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姓:耕耘港台,功不可没

对于中华廖姓的源流,说法比较单一,脉承皇族是其主流。
廖姓的主流出自己姓,是颛顼的后裔。夏朝时,颛顼的后裔叔安被封在飂地,建立侯国,故称飂叔安,之后他的后代就以国为氏,称廖氏。
廖姓的另外两种来源一是出自偃姓,为皋陶后裔,同样是以国为氏。皋陶是传说中的东夷族首领,相传曾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官。大禹继位后,皋陶被选为继任人,但却英年早逝,他的后裔中有被封在蓼的。那时,蓼国在今天河南的固始县,如今县城的东门外仍称“古蓼湾”,固始东部平原称“蓼东平原”。蓼国被楚国所灭,蓼国的臣民就纷纷改姓蓼,以示不忘故国。因蓼与廖通,就称廖氏。
二是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子伯廖的后裔,以名字为姓氏。《广韵》曾有记载为,“廖姓。周文王子伯廖之后。”《姓解》亦说:“廖出自周文王支子伯廖之后。”这就是说,周文王有个儿子名叫伯廖,他的后代中有的就以他的名字“廖”作为自己的姓氏,亦为廖氏。
元末南迁香港明末开基台湾
从廖姓起源来看,廖姓最初是以河南、陕西、湖北、甘肃、河北为主要活动区域的。在今天河南南部的上蔡、平舆、汝南等县,发展繁衍的廖氏成为当地望族,因这一带西汉初属汝南郡,故廖氏族人皆以“汝南”为郡望;而以今河北省的平乡县一地为繁衍中心的廖氏,也是人丁兴旺的蔚蔚大族,因这一地区在秦汉时期属于巨鹿郡,所以“巨鹿”就成了他们的郡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廖姓族人活动的区域以长江以北为主,但已经开始有人向长江以南迁徙。《崇正同人系谱•氏族》载:“西晋时有廖子璋,官左衙镇国大将军,其子从宪自洛阳迁浙江松阳县。”由此可见,早在晋朝之时,廖姓族人就已经播迁到了江南。
到了唐代,廖氏族人掀起了南迁的高潮。迁至江南的廖氏族人不断向南推进。廖子璋十二世被尊为闽、粤、赣三省廖氏始迁之祖;廖崇德为江西闽粤各支之始祖;《闽粤赣廖氏族谱》等也尊廖崇德为宁都始祖。
唐末五代时期,先是藩镇割据,继而全国分裂,群雄争战,廖姓族人为躲避战乱继续南迁。在廖崇德后裔入闽前后,从中原地区络绎南下,开基闽、粤各地的廖姓族人也有不少,一是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一次是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均定居福建。宋末,福建廖氏开始迁居广东。
廖姓开基台湾,始于明末,廖进是最早出现在台湾文献上的廖姓人物。廖进是追随嗣王郑经来台的,跟廖进同一时期,还有另外两位廖姓也曾来台投效郑民:一位是援剿右镇右营廖义,战死于澎湖;一位是果毅后镇左翼将廖冬,于永历三十七年(西元1683年)守澎湖时败绩降清。清廷收复台湾之后,赴台开基立业的廖姓更是络绎不绝。
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官陂廖氏的子孙廖朝孔带着4个兄弟冒险乘孤舟渡海来台,落脚二仑带,胼手胝足拓垦荒地,相传,他们便是西螺七嵌廖氏的始祖。之后,许多官陂族人也陆续去台湾,分散于二仑周围各角落垦荒。经过200年的发展繁衍,张廖家族已发展繁衍到今西螺镇、二仑乡、仑背乡、土库镇等地,同时将分居的25个聚落合并划分为七个大角落,称七嵌。目前,有统计显示,台湾的廖姓人口在29万人左右。
而香港与大陆廖姓族人分布较多的福建、广东地区毗邻,自然成了廖姓族人移居的日标,新界上水乡廖姓族人就是自福建迁徙而来的,其开基祖廖仲杰原籍福建汀州。
相传在元朝末年,廖仲杰由于逃避海盗而辗转南迁,初住屯门,再迁福田,后来又到了双鱼境内,后发觉上水乡四面环山,又有河流可以灌溉,且土地肥沃,适宜耕作,于是就在此定居。后娶附近的侯姓女为妻,生下一子自玉(二世祖)。自玉生后又有如圭、如璋、如壁、如兴四子,如圭、如璋、如壁留居上水,遂分三大房。如兴迁居樟木头,其子孙移居富(乌)溪沙。上水三房子孙繁衍,遂又分迁丙岗、横眉山、岭下、小坑、双鱼及梧桐河两岸。明万历年间,七始祖廖南沙要求聚族而居,于是建立了今天的围内村,因位于梧桐河上,故名上水乡,到了清代,该支子孙更加繁盛。如今该乡已有8个村,为新界五大族之一。
