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感应朝廷的三槐支系

一个曾经感应朝廷的三槐支系

——熙公南渡后的澧州枫林大山坡王氏

 

南渡始祖:(字亮辉),北宋宰相王旦玄孙、王时公(卒葬三皇旧都——淮阳宛丘)之三子。仕北宋太常博士;文职官员。据史书记载:1125年金灭辽,占据我国北方;1126年再次南下侵扰。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大举进攻北宋,攻破汴梁(今开封);将京城92个府库內的所有财物席巻一空,宋徽宗和他儿子钦宗、驸马、公主、后妃以及皇亲国戚、文武大臣共三千多人一起被俘;满载北归。

这个时候,31岁的我祖熙公奉守太原重城,当时的太原(时为并州)城早已被金兵围困八个多月,时间一长,守军粮草己尽,士兵将骡子、牛马、杀光吃完,军民以弓弦、皮甲、树皮、野草为食。结果援断、粮尽;守军也没有一个人投降;城中军民战死、饿死十之八九,太原守将王禀身中数十枪后携带长子王荀(守城先锋)自跳汾河牺牲。已坚守二百六十多天之久的太原重城终于失陷。当时是“全国支援太原抗金保卫战”。据《湖南通鉴》上卷106页记载:其时“湖南有辰、沅、澧州先后出动抗金援兵13100多人,结果“陷于虏”;太原张知府也被俘,到宋钦宗皇帝下令:“各地的援军退回原地”回程返乡时仅幸存1500人”,损失了87·34%。享有167年天下的赵氏北宋王朝就此灭亡。宋高宗只好在我62世叔祖——武将王皋的保护下,一路护送渡江南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则为南宋。

我祖熙公隨宋氏南渡由太原和历史渊源深厚的李纲部下及澧州援军被迫疑讹、诛茆结伴澧州返程援军一路南渡从汾河直下,横穿黄河,经长江入汉水进入洞庭湖,由澧州城南的汉寿、华容而旋居澧州枫林大山坡隐居不仕。熙公靠忠孝起家、绅衿相继、耕读为业;是为“澧州枫林大山坡王氏始迁祖”。

熙(亮辉)公配魏氏生思恭、恭配刘氏生安世、世配孙氏生应绅、绅配马氏、赵氏生佑德、德配张氏生裕翁。(连续单传五代。)第六代祖裕翁公(元末)配刘氏生文忠、文启二子;其中文启公承外祖张嗣,其后裔徙居汉寿、华容等地;裕翁公卒葬皂角湖北岸皂角洲壬丙向,妣刘氏同葬于此。我祖文忠公配黄、杨、娄氏三妻,生八子二女。一玉、二、三、四、五(已迁外地,因明代老谱遭兵灾而毁,无从稽考)而名遗,六珪、七珍、八瑾。文忠公卒葬西山庙右癸丁向。裕翁公不忘祖籍“山西太原”之意:创修《西山庙》祖祠,見:(注解1)。南渡八世祖玉公生嗣宗,字承之,仕明英宗为承事郎,因其政绩辉煌、业绩显著;推动了我支宗族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强大,在短短几十年之后枫林大山坡王氏发展进入了南渡以來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到明嘉靖年间杨太母母子的“节、孝”事迹感动了朝廷、轰动了澧州……。見:(注解2)。嗣宗公生泽、泽生友琼、琼配杨氏生麟,麟公豁达豪侠,生四子:廷吉、廷典(童子军无传)、廷生、廷佐。十三世祖廷生(为大三房)生表貞、可貞。可贞为吾十四世祖。十五至十六运、永两代(大约在万历与天启年间)名讳失考,至今尚未考证而成为断层;惟盼我族后贤者补遗完善为欣。整个大山坡王氏经过近900年发展繁衍,已约有两百个支系,二十万人之多。主要散居于湘鄂两省以至全国各地……。

传至十七世祖宜宁公时,历史已进入到明末清初的战乱时代,长时间的兵荒马乱,混战几十年之久。枫林大山坡地处湘鄂边界的澧县段淞滋河中支线河堤边,当时是湘鄂两省的军事要道;与大山坡相距只一公里之隔,经常遭受战乱侵袭和干犹。为了躲避战乱,约于明末清初的崇祯与顺治之间,宜宁公举家北迁枫林四里的山荘堡(今复兴镇(原双龙乡)曾家村八组王家湾),是为《双龙王氏始迁祖。》

