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部落古竹林,万里搜寻找宗亲!竹林百年未总谱,告知天下竹林人!

千年部落古竹林,万里搜寻找宗亲!竹林百年未总谱,告知天下竹林人!

 

天地生人类,帝王明人伧,圣贤存人道,游子寻归宗。

千年古竹林,百年未总谱,迁外王氏人,修谱传佳音。

浙江第一樟,千年村同龄,枝叶散天下,归根谱世昌。

王缙竹林宗,廷评在朝中,石晋天福乱,隐居在塔山。

二子柬和棘,乱世隐不仕,耕读家传承,繁衍昌竹林。

东晋王导公,二十八世孙,进士王定公,竹林史辉弘。

太公赛陶公,乡里名富翁,塔山当嫁妆,十里红妆红,

竹林嫁前童,扬名千年颂。外迁竹林人,为官外迁徙,

枝叶海内外,遍地游子心。万里搜寻亲,宗亲传宗亲。

遗忘老祖根,入谱圆宗亲!

竹林王族由石晋始迁,源远流长,竹林宗谱作于宋端平淳祜1238年间,八世孙王定公修。

明永乐甲辰1422年间,黄岩朱氏翼镜川县令修。

弘治辛酉1501年间十七世孙原壁再修。

嘉靖戊子1528年间,甬江陈氏麒修。

隆庆戊辰1568年和万历已未1619年奉化宗孙养志修。

国朝康熙丁卯1687年赵开旦修。

乾隆甲午1744年,天台丁斌而修未成。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17重修,城内后学金休号逸仙,守愚号心斋先生修后,至今有110年。

浙江省宁海县竹林古村是唐末五代琅琊望族江左始祖王导后裔、大理评卿王缙避乱携家迁至竹林隐居繁衍成王姓大村。

村内有千年五髸古樟,称为浙江第一樟,与古村同龄。书香竹林先贤文化底蕴深厚,耕读传家绵延千年。解放后曾设立竹林公社,改革开放后遂改为竹林乡。

该村地处浙江省宁海县西南约5公里,过马鞍岭遂道即到。东是竹林覆船山的千年古刹福泉禅寺,南有上元峰和剡溪碧水,西属前童塔山,北有凤凰山、大唐山。是个历史悠久千年古村。现在竹林村属前童镇,下属有三个自然村,分别七星、七宝、七贤三七竹林,为前童镇第一大村,全村共有1464户,5218人口。耕地面积2503亩,山林面积7180亩。

时隔久远,有些人和事将被遗忘为更完善做好续谱工作特告知竹林在外王氏自愿入谱以王缙公为第一世,从第十五世孟字辈起按先祖所定排行辈序(孟惟玄忠守,文仁大国学,家宗开景泰,行恕传道统,孝悌敦人伦),后新起(天宇启新光,立志兴东方,常崇先祖德,富强允其昌,万民永安康)

竹林王氏与清官王定

作为全县最大的王姓聚居地,前童镇竹林村有其独特的人文传承;作为竹林王氏后裔,笔者承蒙友人相助,得以一睹《竹林王氏宗谱》。徐徐揭开这本修于清代光绪年间的王氏宗谱,如拂开千余年历史面纱,惊叹惊奇惊艳之处不少。

竹林以七贤、七星、七宝为三村地名,委实是一个奇崛魂丽的创意。方孝孺年轻时到竹林,遇着乡童随口吟言:小青蛙,着绿袄。方回应:落汤蟹,穿红袍。这段传说,是他曾在竹林教书育人的明证——他与竹林的缘分显然要早于前童。

对竹林而言,南宋时的王定,是个标杆性人物。这位政绩斐然、名满朝野的贤能耿介之士,据族谱记载,王定1160-1250,字君保,又字敬睿,号云闲居士,生于竹林村。深受家学渊源熏陶的王定,少敏笃学,31岁中举。虽在其后的几年中,闱棘屡有所失,但不失其志,皓首穷经,终于在嘉定元年1208得中郑自诚进士榜。虽已近知天命之龄,但历任象山、东阳主簿,端平元年75岁时升为温州知府,旋又调任庆元今宁波知府,后太学博士,兵部郎中,大理寺少卿,终秘阁修撰,赠朝请大夫。为人清慎自持,饮食服饰一如诸生,家业略无所增。据光绪《宁海县志》载,王定告老回乡后,致力于乡间教化,提携后学,寿高有91龄。

