操同松竹;报国功勋并斗山。

——王氏节义堂联

 

秋水落霞惊四座;桐花栖凤报群贤。

上联:典出唐代文学家王勃,其《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

下联:典出清代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

 

对联喜贴右军墨;春意乐赋摩诘诗。

上联:典出晋代王羲之,世称王右军。

下联:典出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

 

碧纱笼护诗人草;金带围开宰相花。

上联:典出唐代大臣王播。

下联:典出宋代岐国公王珪及荆国公王安石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清代诗人王士祯联

上联典指北宋·王佑、王献之。下联典指东晋·王谢、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