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家

                                            天下之本在家
----丁酉清明在滕州市古滕盖村三槐文化研究会八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王  中
各位族人:
       又到了万象更新,万物苏复的春天,又逢一年一度的清明,盖村王氏家族的骨干栋梁们,又如期相会相聚了。八十二年前,也就是民国时期的1935年,这一天被定为民族扫墓节。2006年,经中央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法定节假日。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感念故人的日子。“清明”二字的由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随臣介子推的笔下。相传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流亡国外,在渺无人烟的地方,找不到一口可吃的东西,这时他的随臣介子推,躲到僻静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了,救了重耳一命。事过19年以后,重耳时来运转成了晋文公,当了国君。即位时嘉奖群臣,赏赐了一圈,没有介子推。等想起来时,后悔已晚。介子推早已背起老母亲隐居进了绵山。绵山山高林密,寻找困难,晋文公重耳下令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山火熄灭后,才发现介子推娘俩已靠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烧死了。树洞里留下两行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清明”两个字,就是这么来的。事后的第二年春天,晋文公重耳率领群臣登绵山,一为忏悔,二为祭奠,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生,随赐名老柳树为“清明柳”,警示世人:人生难得清明,清明才能永生。这就是清明节门旁插柳的缘由。再后来明朝、清朝取了“明”“清”的字号,借用气清景明之意,祈福政通人和。及至济南大明湖的命名,也含天下太平“一片大明”的蕴含。
1958年清明节前,毛主席游览四川成都武侯祠,武侯祠里有刘备、诸葛亮的墓葬,毛主席选择清明节前去,我当时寻思他有清明怀古追思先贤的潜意识。随行的有时任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毛主席端祥吟诵完清朝赵藩著名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后,又去看武侯祠大门后头,唐朝宰相裴度撰文的六块石碑,然后转过脸去考陶鲁笳:“陶书记啊,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出过宰相最多的是哪个家族吗?”陶鲁笳一脸茫然。毛主席接着又说:“就是你山西那里的闻喜县裴柏村的裴家,有天下第一村之称。”
陶鲁笳回到太原叫人搬出清代编修的裴氏族谱一统计,果然历史上裴家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郞14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尚书55人,御士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总计三品以上官员就出过千余人,连七品以上的都算上,达到三千多人。其中正史立传的有600多人。
裴氏家族绵延2000余年,英才如此众多,与其正家风、传家训、立家规、严家教密切相关。裴氏家族成功的密诀很简单,短短四七二十八个字:推诚为应物之先,强学为立身之本,节俭为持家之基,清廉为从政之道。说白了待人接物要实诚,想成才要苦学,精打细算是发家的基础,清政廉洁两袖清风是当官的正道。说简单点八个字:诚实、苦学、会过、正派。
翻开历史看看,凡名门望族,无一不以“诗书继世,忠厚传家”为修身齐家的共同宗旨,以圣贤教诲的名言要义为立德树人之本。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京会见全国文明家族代表,给大家作了促膝聊家常式的温馨讲话,借此向全国4亿多户家庭,13亿多同胞提出了三大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注重家庭。他说,家庭和睦了,社会就安全;家庭幸福了,社会就祥和;家庭文明了,社会就文明。千家万户都好了,国家才能好。我们以前开会也讲过万灯照国,一灯照家,家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家运与国运一脉相承的道理。