南宋著名诗人舒岳祥,在生计维艰萌发退意时,王定一方面给予精神鼓励,同时予以物质资助,终使舒岳祥学有所成。舒岳祥《阆风集》里为自己妻子王氏写的墓志铭里曾提及王定,“予亦早有弃去场屋之兴,是时乡长上殿撰王公定勉予就举其书在几格,孺人取读之,谓予曰:此君分内事,宜听公言!”由此不难看出,王定的出现,确使宁海的士林为之一振。宋理宗端平元年敕监察御史王定的诰敕,制词曰:

敕奉朝议大夫行监察御史王定,执宪南台,明刑北寺,均于持天下之平也。尔年耆行高,知敏才。见闻之接诸老,尚有典型。仕宦而升中都,不畏强御。辍从宰士之要,分典台纲之清,曾未浃旬,贰于卿谳,朕之待汝亦厚矣。尔其谨于庶言庶狱,稽用明德,尚体朕钦恤之意,可依前朝大夫,特授大理寺少卿。

此后,王定因政绩不凡,性直耿介,一直为宋理宗所倚重,再敕王定进直宝谟阁、知温州府。制词曰:

朕顾东嘉犹股肱郡,近岁长吏以苛为察懦者,或不以禁邪为最,皆失其平也。尔以儒道谙于吏道,毗陵之政,咸谓汝能。朕谓廷尉天下之平,与我共此,政平讼理,亦惟良二千石。其选大理出为东嘉守,可。

端平三年,王定又一次接受朝廷的敕封,赠朝奉大夫徽猷阁。浩敕全文如下:

皇帝诏曰:朝奉大夫徽猷阁致仕王定,引事谢事,必加优礼,国家常典也。矧中外践更,才德昭著,可无异渥,以表眷怀。王定誉冠时髦,学通世务,靖共而为,正直老成,而有典型。内则升言路而陟月卿,外则秉州麾而持使节,无施不可所至。皆称方屡形侧席之思,乃力上褂冠之请巳。勉从于雅志,兹复于明纶。晋升邃阁之华,示重耆英之意,以光晚节。葢介寿期,可特授宝文阁,依前朝奉大夫致仕奉。

这几则敕封,集中表明朝廷对王定任内政绩的褒扬,他为官的核心准则就是一个“忠”字,对朝廷忠心,办事公道,是朝野公认的一位能臣。在诸多南宋朝臣中,生前能配享如此殊荣实属罕见。

时人董国珍《竹林居士挽章》中有诗云:

五福中间寿是先,公逾九十有余年。

一门天浚诗书润,百里人称孝义全。

修竹耸青荣德里,善根留种广心田。

佳城卜在莲冈上,满路梅花玉一川。

王定生前留有诗文,现摘录几首。

他在《诸弟早世对花感怀》写道:

老来分外异芳菲,终鲜谁同对酒卮。

一树山茶花更密,看看开到最高枝。

此诗是晚年的王定在追忆早逝的几位兄弟心情,他们一个个先我而去,如今有谁能同我对酒吟诗?将一种手足别离的酸楚情绪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垂老之人尤怀古,回忆、回放是老人的特殊专利,当看到家里那株开满稠密花簇的山茶树时,那朵开在最高枝的花朵不正是自己吗?他暗自神伤,感时溅泪,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不能自抑,触动到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他的《自题小像》就是一幅活脱脱的自画像。诗云:

野鹤去久孤云飞,断霞西日相因依。

一千年后归华表,人民城郭谁是非。

在这首小诗中,王定自比为孤飞的野鹤。在外为朝廷服务已很久,现在告老还乡,栖身故里。人纵有一死,只要对得起黎民百姓,身后无愧。

这,只有高洁之士,才会有如此坦然的心境,难怪张子英写下了这样一首对王定的挽章诗:

修竹公家好,清标识者稀。

典型天不憗,模范我何依。

海县双凫去,缑山一鹤归。

诸郎闻竟爽,镌碣定巍巍。

王定为官为人,口碑极佳;门下桃李,诸多芬芳;嘉惠学林,景从如云;同僚交谊,宽厚广结。把王定称作“缑山一鹤”实属精妙。而他的《读游叔翰家传招三侄一甥同赏牡丹》则写出了另一番心情与景致:

晴云漠漠护轻阴,爱惜名花意亦深。

愿我聊为三径主,笑人枉费一生心。

偶从清夜看新集,喜与前贤续旧吟。

修竹数竿花数品,底须儿辈树园林。

这首诗,显然有别于前面的两首。晚年的王定心情大好,修竹园林,儿孙绕膝,一边与侄甥儿辈品赏牡丹花,一边品读家传。

王定的所有门生与乡党中,与他关系最为契合的首推宋代名臣郑霖与一代名相叶梦鼎。郑霖1180-1251,字景说,一字润父,号雪岩,亦号蒲溪,宁海东乡西洲今称西岙人。初为太学生,青年时教授乡里,50岁登进士第,61岁知嘉定县。后历任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等职。赠中奉大夫、龙图阁直学士。著有《雪岩集》已佚及《中庸讲义》。

