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忠县拔山镇附近几支王氏族谱编修中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探索

重庆忠县拔山镇附近几支王氏族谱编修中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探索

王世柱

 

祖籍在太原府“顺义村”的晋公七十一世孙王正纲,于元顺帝至元5年(1339年)科举入大挑二等,为湖北麻城县教授,以宦为家,遂落业该县孝感乡高家堰菁林口。时隔50年,逢“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其孙王鸾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同陈戚随岳母丁马氏奉调入川,落业于忠州敦八甲毛店上里王贡湾、双古坟等地(现重庆忠县拔山镇),以地近金华山,称“金华王氏”。

在此之前,似有王正纲的同族兄弟王正懿偕陈氏于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入川,于忠州敦八甲小火炉山坎下大塘湾落业,称“老人嘴王氏”。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王鸾二兄王鹤第十世孙王继周由湖北麻城洗足(脚)河王家大村携子王前裕、王前烈入川,于忠县后乡火炉山坎下王家街落业,因火炉山寨原名“凌云寨”,寨上有阁,名曰“凌云阁”,因名“凌云王氏”。

不知什么年代,王正纲裔孙王润枝涉世,偕马氏祖婆入川,初落业于忠州城北以及王场等处,次插业于忠州城北龙蛇背张家湾,复落业于敦六甲观音桥金马山凤凰嘴,称“凤凰王氏”。

约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年),自称王鸾曾孙王稽妣平老太君,率媳(子王照妣熊、杜老孺人)和老小,由忠县拔山双古坟(“金华王氏”长房聚居地)迁至丰邑(今重庆市丰都县)董家场蜡烛塘落业,称“蜡烛塘王氏”。

这五支源自同一祖宗,由同一始迁地——湖北麻城,迁往同一目的地——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落业的王姓族人,在中国移民史上两次著名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潮中,先后来到现在的拔山镇附近落业,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如今都已成为当地旺族。随着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各地悄然兴起一股续修补修族谱的热潮。这几支王姓族人也在这段时间初步完成了本支派族谱的续修补修工作。

本人闲暇之余,纵观各地续修补修的族谱,觉上乘者少,类似谱书科普读物者多。究其原因,除事远年煙,社会动乱,族谱损毁,参考资料缺乏外,修撰谱牒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墨守成规,缺乏创新。

就上述几支王氏的族谱而论,除“金华王氏”老谱资料比较完整,内容丰富,记载详实外,“凌云王氏”1859年《王氏族谱》、“老人嘴王氏”1928年《王氏族谱》记载内容极其简略;“凤凰王氏”1833年《王氏族谱》、1933年《王氏族谱》及王德鸿1974年《王氏族谱》整理稿均毁于火灾;《蜡烛塘王氏族谱》于1811年“首修”,但“因社会变革,原谱无一故纸残片可资借鉴”,只得“堪视祠堂及祖茔碑文”以考证源流。所以,这几支族人的族谱其世系传承多有缺失和其他问题。

下面就这几支王氏族谱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探索。

一、太原派金华王氏谱

《太原派金华王氏谱》的纂修、续修、补修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艰辛而痛苦的历程。

明初,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鸾祖入川时,携有旧谱,内载王氏源流,始自晋公至鸾公入川前共传七十二世,每世祖名讳、字号、婚配及子嗣俱全,且多有诞生年月、生平事迹及迁徙、居地等记载。入川后二百余年相传数世,晏然无事,子孙渐繁。至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至1619年)四川屡遭寇乱及土司叛乱,明朝廷调官兵数十万平叛,全川鼎沸。动乱所至,殃及族众,致使“族渐凋零”。天启年间(1625年前后),九世祖王第“谨依旧谱,始于晋公,终于近代,叙存于家”,题曰:“金华王氏宗谱”。此入川后第一次修谱。