习主席第二希望大家注重家教。他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教育,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后代。俗话说:误了庄稼一季子,误了孩子一辈子。做父母的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一提家规家训家教,有些人就犯头疼,觉得上辈子识字少,这辈子书又没念好,其实人品好坏不在读书多少,道德好坏不在学历的高低,即使一天学没上,也不影响做个好人。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个生活习惯,是居家过日子的应有之道。孩子小时候,争吃争喝,你要告诉他“一争两丑,一让两有”的道理;再大点你要叫他用“亲盼亲好,邻盼邻安”的正当心眼去对待乡邻亲友,省得一辈子眼里没好人,背后不说别人的好话。要叫孩子从小就懂得:银钱如粪土,脸面值千金,免得出门在外一头钻到钱眼里,要钱不要脸,最后“混不见”;等到成家立业的年龄,要给他讲“找个好女人,三辈出举人”的老话,免得往家领“白骨精”、“搅家星”。孩子结交朋友的时候,要提醒他,擦亮眼睛,“宁愿挨一刀,不和秦桧交” 。防止上当受骗,毁了一生。要把“不贪财,祸不来”、“祸福无门,都是自寻”的老话老理,比张比李的常念叨给孩子听,要把“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头上三尺有神灵”的因果关系,耐心地讲给孩子。社会风气再不好,自家的家风也要保。“纵子如纵虎,骄惯自招灾”,“养儿不教害自家,养女不教害人家”,“作死作死,不作不死”,“作孽作孽,不作无孽”。中国有句普遍骂人的半截话:他妈的……三个字,他妈的什么没说,我分析,百分之八九十是骂他妈的缺乏家教。上梁不正下梁歪,家教的缺失,直接会祸害下一代,拉黑整个家庭。所以习主席第三希望大家注重家风,他说:家庭不只是一个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祸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每个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
习主席担心大家在制订家规家训中缺乏重点,在讲话里给全国的家庭提出了三十二个字的纲目,这三十二个字是: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只有达到这个标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家和万事兴的美好光景才能真正实现。
各位族人:滕州盖村三槐文化研究会自1995年11月13日宣告成立以来,已经经历22个春秋,而今通过第八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第八届理事会的换届工作,又圆满完成。喜上加喜的是值此换届之际由滕州市纪委、监察局等部门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铁面御史王东槐》,在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刊播于《齐鲁好家风》栏目,这对于弘扬三槐优秀传统文化,激励世人效崇历史上的“千古完人”,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我盖村王氏家族的光荣与骄傲。
研究会成立22年来,族中老人做了大公无私的奉献和传帮带的工作,族内新人做了大量承前启后的助力推进。一代一代的同心协力使家族文化、家族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健康的发展,其功德将永远载入史册。
刚才几位族人的大会发言,内容实际,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令人振奋。说实在的,近几年我们家族的工作有些荒疏和被动,出现些差距,但只要像今天这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家族老老少少拧成一股绳,还会遥遥领先,大放异彩。
各位族人:家族是什么?家族是一条大河,母亲河,源远流长,川流不息;家族是什么?家族是一棵大树,枝枝相连,根深叶茂;家族是什么?家族是一座大山,所有族人精神的靠山。我们的血脉里流淌的滴滴鲜血都是相同的遗传基因,彼此手足相连,骨肉情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家族是我们眼前起步发展的平台,家族是我们身后奋发图强的坚强后盾。一个人能力再强,飞得再高,背叛了家族,将是断线的风筝;一个人本事再大,脱离了家族,最终将会成为孤魂野鬼,无处安身。但令人遗憾的是:有的族人称霸一方,欺侮乡邻;有的族人,坑蒙拐骗,唯利是图;有的族人,道德滑坡,伤风败俗。这些人毫无敬畏之心,跌破了道德底线。到头来不光自己会落个身败名裂,还会祸及子孙,辱没先人。
族人们,我们是积德行善的老门老户的“大宅门”的后代呀,我们是历史名人一代圣贤王东槐的子孙呀,他老人家才撒手人寰离开我们百十年啊!
人活一辈子图什么?不就是图个名誉吗?图个尊严吗?图个“光于前,裕于后”吗?本事有强弱,尊严没大小,孩子出门在外,先要嘱咐,要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做好人。即使见年挣不上万儿八千拿家来,也绝不能叫他挣那个“他妈的”三个字,因为那三个字后面的四个字是“缺乏家教”,辱没八辈祖宗,骂人骂得太恶毒了。
族人们:我们是闻名于世的名门,贤哲辈出的望族,“本是同根生”的一家人。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光明磊落,推心置腹,共创大业,光宗耀祖。常言说,人心好在于信仰,家道好在于人心。2500年前的先哲圣贤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运用孟子的推理,我们可以这样说:盖村王,家族工作之本在研究会,研究会之本在每个家庭,每个家庭之本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心性善良不善良,头脑“清明”不“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