郑霖是宁海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不仅满腹经纶,而且铁骨铮铮,风范照人。作为王定的门生,郑霖在王定殒殁后,亲撰了一篇《祭朝议大夫云闲王公》祭文。文中写道:

古之所谓乡先生也者,出则为世仪型,殁则使人思慕,非徒以爵齿论,以德为之先也。吾里代有达尊,惟赤诚、云闲二先生,相望百年间,出处相似,操守相合,不但起敬于一时,犹将闻风于百世。知云闲先生,晚脱场屋,官至九卿,振节本路,足以为衣锦之荣;相冠神武,谢事林泉,寿余九秩,享有考终之福。吾乡有爵有齿,未有如先生者也。不知奋身白屋,独寻古绠,赤诚先生之遗绪,赖以有光焉。

方为举子时,亲师取友,不惮裹粮千里,受学于永嘉文懿蔡公,卒业于烛湖孙公,尽扫时文之枝叶,深穷理学之根本。晚客于文定丘公之门,策其进者犹多。故其入仕虽晚,不汲汲于躁进,权门可炙,未尝少屈其志。其在台察,又敢言人所难言,虽一斥而去不顾也。归老旧庐,泊无一毫势利。修竹万个,花木扶疏,户纳清风,轩迎明月,客至无虚日,见善则嘉奖不已,不善者则有所警惧。

呜呼,今亡矣夫!霖自弱冠受公之知,公为博士,尚得受经馆下,蒙诲尤笃。迨霖随牒远方,不获陪杖履者几十余年,归自金陵,音问不绝。丁未之冬,起家畿辅,踏雪访公,喜见眉间,问劳生平,探索所蕴,酒行无数,更筹欲尽,对语不倦,精神自如。翌日告别,携酒于族人之亭,诗以送之,皆药石语,何可忘也!三载吴门,屡疏乞归,尚望公享期颐之寿,犹得从公徜徉泉石间。今忽闻讣,痛肠如割。嗟呼!老成雕谢,后生何法?音容日远,悲无已时。顾余衰钝,学不如进,犹幸有德有年,耳濡目染,惟日勉焉。异时得附二先生之后,犹足以舒余悲。专价修词,生刍一束。情不能尽,惟灵鉴之。尚饷。

郑霖曾师从王定学经史、修理学,后遭权臣贾似道的怨恨直至罢官。遭贬的郑大学士面对恩师王定的离去,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这篇有名的祭文。祭文极为推崇先师,誉王定生前为道德君子,死后被人常思慕想。尽管官至九卿,“其在台察,又敢言人所难言”,骨子里始终是宁海人固有的那种凛然正气。其实在南宋理宗朝,权臣贾似道把持朝政,正直能臣打压受贬,一些朝臣趋炎附势已成常态。而王定、郑霖这些文士能出污泥而不染。郑霖敬仰王定的为人,也引王定为自己平生之楷模。翌年,年逾七旬的郑霖,也随先生王定驾鹤归西。

一代名相叶梦鼎1200-1279与王定年龄相差足有40岁之多,但并不妨碍他与王定的交集。这对忘年交,是从郑霖这条线下来。因叶梦鼎12岁从郑霖学,壮年时由郑霖引荐,在京师从王定,这也算是一桩士林佳话了。叶梦鼎受王定之亲炙,学业大进。此后,叶梦鼎33岁入太学,38岁升太学上舍入优等,拔为两优,以第一释褐。后历任州军事推官、太学录、秘书省正字、军器少监兼兵部郎官、知府、参知政事等,68岁拜右丞相兼枢密使。70岁上疏乞仕,后多次封授,不拜。77岁那年益王在闽即位,召为少师、太乙宫使。他奉旨勤王,因路梗不能进,南向痛哭失声而返。80岁卒于家。《竹林王氏宗谱》也收有叶梦鼎《祭朝议大夫云闲公》一文。文云:

呜呼!孟子论三达尊终之曰:德匪德而爵光,禹何择德劣于齿,跖等尔。世每恨于难全,公独钟于完美。问公之年,几卫武公猗猗绿竹,难尽形容;问公之爵,兼汉万石约素躬行,芬芳史册。呜呼!凡寿有终,而德无穷;彼爵何常,而德弥光。芸芸众万,同归于尽,公生之不虚,死之不泯。

