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集王氏为“三槐堂”后裔 苏东坡曾作 《三槐堂铭》

杭集王氏为“三槐堂”后裔 苏东坡曾作
《三槐堂铭》

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8位,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多民族姓氏。据2014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王姓人口总数约为9500万,约占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总数的7.1%,排名第一位。昨天上午,家住杭集的读者王在铨通过家中珍藏的清代光绪年间“三槐堂”《王氏族谱》,向记者讲述了“三槐堂”堂号的由来,以及自己这一支“三槐堂”王姓族人在扬州繁衍生息的历程。
1、王姓是典型多源流姓氏,杭集这一支源于姬姓。
王在铨告诉记者,王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姓氏,关于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其中最为普遍的三个源流分别是源于姬姓、妫姓以及子姓。比如《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自称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自称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是比干之后,所以出自于子姓。”
“至于我们家中的‘三槐堂’《王氏族谱》源流序中的记载,则是明确说明了我们源于姬姓,是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的后人。太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族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我们便是太原王氏的后裔。”
2、“三槐堂”源自宋代王祐,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支派。
王在铨说,世人提起王姓,就不得不提及“三槐堂”。因为三槐王氏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目前有据可查的所有《王氏族谱》之中,三槐王氏的族谱就占40%左右。“据谱中记载,三槐王氏的始祖为王祐,以文学见长。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官职不断升迁,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乃举家迁来京城,落户开封。”
“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因王祐的祖籍莘县一带属魏州,宋太祖便让王祐衣锦还乡任大名府知府(魏州即大名),许以‘便宜’行事,并以相位相许。王祐明白皇帝的真实用心在于除去符彦卿。王祐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访,却查无实据,数月无闻。宋太祖乃驿召面问,王祐直言禀报,符彦卿无谋叛事实,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甚至直谏太祖吸取晋、汉(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太祖听后很不以为然,乃把王祐改派知襄州。如此一来,王祐升迁宰相的许诺当然是落空了。王祐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三棵,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果然,他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他的后人便以此事作为堂号,也就有了如今的‘三槐堂’这一王氏分支。”
3、苏东坡曾作《三槐堂铭》,系为学生王巩题写的铭词。
在“三槐堂”《王氏族谱》中,还收录有苏东坡所作的《三槐堂铭》。据记载,此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上任时为学生、“三槐堂”王氏后人王巩题写的铭词。
“这篇铭文首先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记叙了王祐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祐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全文贯穿着天命有常、因果报应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说明王佑仁爱厚施、积善成德,因此才子孙多贤,福祚绵绵不绝。整篇铭文叙事议理,委婉多姿而又清丽顺畅。”
4、扬州这支王氏族人原住沙头,世代耕读传家崇尚诚信待人。
王在铨告诉记者,自己这一支王氏族人的先辈世代居住在沙头镇,如今因各种原因,当地的王氏族人已迁居各地。
“我们家族世代耕读传家,崇尚诚信待人。我们家族中的字辈排行也曾以仁、义、礼、智、信起名。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孝敬长辈,在路上看见年长者要躬身让道,见到饥寒者要施以援手。别人帮助过你,一定要牢记在心,自己帮助过别人,就要如水过无痕,不要放在心上等等。”
“我们家族有一位名叫王智鹏的长辈,是村里的老中医,他给穷苦人家看病从不收钱,还经常自掏腰包买药送给他们。他这一辈子热心待人,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他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王信诺,从小教育儿子要人如其名,信守承诺。正是这样良好的家风传承,王信诺也成为一名医生,一生都做着和自己父亲同样的善事,这父子二人在我们当地深受乡亲爱戴。”王在铨说,“三槐堂”王氏一族在当地是一个深受爱戴的家族,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族的子孙一直都遵从祖先的教诲,耕读传家,诚信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