“闯南洋”潮中不乏廖姓人
廖姓族人于明清时期就开始了向海外迁徙,而大规模向海外的播迁活动,是在近代以来。
鸦片战争的爆发,在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的同时,也打开了与世界交往的窗口,许多人或为生计所迫出国谋生,或因外出求学,由此定居当地;或远涉重洋,赴他国开厂办店,廖姓族人也有不少加入到了“闯南洋”大潮中,足迹遍布五大洲,尤以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印尼、菲律宾为胜。
在海外,如新加坡有南洋廖氏公会、星马客属廖氏公会、雪兰莪暨联邦直辖区廖氏公会,马来西亚有槟城廖氏宗祠,泰国有廖氏宗亲总会,印尼有廖氏宗祠等组织,经常组团回祖根地寻根谒祖。
宗亲联谊情牵祖根
张廖家庙俗称张廖公厅、廖祖晤或天与公祠,因以“承佑”为号,故亦称承佑堂,位于台湾省台中市西屯区(旧称西犬墩)西安街205巷,为原籍福建漳府诏安县二都官坡社蓝田楼的张廖一族所建。
而在香港,位于新界上水乡门口村的廖万石堂则是上水乡廖氏后人,奉祀开基祖廖仲杰及二世廖自玉的祠堂。其建成年代已不可考,但祠内悬有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的匾额,可见该祠至少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廖万石堂之得名,与北宋末年廖族祖先廖刚父子五人有关。他们皆曾任官,共享俸禄达一万石,上水廖族为了纪念他们,便将祖祠命名为“廖万石堂”。每年二月初二,乡中父老必齐集祠中,举行春祭盛典。平日则用作议事,饮宴、婚丧、聚会等用途。
近年来,台湾廖氏宗亲从血浓于水的感受出发,自发地组织起各种形式的宗亲联谊团体,如今在台北县、基隆市、宜兰县、桃园县、新竹、台中等十几个县市都有张廖简宗亲会。
1996年,台湾张廖简宗亲会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豫闽台姓氏源流研讨会”和寻根活动。
2001年,香港太平绅士廖正亮一行到河南参观访问。
2004年11月,香港上水廖氏115代孙廖太全只身前往蓼山祭拜蓼王,并捐建了蓼阳河石碑。
2005年5月22日,廖太全组织美国廖燎、加拿大廖维康、荷兰廖建良、新加坡南洋廖氏宗亲会会氏廖荣业、澳门廖泽云、广西中国廖氏通书主编廖国柱、廖国基兄弟、福建花公世廖氏族谱主编廖连昌、唐河廖氏宗亲会会长廖义培等22人在蓼山顶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台湾钨钢大王廖万隆先生发来贺电:“祝世界廖氏宗亲湖阳蓼山祭祖取得圆满成功”。在廖泽云先生的提议下,拟在廖山项重修蓼王庙,新加坡的廖博南先生自费创建世界廖氏宗亲网站,方便廖氏后人加强联系,并商定每年春季在蓼王庙召开世界廖氏宗亲大会,举行祭祖仪式,希望世界廖氏后人团结一心,共谋发展。
2007年4月l 5目,世界廖氏宗亲祭祖大典及蓼王庙廖氏始祖叔安纪念馆奠基仪式在唐河县湖阳镇蓼山举行,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廖氏宗亲200余人出席。
先贤众多名人辈出
翻开历史,廖氏族人中可谓先贤众多,名人辈出。
终生不入仕途的东汉学者廖扶,早年学习《欧阳尚书》、《韩诗》,后兴办私学,以儒家教授弟子,生徒常常有几百人之多。廖扶的父亲为北地太守,因罪下狱被杀。因此廖扶深感仕途之险恶,不愿做官。汝南太守谢焕从前听过他的课,到汝南就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送礼,随后又以学生的名义看望他,都被他谢绝。后来朝廷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都被他拒绝。
廖扶乐于助人,有一年,他预料到当年要闹灾荒,事前囤积了大量的谷物。果然,这年早涝成灾,颗粒无收。廖扶就拿出自己储备的粮食与大家分享。他带着弟子行善四乡八邻,救治灾民。对那些得病死亡无法安葬的人家,廖扶都亲自上门帮助收殓,让死者入土为安。因为他不肯到城里居住。住在外城,所以当时的人们称为“东郭先生”。
