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闽第一“王”

入闽第一“王”

—记霞浦县赤岸始祖王务琨

 

根据《福宁府志》、《霞浦县志》、《空海研究》记载:唐武德六年(公元六二三年),长溪县志在今霞浦松城街道的西山洋岭尾庵附近。长溪县立“王务琨袭父爵,家于长溪赤岸,是为肇基始”。

王务琨袭父爵,当长溪县令时。他为什么举家从太原迁到原长溪治的赤岸村定居呢?可见,其父王怀铎在任温麻县令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已看到赤岸这块风水宝地,其子王务琨也有所认同感,所以王务琨才不迁居连江,而要定居赤岸。因为,当时的赤岸世闽浙“官道”必经之路,又有十八境于此互市的市桥,而且“港阔水深、山川秀丽,南北海船多萃于此”,所以王务琨任职期满举家迁徒赤岸,为入闽最早王姓始祖,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因此,可称入闽第一“王”。

根据《太原郡王氏族谱》卷二,第二至第四页、第十一至十二页、《王氏名人炳千秋》第115页和《王氏散记》第14页记载:王务琨生于隋末,系东晋书圣王羲之第十三世孙,王务琨生三子:长子“处一、次子、三子如一”。如一唐光禄大夫,封玄国公。王务琨袭父爵在长溪县任职期间,不但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而且重视教育、公益事业,他恩威并施,将王右军(书圣王羲之)祠堂建到赤岸,以鼓学风,鼓励百姓努力耕、渔、猎发展经济,在唐、宋、元期间,赤岸“地灵人杰,能人辈出”。例如:王伯大、王积翁、王都中、王奇中、王宗巳、王俊、王万修等27名中举文进士,还有赤岸籍林姓的:林嵩、林湜、林维屏、林仰等共计名流能人50多人。据民间传说:赤岸王姓曾经出“十八学士”,其中务琨公派下九世孙—王尚泰公官拜兵部侍郎,扦香山之墓,得五鲤吉地,尚泰公生四子—王政、王佐、王基、王秀,四子皆学士,萃於一门,引起朝廷的关注,后遭横祸,朝廷派兵将屠其族,学士逃散,祖先庐墓悉尽扫荡,惟马头山下此墓原藏于水底得免於祸。

有诗曰:“太原源系晋阳派,流入闽都衍子魁。赤岸桥头分九子,夕阳啼处鹧鸪天”。

该墓位于松港街道后岐村,在大潮期间海水退潮时可以观察。此墓约建于宋朝初期,宋太祖、太宗时(太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即公元960—975年,太宗在位二十二年即公元976—997年)。

上述赤岸在唐、宋、元代的兴旺发达、名人辈出,与入闽第一“王”王务琨在长溪县任职期间的政绩是分不开的,至公元2007年为止,王务琨后裔繁衍闽、浙、广各地的人口达300多万。

为了弘扬入闽第一“王”王务琨文化,霞浦籍王务琨后裔于公元1982年由王忠芳等发起构建赤岸史迹纪念堂,1999年已卯岁成立管理协会,第一任会长王启瑶。2011年辛卯岁孟冬由王如泰等人发起成立“王务琨文化研究会”,并经霞浦民政局社团登记注册。

霞浦县王务琨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