明朝晚期,四川灾害连年,蜀人不堪杂役重赋,不仅民变、兵变、土司叛乱不断发生,更先后有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吴三桂叛乱入川与清军在四川反复争战,一直闹腾了三十余年。期间,忠州本地土贼作乱,乘机杀掠,族人“被其残害者数百人”,“被杀绝者甚多”,其余俱逃外地避难,十余年后复籍者仅六、七人,以致宗谱遗失。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10世祖争先公“按遗谱清查,率多残缺无嗣,只得将鸾公一脉摘录钞存”,仍名“金华王氏宗谱”。此入川后第二次修谱。

清道光六年(1826年),十四世祖王彤偕族弟王言、族侄王邦黼“捜其遗册、考其墓誌,数月间始得源流本末,修而序之汇成一编”。此次修谱“虽访得争先公当年遗叙,但世系阙如茫茫,无所措手。嗣因偏稽族中荐亡经簿,自鸾祖以下,天成、先胜诸公而上乃得六世,于中生死年代又皆不悉。”故明知其中尚有几世脱落而无法填补,只得遗留给后人,伺机补齐。此第三次修谱,名“金华王氏宗谱”。

咸丰七年丁巳岁(1857年),十六世祖王自和内戚丁某带来十世祖天成公避难丁家坝洞中时所藏宗谱(实九世祖奉宇公所修之《金华王氏宗谱》),不仅入川前七十二世祖记载俱全,而且道光六年修谱时无法查清、填补的鸾祖以下二、四、五、七世祖四代均历历在目。于是十五世祖学良公率王自和、王述昭等补修宗谱。由是上至受姓始祖晋公,下至近代子孙,瓜绵葛施,联若贯珠。光绪十三年丁亥岁(1887年)刻印(木刻版)完成,共四册。此第四次修谱,更名“太原派金华王氏谱”。

自此至今又历百余年,我族冠、冕两房又传数世子孙繁多。鸾公二十一世孙王光祚于1992年始邀约十六族人发起修谱,经过数年访查、登记、编纂,终于1996年2月谱成刊印《王氏族谱》(首次修编)。2001年2月鸾公十九世孙王世柱依据丁亥年(1887年)所修《太原派金华王氏谱》及1996年《王氏族谱》(首次修编》之内容,将入川前七十二世祖及入川后各世祖生平事迹、功德尽量保全,并对此前各次修谱之序(叙)文,遂逐一断句添加标点,稍加注释收录入编,经年整理于2002年2月修订成册,做成电子版网络谱。此第五次修谱,仍名“太原派金华王氏谱”。

该谱在编纂过程中不但继承了历代祖宗修谱的传统精神和原则,还在修撰方法上有所创新。在修谱原则上“坚执行吾所明,不行吾所不明”的传统,对于远祖,重其文化名位与历史声望,认同于普遍敬仰的祖先形象,对于重要的旁系血亲远祖的去向只作简略交代。特别是晋公以上的远祖,上自黄帝—弃—不窋—文王—灵王的世系传承,则参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远古历史和姓氏文化研究上有最新成果的著作,如《三皇五帝史断代》(董立章著)、《三皇五帝时代》(王大有著)、《周源流史》(何先岳著)、《中华姓氏通史·王姓》(王大良著)、《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王泉根著)等,只在《序》中作轮廓性的概述,说明我族所属的“姬姓之王”实源于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对于近祖,则重其血缘世系,即对入川始祖鸾公以下各房各支派的血缘列祖,则按直系血亲关系及生平事迹详细记载。在编纂族谱的形式与方法上则一步到位,实现网络版的格式和要求。该谱可以随时根据需要修改、增删和编辑所需内容,并可随时打印装订成册(纸质版谱)。特别是表格式的世系表让人能够一目了然地查到最多达13代嫡系所有记载内容。