鼎壮岁入学,拜公于京。荧荧郎星,澹如老生。休沐归告,候公于鄞。双旌蔽日,一室悬冰。迨绿野之归洁,又两闯于公庭。时则寒花短篱,烟萝老屋。哦栗里之清风,啸山阴之修竹。卓乎伟哉!孤芳众忌,皎皎不缁;独醒众醉,谔谔不随。奚止为乡国之望,真所谓人伦之师。蹇予心棘,凄其山栖。方膏秣以往从,惊讣闻之倏来。呜呼!世道弗淑,人情转偷。惟清足以激浊,惟重足以镇浮。惟静足以清竞,惟介足以立柔。天眷有德,呜呼何尤?存者落落,逝者悠悠。吾不为公死恸,重为国空忧。呜呼哀哉!尚飨。

此文一如郑霖对王定的评价,诸如“独钟于完美”、“生之不虚,死之不泯”、“卓乎伟哉!孤芳众忌,皎皎不缁;独醒众醉,谔谔不随”等用语,超乎寻常。誉王定为“乡国之望”、“人伦之师”,足以佐证王定在士林中的道德学问及影响力。

族谱还收录同朝为官的同僚4篇祭文,如游佀、张磻、史岩之等均为当朝的权臣也;其他悼亡诗有近50余篇。可谓哀荣备极。

乡国之望,人伦之师。竹林祖先王定一生不逐利名,以孤竹清风自居,并以九秩年华,一路电光。以其一生皎皎之德光和卓伟之学问,遗惠学界士林,因此才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与赞誉,也使竹林成为宁海优秀传统道德的地标。

简介王灵恩

1964年1月出生在宁海城关。1980年7月毕业于宁海中学,1981年10月进宁海邮电局,先后担任力洋支局机务员、宁海邮电局载波室机务员等职。1992年至1998年担任宁海邮电局工会干事专职工会干部1993年起兼任局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1998年9月任宁海电信局办公室秘书、局团委书记,局人力资源部副主任;;2001年10月任宁海县电信局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综合办主任兼人力资源部主任;2004年任综合管理部主任兼局纪委委员,2013年任专职工会副主席,2014年至今任综合管理部主任兼工会副主席、纪委委员。1983年曾先后被评为宁海县职工教育优秀学员、宁波地区行政公署优秀学员;1996年评为宁波市优秀团干部,2006年评为宁海县优秀党员,2015年度评为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宁波市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是浙江省民间档案文献收藏研究会会员、宁海县档案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县作协会员、县史志研究会会员;曾是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

学习经历:

1988年浙江邮电学校中专函授载波专业毕业

1989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毕业

后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在职教育

王定公父子是竹林荣光

西园老人王概公,开禧恩授郎迪功,

承议直通奉朝堂,宝庆祀赠宣议郎,

朝议大夫西园房,绍兴卅年生王定,

少年王定读书勤,书香门第家风正,

勤奋力学讲春秋,终岁刻苦穷经典,

名师指教儒释道。西园旧庐云闲堂,

啸咏修竹窗外赏,半壁斜阳万竿竹,

三间古屋一床书,满腹经纶云闲藏,

讲学竹林众少年,寒窗读至四十九,

进士榜第在嘉定,象山东阳当主簿,

余姚盐政执宪帅。太学博士奉议郎,

绍定东倅临安府,常州京尹宫教授,

浙东提刑屯田职,兵部郎中朝请郎,

监察御史左司检,温州知府大理卿,

浙东提刑升直猷,宁波知府沿海司,

端平三年官绍兴,朝请大夫修秘阁,

官场云闲辅朝庭,返乡竹林教学堂。

青史留芳传佳话,乡试未成舒岳祥,

久闻竹林王定公,太学博士回乡里,

登门拜师求学业,自介阆风里人家,

牌门家父舒复堂,本人名奎字岳祥,

王定细瞧舒岳祥,额宽脸方仪表庄,

谈吐豪爽有活力,略考四书五经通,

便送大学和中庸,修身立徳励岳祥,

俯首恭听感见晚,回家研读告父母。

父母感激遇良师。定公年迈不便行,

捎信舒家来竹林,儒子可教指迷经,

名师指点成大器,复堂听到正中怀,

请教先生何高见,王定爽朗引高师,

故友耆卿居临海,书信引荐交复堂。

复堂回家禀老母,祖母盼望孙出山,

盆花何载万年松,园子何炼千里马,

感恩王定荐名师,岳祥学业大长进,

后来岳祥榜进士,致仕奉化当县尉,

智慧明断人命案,公正廉明一方安,

浙东文学为典范。云闲诗集对花感:

