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王氏宗谱

凤凰王氏宗谱

 

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3年)族人王如镜撰修《凤凰王氏谱》云:“太子晋后世裔孙王正纲公,字举山,原籍山西太原府顺义村,中举后,荣任湖北麻城县教授,以宦为家,遂落业于孝感乡高家堰菁林口,流传数辈至润枝公涉世,时值大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同马氏祖婆奉调入川,初落业于忠州城北以及王场等处......,次插业于龙蛇背,......,复落业于敦六甲观音桥、金马山。1833年(道光十七年)建王氏宗祠于凤凰嘴......由明朝至民国(1933年)迄今已有十二辈亦。” 

“太原派金华王氏谱”记载:王正纲于元顺帝至元五年(1339年)调任湖广黄州府麻城县教授后,从山西太原府顺义村迁入麻城高家堰菁林口落业,到大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其间仅50年,就“流传数辈”?更有王明镜《一九三三年重修王氏族谱序》云:“时值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同马氏祖婆奉调入川” ,仅30年就“流传数辈”,更不靠谱。很明显,王润枝入川时间有误,缺失数代不计。

查《凤凰王氏宗谱》世系,从王正纲以下到王润枝再到其四世孙王一武、王一甲均生年无考,幸有王一甲妣曾老太君的生年记载。王德鸿在1995年《凤凰王氏入川始祖入川时间及世系考疑》文中称:“考正纲公生于1304年(元大德八年),润枝公曾孙一甲公妣曾老太君生于1715年(康熙54年),期间相隔400余年,按平均25年左右出生一代计算,由正纲公至一甲公应有15-16代,而老谱所载只有润之公至一甲公仅四代。由是推之,王润枝祖应为正纲公10世孙左右(12世孙左右较为接近真实)”。

查王正纲为晋公七十一世孙,王润枝即为晋公八十三世孙左右,而七十二世至八十二世缺失无考。

1992年至1995年间,王润枝十二世孙王德鸿续修《凤凰王氏谱》时,因查阅1941年《忠县志》稿记载,于“湖广填四川”记载中,由湖北麻城迁来忠县的十三支王氏族人中,唯独没有王润枝,因而质疑王润枝是否入川始祖,或是某入川始祖的后裔,或是王正纲次子王天佐的后裔,或是王天辅长子王凤的后裔?

查《金华王氏谱》:王正纲有二子,长子王天辅(1337年-1396年)葬高家堰;次子王正常(1342年-?)生平不详。王天辅长子王凤(1361年-?)住高家堰;次子王鹤(1363年-1425年)葬高家堰,有后裔入川落业火炉山凌云阁,是为“凌云王氏”;三子王鸾(1364-1427年)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迁入忠州金华寺、双古坟落业,即“金华王氏”。总之,均无王润枝的关联记载,不过可以猜想属王正纲次子王天佐的后裔可能性大。

至于王润枝入川时间推测:现假定王润枝四世孙王一甲与其夫人年龄相当,上推3代(每代25年)至王润枝,大约出生于1640年左右,再假定王润枝大约20岁左右(1660年左右)偕马氏祖婆入川(正值清初四川人口特别稀少,各省开始向四川移民的时候),初落业于忠州城北门及王场等处,数年后大约1670年左右插业龙蛇背张家湾(现今忠县城北5公里处)居住至少10年以上。据传王润枝及马氏祖婆墓葬龙蛇背,占地亩余。但王润枝之子王可贵、王可栋坟茔在今拔山镇三界村“凤凰王氏”族人聚集地附近。由此可推知,王可贵、王可栋兄弟是在忠县城北龙蛇背埋葬王润枝夫妇后才迁往观音桥、金马山落业的。时间应在1680年(康熙十九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