二、太原凌云王氏宗谱

1859年“咸丰九年修谱序”称:王纶尊父训立志撰修谱牒之初,不知“入川者肇至何人,死于何时,竟自阙如”。数年后,访获美林公遗编一册,源尾备载,然而其中生死年月,尚多残缺。又数年内,协力祥访,更得高祖之尧公所书宗谱一幅,披而读之,然后知其源始于太原府顺义村大元延祐丙辰科进士国安公之遗也,故号曰:“太原王氏”。越大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继周公从麻城高家堰洗足(脚)河王家大村携子前裕、前烈前来蜀川,实落业于忠州后乡,凌云岛额上书云:“凌云王氏与金华王氏同出一脉也,金华王氏乃大明癝生天辅公第三子鸾公之后,吾族入川始祖继周公即天辅公次子鹤公十世孙,来川虽有前后之分,本源究无彼此之别”,乃合前修谱牒为《凌云王氏谱》。而继周公以上鹤公以下二至九世祖缺失无补。因入川始祖继周公仍回湖北麻城故里,其子前裕、前烈二公为入川一世祖。后遭明末大乱,凡族人众,携谱远逃。二十余年后回藉者仅美林公一人,而宗谱遂亡。

时过境迁,沧桑巨变,至20世纪80年代,王前裕12世孙王家驹萌生修谱之念时,宗祠毁于一旦,宗谱亦所剩无几,后经多方寻访,喜获王朝纶所修《凌云王氏谱》手抄本和光绪丁亥年镌《金华王氏谱》木刻本,悉心拜读并恭录珍藏。知“凌云王氏”与“金华王氏”同出一脉,皆晋公后裔。尤其《金华王氏谱》内有王氏源流,从晋公至七十三鹤公,世系记载祥明,给“凌云王氏”续修补修谱族谱提供了宝贵依据。2005年组建续修编纂委员会,启动修谱工作,历时4年,终于2009年6月谱成,更名为《太原凌云王氏宗谱》。

既然“凌云王氏”与“金华王氏”同出一脉,“凌云王氏”入川始祖王继周的十世祖王鹤与“金华王氏”入川始祖王鸾是同胞兄弟,那么“凌云王氏”王鹤以下至王继周之间所缺失的二至九世,就可与“金华王氏”入川始祖王鸾以下二至九世一一对应。事实上《太原凌云王氏谱》就是这样处理的:

……

远宗晋公七十三世

王天辅次子王鹤字星松,生于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正月二十二午时,亡于洪熙乙巳(1425年),葬高家堰。妣马氏。

远宗晋公七十四世

待考,与“金华王氏”二世清源公同辈。

……

远宗晋公八十一世

待考与“金华王氏”九世朗公同辈。

远宗入川始祖晋公八十二世

王继周系远宗七十三世祖鹤公云孙,生卒时间不详。楚北黄州府麻城孝感乡洗足(脚)河王家大村人,大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携子前裕、前烈前来蜀川,实落业于忠州后乡凌云阁坎下,本人仍回故里。妻邹氏,生子:前裕、前烈。

近宗一世

王继周长子王前裕生年失传,坟墓无考。妻周氏,生子:美林。

……

三、凤凰王氏宗谱

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3年)族人王如镜撰修《凤凰王氏谱》云:“太子晋后世裔孙王正纲公,字举山,原籍山西太原府顺义村,中举后,荣任湖北麻城县教授,以宦为家,遂落业于孝感乡高家堰菁林口,流传数辈至润枝公涉世,时值大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同马氏祖婆奉调入川,初落业于忠州城北以及王场等处……,次插业于龙蛇背,……,复落业于敦六甲观音桥、金马山。1833年(道光十七年)建王氏宗祠于凤凰嘴……由明朝至民国(1933年)迄今已有十二辈亦。”

“太原派金华王氏谱”记载:王正纲于元顺帝至元五年(1339年)调任湖广黄州府麻城县教授后,从山西太原府顺义村迁入麻城高家堰菁林口落业,到大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其间仅50年,就“流传数辈”?更有王明镜《一九三三年重修王氏族谱序》云:“时值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同马氏祖婆奉调入川”,仅30年就“流传数辈”,更不靠谱。很明显,王润枝入川时间有误,缺失数代不计。