福建安溪县的奠基者廖俨,唐懿宗咸通初年官拜福建都团练兵屿使,后升为监察御史、御史中丞、上柱国等。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唐朝批准廖俨的请求,正式设置小溪场(今安溪县城)。
廖俨挈领家族,招来流民,披制斩棘,开山造田,挖渠溉田,发展生产,使得人们安居乐业,小溪场逐渐成为繁荣的集镇。后来,廖俨又上书朝廷,建议在小溪建城,并亲自选定状如“降凤饮津”的冠山建立小溪场治,率领民众建造场邑。廖俨也被民众称为“廖长官”,他死后,就葬在了安溪。之后,南唐时正式设立清溪县,宋徽宗时改名安溪县。于是人们在后来为廖俨建造的廖公祠中,就有了怀念廖俨的对联“未见清溪县,先有廖长官”。
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早年留学日本期间萌发反清革命思想。1904年,廖仲恺受孙中山派遣至天津发展革命势力,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以“屠富”笔名译介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一书,为民生主义进行理论宣传,并与胡汉民等在上海创办《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积极宣传孙文学说,鼓吹“继续革命”。
1922年后,廖仲恺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坚持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参与领导平定商团叛乱。1925年,其指挥东征军作战,平定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后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
廖仲恺之子、中共革命家廖承志,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中央宣传部部长,新华社社长,中央统战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联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泰国爱国侨领廖公圃,祖籍广东澄海,生于泰国。父亲廖葆珊曾获泰国拉玛六世封侯爵衔。
廖公圃年幼时曾回家乡读书,对汉学根底颇厚。15岁即开始协助父亲廖葆珊处理商务,父亲去世后,他和兄弟们继承父业,在泰国创办多家工商金融企业。廖公圃热心公益事业,大力资助泰京新民学校、万仑陶英学校。
“七•七卢沟桥事变”,廖公圃全力支持国内抗战,与其他爱国侨领一起,发动侨胞,输将救国,劝募成绩斐然。继又与劝募公债同仁30多人一起发起组织潮州会馆,并与蚊光炎、陈景川等人刨办《中国报》及《中原报》,为正义、自由、抗日呐喊。抗战期间,廖公圃与各侨领发起组织“潮州米业平粜公司”,购运米粮至潮汕平卖,使潮汕粮价不致因缺粮而恶性高涨。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暹登陆,廖公圃偕患难诸友13人逃亡未遂被曰军拘捕,日军副司令威迫利诱,要他“为大东亚共荣圈贡献力量”,但他大义凛然,终无所动,结果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他洁身自守,赋诗明志,至日军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才得恢复自由。
晚年,廖公圃对“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信念更坚定,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得到社会的赞扬。曾获泰国拉玛九世御赐五等白象勋章、三等皇冠勋章。同时,廖公圃对古诗文尤有造诣,他的《狱中杂诗》六首,歌颂了民族正气,鞭笞了敌人,悲壮之情跃然纸上,在泰国有爱国诗人之称。(记者  李朝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