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派金华王氏谱

太原派金华王氏谱

 

《太原派金华王氏谱》的纂修、续修、补修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艰辛而痛苦的历程。

明初,洪武二十二年 (公元1389年)鸾祖入川时,携有旧谱,内载王氏源流,始自晋公至鸾公入川前共传七十二世,每世祖名讳、字号、婚配及子嗣俱全,且多有诞生年月、生平事迹及迁徙、居地等记载。入川后二百余年相传数世,晏然无事,子孙渐繁。至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至1619年)四川屡遭寇乱及土司叛乱,明朝廷调官兵数十万平叛,全川鼎沸。动乱所至,殃及族众,致使“族渐凋零”。天启年间(1625年前后),九世祖王第“谨依旧谱,始于晋公,终于近代,叙存于家”,题曰:“金华王氏宗谱”。此入川后第一次修谱。

明朝晚期,四川灾害连年,蜀人不堪杂役重赋,不仅民变、兵变、土司叛乱不断发生,更先后有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吴三桂叛乱入川与清军在四川反复争战 ,一直闹腾了三十余年。期间,忠州本地土贼作乱,乘机杀掠,族人“被其残害者数百人”,“被杀绝者甚多”,其余俱逃外地避难,十余年后复籍者仅六、七人,以致宗谱遗失。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10世祖争先公“按遗谱清查,率多残缺无嗣,只得将鸾公一脉摘录钞存”,仍名“金华王氏宗谱”。此入川后第二次修谱。

清道光六年(1826年),十四世祖王彤偕族弟王言、族侄王邦黼“捜其遗册、考其墓誌,数月间始得源流本末,修而序之汇成一编”。此次修谱“虽访得争先公当年遗叙,但世系阙如茫茫,无所措手。嗣因偏稽族中荐亡经簿,自鸾祖以下,天成、先胜诸公而上乃得六世,于中生死年代又皆不悉。”故明知其中尚有几世脱落而无法填补,只得遗留给后人,伺机补齐。此第三次修谱,名“金华王氏宗谱”。

咸丰七年丁巳岁(1857年),十六世祖王自和内戚丁某带来十世祖天成公避难丁家坝洞中时所藏宗谱(实九世祖奉宇公所修之《金华王氏宗谱》),不仅入川前七十二世祖记载俱全,而且道光六年修谱时无法查清、填补的鸾祖以下二、四、五、七世祖四代均历历在目。于是十五世祖学良公率王自和、王述昭等补修宗谱。由是上至受姓始祖晋公,下至近代子孙,瓜绵葛施,联若贯珠。光绪十三年丁亥岁(1887 年)刻印(木刻版)完成,共四册。此第四次修谱,更名“太原派 金华王氏谱”。

自此至今又历百余年,我族冠、冕两房又传数世子孙繁多。鸾公二十一世孙王光祚于1992年始邀约十六族人发起修谱,经过数年访查、登记、编纂,终于19962月谱成刊印《王氏族谱》(首次修编)。 20012月鸾公十九世孙王世柱依据丁亥年(1887年)所修《太原派金华王氏谱》及1996年《王氏族谱》(首次修编》之内容,将入川前七十二世祖及入川后各世祖生平事迹、功德尽量保全,并对此前各次修谱之序(叙)文,遂逐一断句添加标点,稍加注释收录入编,经年整理于20022月修订成册,做成电子版网络谱。此第五次修谱,仍名“太原派金华王氏谱”。

该谱在编纂过程中不但继承了历代祖宗修谱的传统精神和原则,还在修撰方法上有所创新。在修谱原则上“坚执行吾所明,不行吾所不明”的传统,对于远祖,重其文化名位与历史声望,认同于普遍敬仰的祖先形象,对于重要的旁系血亲远祖的去向只作简略交代。特别是晋公以上的远祖,上自黄帝—弃—不窋—文王—灵王的世系传承,则参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远古历史和姓氏文化研究上有最新成果的著作,如《三皇五帝史断代》(董立章著)、《三皇五帝时代》(王大有著)、《周源流史》(何先岳著)、《中华姓氏通史·王姓》(王大良著)、《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王泉根著)等,只在《序》中作轮廓性的概述,说明我族所属的“姬姓之王”实源于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对于近祖,则重其血缘世系,即对入川始祖鸾公以下各房各支派的血缘列祖,则按直系血亲关系及生平事迹详细记载。在编纂族谱的形式与方法上则一步到位,实现网络版的格式和要求。该谱可以随时根据需要修改、增删和编辑所需内容,并可随时打印装订成册(纸质版谱)。特别是表格式的世系表让人能够一目了然地查到最多达13代嫡系所有记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