查《凤凰王氏宗谱》世系,从王正纲以下到王润枝再到其四世孙王一武、王一甲均生年无考,幸有王一甲妣曾老太君的生年记载。王德鸿在1995年《凤凰王氏入川始祖入川时间及世系考疑》文中称:“考正纲公生于1304年(元大德八年),润枝公曾孙一甲公妣曾老太君生于1715年(康熙54年),期间相隔400余年,按平均25年左右出生一代计算,由正纲公至一甲公应有15-16代,而老谱所载只有润之公至一甲公仅四代。由是推之,王润枝祖应为正纲公10世孙左右(12世孙左右较为接近真实)”。

查王正纲为晋公七十一世孙,王润枝即为晋公八十三世孙左右,而七十二世至八十二世缺失无考。

1992年至1995年间,王润枝十二世孙王德鸿续修《凤凰王氏谱》时,因查阅1941年《忠县志》稿记载,于“湖广填四川”记载中,由湖北麻城迁来忠县的十三支王氏族人中,唯独没有王润枝,因而质疑王润枝是否入川始祖,或是某入川始祖的后裔,或是王正纲次子王天佐的后裔,或是王天辅长子王凤的后裔?

查《金华王氏谱》:王正纲有二子,长子王天辅(1337年-1396年)葬高家堰;次子王正常(1342年-?)生平不详。王天辅长子王凤(1361年-?)住高家堰;次子王鹤(1363年-1425年)葬高家堰,有后裔入川落业火炉山凌云阁,是为“凌云王氏”;三子王鸾(1364-1427年)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迁入忠州金华寺、双古坟落业,即“金华王氏”。总之,均无王润枝的关联记载,不过可以猜想属王正纲次子王天佐的后裔可能性大。

至于王润枝入川时间推测:现假定王润枝四世孙王一甲与其夫人年龄相当,上推3代(每代25年)至王润枝,大约出生于1640年左右,再假定王润枝大约20岁左右(1660年左右)偕马氏祖婆入川(正值清初四川人口特别稀少,各省开始向四川移民的时候),初落业于忠州城北门及王场等处,数年后大约1670年左右插业龙蛇背张家湾(现今忠县城北5公里处)居住至少10年以上。据传王润枝及马氏祖婆墓葬龙蛇背,占地亩余。但王润枝之子王可贵、王可栋坟茔在今拔山镇三界村“凤凰王氏”族人聚集地附近。由此可推知,王可贵、王可栋兄弟是在忠县城北龙蛇背埋葬王润枝夫妇后才迁往观音桥、金马山落业的。时间应在1680年(康熙十九年)以后。

四、蜡烛塘王氏族谱

清嘉庆十五年(1811年)蜡烛塘王氏首次编撰《王氏族谱》,因社会变革,原谱无一故纸残片可资借鉴。甲戌(1994年)春,族人王永炳倡议重修《蜡烛塘王氏族族谱》,在采集资料过程中,偶得“经单簿残页、墓碑遗迹”和“金华王氏”、“凤凰王氏”二谱。借鉴以上二谱,经过两年艰苦努力,《蜡烛塘王氏族谱》终于1996年编纂告成。

该族谱称:吾族入川始祖来自湖北麻城孝感高家堰,系王正纲之后裔。王正纲之孙王鸾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由(湖北麻城)高家堰迁至(忠州)金华寺、双古坟,称“金华王氏”。“蜡烛塘王氏”始祖,系王鸾曾孙(实为玄孙)王稽,字金镛,系(晋公)七十七世孙,约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年)妣平老太君率媳(王照妣熊、杜老孺人)和老小,由忠县拔山双古坟迁至丰邑(丰都)董家场安居落业繁衍至今。但无任何依据佐证。

