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氏与越王勾践同宗

不论在大陆或海外华侨华人当中,欧阳、欧、区三姓都是少数族群,属于复姓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在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区氏在汉朝才出现。历史上,还有一部分阳氏来源于欧阳姓,这已经是北宋末年的事了。
目前,在中华姓氏60多个复姓当中,“欧阳”排第四,有300万人左右。主要分布于江西省彭泽、新余、吉安、永丰、万载、赣州、会昌、安远,湖北省枝江、荆州、潜江,广东省广州,河南省新郑,四川省绵阳、南充、达州、遂宁,安徽省阜阳、滁州,湖南省长沙、永州、涟源、浏阳等地。此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少量欧阳氏后裔。
始祖——卧薪尝胆而得天下
欧阳姓的历史渊源,须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讲起。大禹是颛顼的孙子,他继承了舜的基业,建都于安邑(河南安阳),死后葬于会稽(浙江绍兴)。之后,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了夏朝。传至少康时,封支庶子孙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从此,禹的后代就开始在当地发展繁衍,历经了夏商周几个朝代而相传下去。
到了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到前465年),越国的王位传至允常时,他的儿子勾践成为越国的国君。不幸的是他即位两年之后,吴王姬夫差攻破了越都,勾践被迫投降。
战败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会稽之耻,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过来。这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因此由强转弱。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率领所有精锐出行,在没有任何防范的情况下,被越王勾践乘虚而入,大败吴师。9年之后,越军再次大破吴国,使勾践成为春秋最后时期的霸主。
当越王又传至25代无疆时,越国又已经接近衰落,最后被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越国贵族中有人隐居不仕,有人则获得楚国的封赏,其中无疆之子蹄,便被分封到原越国境内的欧余山南(浙江湖州),为欧余亭侯。
由于古代人习惯称山南为阳,蹄和其子孙是以封地名、或侯爵名为氏,被称为欧阳氏。所以说,欧阳无疆成为欧阳氏的始祖。欧阳氏的得姓,大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出渤海郡。西汉时置郡,地点在今天的河北沧县。
从流传下来的一些族普上显示,还有人把大禹作为欧阳氏的始祖也不为错。从明代陈士元撰《姓希》和凌迪知撰《万姓统谱》中考证,以大禹起源的姓氏就有89个,其中“欧阳氏”就是由大禹葬地会稽衍生出来的。
同祖——欧阳、欧、区三姓同宗
在中华民族众多的姓氏中,有些姓氏是同一个老祖宗,但在几千年历史过程中,由于战争的四处逃奔、宗族迁徙、政治避难、弱小强并等原因,造成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享有不同的姓氏。
《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而《唐书•宰相世系表》上也有类似说法,并提出欧阳一姓出自姬姓的观点。
在历史上,欧阳氏曾一度被迫改为单姓阳氏。据《宁远县志》的记载,元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腐朽的元朝政府,当时即有一支欧阳氏家族为主的起义军。
在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初安天下,曾意图招安欧阳氏义军。而欧阳氏全军上下拒降,明太祖大怒之下诏令诛灭欧阳氏家族,欧阳氏族人被迫分散逃亡,改为单姓“阳氏”以避其灾。
直到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执政时期(公元1506至1521年),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的进士并累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江苏南京)等十府的一代名臣阳铎发明了“摊丁入地”的策略,使明王朝税赋大增,明武宗从而大喜,阳铎也乘机请旨要求恢复原姓,明武宗诏准,从此欧阳氏一族才得以恢复欧阳复姓。
那么,“区”姓又是从何时起源的呢?