老来分外惜芳菲,终鲜谁同对酒邑,

一树山茶花更密,看看开到最高技。

晴云漠漠护轻陰,爱惜名花意亦深,

愿我聊为三径主,笑人枉费一生心,

偶从清夜看新集,喜兴前贤续旧吟,

修竹数竿花数品,底须儿辈树园林。

野鹤去久孤云飞,断霞西日相因依,

一千年后华表归,人民城郭谁是非。

丽水县尹林子木:忠厚传家世所难,

读书种子老云间,百龄髭鬓绮园辈,

一笑功名晋宋闲,梅间源流心笔砚,

竹林风月志溪山,晋公事业谁当做,

郁郁天香茂玉兰。

竹林王定九十寿,庆寿赋诗郑茂献:

锐欲乡闾淬刃锋,丹梯望我歩蟾宫,

存耕方寸能贻后,刻学箕裘足亢宗,

白石苍苔遗逸传,茂林修竹古人风,

老天锡兴期颐寿,积厚从知报必丰。

侄孙颐寿诗二首:江左家风慕典型,

巍巍遗像严精明,根分父子同元气,

恩重翁孙異情世,集诗书传守砚心,

存仁义待镌名明,朝扶柩莲岡上吟,

此声悲鸣血泪倾。承颜善侍扶膝下,

家训日日谆教导,孝养百年自古少,

慈恩儿孙方寸均,枌榆千载德礼行,

桃李一门天下春,忍见长辈飘丹旐,

励志我辈耕读晓。处士山长陈君从:

坐观沧海变桑田,当代衣冠異代贤,

乔木故家尊硕望,茂林修竹养高年,

友音衎衎损箎奏,书脉绳绳笏砚传,

悼憾遗文泉壤里,光芒夜夜映台缠。

竹林处士郑若渊:世姻玉树久分辉,

珍重公心厚我知,情话春风花院酒,

笑谈暇日竹林诗,椿庭积善遗芳庆,

枌里怀恩同爱慈,居近莲罔时在望,

白云朝暮重伤悲。遗子韦籝抵万金,

故家乔木重森森,百年阴德三槐树,

千古清风一竹林,玉掩青山吟骨老,

珠沉苍海泪痕深,返魂香断梅花暗,

夜月猶明知己心。竹林梅南卿二首:

家传重德浚渊源,实地工夫勇着鞭,

富寿百年槐国梦,清高千古竹林贤,

有余力量曾焚券,无分功名且乐天,

绍述有人公不死,何须回首泪涟涟。

此生不逐利名心,孤竹清风自在吟,

有道何当羞白屋,荣身断不贵黄金,

悦亲曾共梅花笑,送死俄警薤露音,

行止恨非人可必,莲岡遥睇泪沾襟。

竹林先贤此辉�,铭记祖德理荣光,

竹林雄起同齐力,千年古村有希望。

竹林始祖王缙公,琅琊后裔竹林宗,

官职大理寺评事,避乱隐居至塔山,

长子王柬次子棘,五世维缨迁竹林,

耕读传家教子孙,祖德家风童蒙训,

为人处事心宜善,学而思之言宜慢,

父母呼之应勿缓,敬老爱幼慈孝风,

和睦相处关爱亲,相夫教子修女德,

耕读家和万事兴。

修建王氏南宫庙,保佐竹林风雨调,

花梁石柱塑佛像,佛心竹林香火兴,

石拱月洞宏济桥,造型别致艺精巧,

古韵非凡松柏翠,三溪归一金龟美。

纪念金陵朱雀桥,东晋宰相祖王导,

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题诗道,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缙祖上六朝臣,光禄大夫敬�叔,

望族封为定南王,唐末乱世皆隐退,

避乱携家徙塔山,隐居竹林安定根。

剡溪边上金龟山,念祖王宗庙宇峦,

五保平安游胜地,宏桥古柏永人间。

剡水淙淙剡水清,盘龙势凤柏青青,

唐梁宋柱南宫庙,胜景城南古闻名,

竹林始祖学问深,名门望族风雅行,

游览圣地皆有诗,耕读传统育子嗣,

延绵千年古竹林。

请宗亲转发宗亲为竹林在外游子归根!如有知情者请联系电话:

1380585769013429275918也可以直接加《王族宗亲》微信公众号联系!

原创:王灵恩、中孚《王族宗亲》平台

编辑:王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