查《太原派金华王氏谱》36-37页,王稽系王鸾五世孙,即曾孙王志进之次子,是为玄孙。生于天顺九年(1465年),娶万氏。其兄王稷生于天顺二年(1458年),字谷宗,比王稽大7岁。而《蜡烛塘王氏族谱》中王稽生年无记载,根据其妣平老太君“约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率媳(王照妣熊、杜老孺人)和老小,由忠县拔山双古坟迁至丰邑(丰都)董家场安居落业”的记载,估计平老太君当时约60岁左右。那么,平老太君有可能生于1579年(明万历七年)左右,与《金华王氏谱》记载的王稽生于大明天顺九年(1465年)相距114年左右,不可能是夫妻。而《金华王氏谱》明确记载王稽“娶万氏”。即“蜡烛塘王氏”始祖王稽,不是“金华王氏”四世祖王志进之子。如果这个王稽是“金华王氏”王志进的后代裔孙,从迁出时间及推算年龄可以断定,大约与“金华王氏”双古坟宗祠的10左右同辈。也应是晋公82世(左右)孙。

那么,“蜡烛塘王氏”的世系表可以这样记载:

……

晋公七十六世金华王氏四世王志进妣马氏生子:稷、稽

晋公七十七世金华王氏五世无考

……

晋公八十一世金华王氏九世无考

晋公八十二世蜡烛塘王氏始祖王金镛(王稽)妣平氏生子:照

……

五、老人嘴王氏族谱

1928年,王邦年、王国刚编纂的老人嘴《王氏族谱》序称:“相传祖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大明洪武二年,三位祖公入川,卜居忠州敦八甲大栗树、金华寺、双古坟、观音寺。分派:我祖公王正芳,乏嗣;一祖公落业双古坟;我祖公王正懿公、陈氏大塘落业。”

分析:入川三祖公,除“我祖公王正芳乏嗣”外,查现今聚居双古坟一带的“金华王氏”,其入川始祖是大明洪武二十二年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家堰迁来的王正纲的孙子王鸾。那么这一“落业双古坟”的祖公,后来下落不明。“我祖公王正懿公、陈氏大塘落业”,正是现今的“老人嘴王氏”这一支族人入川600多年来一直在小火炉山坎下大塘湾附近繁衍生息。

1928年修编“王氏族谱”时,从王正懿入川时起,历经明、清两朝到民国17年共559年,王正懿至其四世孙王拱辰,连续四代的情况,不可能是历代祖宗口口相传500多年还能记得清清楚楚的,必有前代某祖某公之残谱的片段记载。那么,编排世系表时,为什么要将明朝早期四代祖公与清乾隆时期才有明确生死年代和具体时间记载的后续的“正”字辈及以上“单名、朝、金、”三辈直接连在一起?似这种明显的错误本不该有,现今续修谱牒更不应该盲目继承,代代相传,贻误后人。

假定王正懿1369年入川时20岁左右,其生年大约在1349年左右,至后来的“正”字辈王正松生于乾隆43年(1778年),两者相距429年,其间只有早期的“林、登、拱”和后来的“单名、朝、金”共6世,按平均25年出生一代推算,应有16-17世,其间大约缺佚10世左右。《金华王氏谱》中记载的16世(晋公88世)与王正松大体是同年代人。所以,王正松也应当是晋公88世孙左右。

那么“老人嘴王氏”的世系也可以这样记载:

……

晋公七十一世老人嘴王氏入川始祖王正懿妣陈氏生子:全林遂林、周林。

晋公七十二世老人嘴王氏二世王全林妣黄氏生子:登云

晋公七十三世老人嘴王氏三世王登云妣谭氏生子:拱辰、拱极、拱枢。

晋公七十四世老人嘴王氏四世王拱辰妣田氏

晋公七十五世老人嘴王氏五世(无考)

……

晋公八十四世老人嘴王氏十四世(无考),生子

晋公八十五世老人嘴王氏十五世王相妣萧、刘氏生子:朝林、朝学。

晋公八十六世老人嘴王氏十六世王朝林妣张、陈氏生子:金华、金富、金海。

晋公八十七世老人嘴王氏十七世王金富妣谢氏,生子:正松、正柏、正常、正国。

晋公八十八世老人嘴王氏十八世王正松妣颜氏,生子大山、大满、大发。

……

以上分析和探索仅供参考,也有抛砖引玉之意,请有意者不吝指教。

 

2018年6月14日定稿于成都

 

附:重庆忠县拔山镇附近王氏各支派世系字派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