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里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大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当时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令臣民改姓,这是一种荣誉,表示皇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无条件地接受。这样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中提到,区、欧、欧阳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此外,《区渭泉祖家谱》还记载,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元1265到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的。在这之前他们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寻根——海峡两岸后裔同祭祖先
近年来,在欧阳修出生地四川绵州(绵阳),成长地江西庐陵(吉安),被贬后卒地安徽滁州、阜阳,以及安葬地河南新郑都举行过欧阳氏的寻根祭祖、文化研讨活动,以表达后人仰慕先贤的殷殷之情。
从欧阳氏宗族播迁的大体线路看,从越国灭亡后向北播迁,自浙江向江苏并北上山东。之后,随着北方战乱和饥荒又从山东迁往江南各地。
目前,在安徽、浙江、广东和福建及台湾都留有欧阳氏祖先的遗迹,尤其与欧阳修有关的故事居多。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66岁的欧阳修卒于安徽阜阳西湖私第。
近千年来,欧阳的子孙依旧繁衍在皖北大地,人数已达数千。2007年3月的农历清明,500多位欧阳氏后裔列队进入修缮一新的会老堂,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奋发向上。
在广东江门篁庄有一座欧阳氏族的祖祠——太守欧阳公祠。由于年代久远,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又是道信定居地,所以成为了广东欧阳氏始祖宗祠。在太守祠正厅两边的柱上挂着“北宋文渊学,南雄宦史风”大红对联,这也成为广东欧阳氏与北宋大学士欧阳修同祖的重要根据。
福州衣锦坊内迄今保存着欧阳氏民居,始建于公元1750年左右(清乾隆年间),当时富贾欧阳瑸和欧阳玖兄弟购得此宅,并加以重修,以后它便默默伫守,承载世事变迁,已有260多年的历史。现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资料显示,早在春秋晚期,越国铸剑名匠欧冶子就到福州冶山和松溪县南为闽越王铸剑。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及其儿子陈元光奉朝廷之命入闽平乱也有欧氏军校随行。所以,从那时起就已有欧阳(欧)氏先人进入福建和台湾。
每年农历冬至,台湾金门欧氏后裔都要前往金城镇欧厝村“欧阳氏宗祠”参加祭祖大典,这一宗祠创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约有270年历史。
现居台湾的国民党少将欧阳礼先生,为了弄清自己的家族渊源,奔波20年,先后通过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图书馆,最终弄清他是欧阳修的32代孙,始祖是唐代安福县令欧阳万。上世纪90年代,他专程从台湾到河南新郑奠祭了欧阳文忠公墓,并组织台北、金门两地宗亲会筹集资金,重新修复欧阳修的墓地,体现了广大台胞溯祖寻亲,热爱故土的殷殷之情。
一代儒宗欧阳修
在中华姓氏史上,复姓相对比较少,但欧阳是复姓里的大姓,出过许多名人。早在汉代便有“八世博士”之说,欧阳家的八代,都以研习《尚书》而闻名,致使《尚书》也因此有了欧阳氏之学一说。欧阳氏在唐代后出现包括欧阳洵、欧阳詹,还有宰相欧阳通,五代词人欧阳炯等名士,最有名的当属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
欧阳修(公元1007到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作为“唐宋八大家”中承上启下的文坛巨匠,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在文学、史学、政治改革等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一生写过500多篇散文,各体兼备。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不仅开创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河,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也颇有成就。
虽然欧阳修从政前期仕途坎坷,曾因两次直言上书被贬,但其在政坛上几次官居要职,后期仕途更是峰回路转,官至枢密使、参知政事等高位。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其革新文风与政风带来得天独厚的便利。
有专家学者认为,欧阳修人生乐章的主旋律是纷争:自我心灵的冲突,朝政斗争的纠葛,至爱亲朋的分合……在不到66年的生命旅程中,他饱尝过自责,享受了尊荣,也蒙受过羞辱;刚直的性情使他备受舆论推崇,也使他结下了无数仇怨。这一切,都清晰呈现在他不朽的作品之中。
近年来,对欧阳修的文学研究还受到外国的高度关注。2011年10月,日本媒体的一则报道在中日两国的古代中国文学研究界掀起千层波浪。96封在中国本土已经失传的欧阳修书信竟然出现在日本奈良县一所大学的图书馆内。这样就改写了与欧阳修有关的文章全集和《全宋文》所有欧阳修文章的宋代历史资料。(记者 陈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