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文化论坛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近几年,却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最多时旅游人数达30万/天。其实,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
      南锣鼓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有僧格林沁王府、靳云鹏旧宅、齐白石故居、茅盾故居、蒋介石行辕、规模宏大的可园、后邸(婉容)、清内务府总管索家的绮园等等
     6月2日上午九点半,北京南锣古巷,雪儿胡同2号,北京家文化驿站茶话周开坛。吉林省委党校教授,宛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宛福成先生、中华文化信息协会家文化委员会主任蔡允中先生、巩氏名人巩长明老先生、王氏文化研究学者王小二及展氏刘氏等从事姓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畅家文化大话题,共享家文化新红利。
“家文化”指的是一个“家”的文化,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这个“家”可以是三口之家,也可以是一个国的家,当然也可以是一个企业,一个公司。“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大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从对“家”的定义延伸,“家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一个家族、家庭的文化。
中国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说明“家”与“国”的关系。
“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到家国天下等都意义非凡。巩先生在解读“巩”字时就掷地有声的说到,固本清源,人,不可忘本,本即源,源即德,追根溯源是固化的基础,建立规则,传承致善的灯塔。把巩氏文化中的家训家道中的精华部分传承后世,教育子孙后代耕读传家,勤善做人就是“巩”。
本人因此阶段正好在北京,有幸参加了本次“家”聊,并有幸向宛秘书长和蔡先生当面请教,和宛教授相识于网络有一段时间,在清河会议上,第一次见到宛教授,这位从事家族文化研究有二十多年历史的老先生,可谓学富五车,满腹经伦。本人就家族宗祠堂建设、全国姓氏联谱的意义及全国性宗亲组织的架构及合法性等问题向宛教授及在座各位进行请教,颇有心得。
蔡先生认为,家文化是一种社会与时代文化,即是传统文化又不断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生质的变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传规家训,建立中华姓氏文化大数据,收集整理编制新家规、新家训、新家谱,组织开展“家文化”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感谢蔡先生、宛教授的热情接待与解惑,北京家文化驿站,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