宜宁公落藉双龙后,耕读为业,重教育努力培养后代。宜宁公生从巡公兄弟四人,从巡公生三子:学昌(述圣,卒葬株木桥冉家屋场)、学修、学伋。十九世祖学伋,字孔衣。仕康熙为山东巡按(三品);卒葬梦溪顺林驿·凤尾窑台东北山腰;1958年大跃进时墓碑被人挖起,由叔祖贤林公又请工复立;文革时期坟墓被毀。为官清政廉洁,朝廷授予《清君府》匾额,之后创修右兴铺(支族)祖祠,(至一九四二年倾塌;由族贤贤才(即楚南先生)迁建于王家湾左上大堰角,尚未峻工而废)。配田氏生五子(天振、天旭、天俊、天朗、天晓)二女。二十世祖:天晓,字照万,卒葬顺林驿街后金盆山。配向、朱、蔡氏三妻;生子二:心业、兴连。二十一世祖:心业公生与芝。与芝公配胡氏生象炳,象炳公娶胡氏生五子(贤举、贤林、贤松、贤贵、幺祖夭折于癸丑家难,与吾祖妣赵氏〈墓左〉同葬窑湾),二女。(其中一女嫁李安垸无传;一女适何仁钊,钊生二女:一女适胡凤祖、一女适胡宏贵)。自天晓公至贤举公历五代均为书香世家教学。二十四世祖:贤举公,读四书、五经,学识渊博;门下私塾讲学,承继书香世业。不幸的是青年(29岁)时代突遇1913年(癸丑家难)。見:(注解3)。娶赵氏生二子:明春、明友。明春公娶胡氏生二子:经玉、经涛。明友公无传。经玉娶郭玉兰生三子(承英、承雄、承舜)一女:承琼嫁胡业平。经涛娶胡菊佑生三子(承平、承安、承健)一女承惠嫁孙际辉。二十七世:承英,配关亚平生王啸、继配王凤生一女:先婉。王承雄,配刘宗玉生高阳。承舜配伍一俊生王点。王承琼嫁胡业平生胡明。承平配李逢玉生王滔。承安配张广梅生其贵。承建配刘敦芳生王静。承惠嫁孙际辉生孙昌梦。

二十八世:胡明配李袁媛,生胡凡琛……。王滔嫁任长勇生豪康、王静嫁马建平生马浩然……。

双龙王氏自十七世祖宜宁公迁双龙以來又已三百七八十年历史,已传十五代左右右,人口发展到一千四百多人;主要集散地在双龙的曾家、顺林、杉林、界湖、天化、古塘、万胜、丰祥等行政村以及安乡、津市、临澧、常德、武陵和湖北公安、武汉、淞兹、石首、及川、黔等地。

曾於明万历三十年壬寅岁由明宇公创修《王氏宗谱》、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乙亥岁重修、嘉庆丙子岁(1816)年三修见:(注解4)、民国三十七(1948)年由王协武领修、王楚南编撰,将澧县邻邑王姓各支派百余支合族四修为《澧县王氏通谱》、2O12年壬辰岁孟秋,由本支王经玉因惟恐久而失传之虑,吾个人出资抢救续修为《双龙王氏五修宗谱》见:注解5(实为线谱)现将本宗支自明万历至今已经沿用四百多年以來的“枫林大山坡王氏世代宗派”4O代)附錄于下:

运永宜从学,天心与象贤。明经承先志,世远丕家传。

鸿才敦國宝,绍绪克光前。修齐士之本,作术卜万年。

另外,将合族四修《澧县王氏通谱》的五行字辈说明于下:

民国三十七(1948)年戊子岁,由本族族贤王协武(时任桃源县县长)领修、本支(子乔公86世)族贤王贤才(即楚南先生)编撰。时将澧州地区临邑王姓各支派百余支(太原具多、琅琊次之),合族修为《澧县王氏通谱》。此为四修,并统一制定为“五行”字辈60代)附下:(时四修通谱规定:原大山坡王氏的“象”字辈合五行新字辈的“钖”字辈、“贤”字辈合“丞”字辈等以此类推。但大山坡王氏至今未使用五行字辈)。

钖丞本焕先,钟汝植烈起。钊泽材灼培,镕法树照基。锦滿荣秋在,錄源楚熏均。

鉴清权熠重,铨治乐熙坤。镐洛槐笃睦,钦浚极為型。镕润果然者,镫澈集炬城。

注解1:《西山庙》祖祠。六世祖裕翁公元末创修。有旧谱所载:枫林七言诗三首附下:

(一):列祖凭依仍祖基,恢宏式廓丕前规。山青矗矗宜题句,绿水悠悠可赋诗。龛里藏书催课读,柱中标字滕旌旗。槐庭旧约非虚语,佑启后人际盛时!

(二):百堵筑成焕祖居,翚飞鸟革奚庸书。云凝绣闼连霄表,彩结雕梁耀太初!

波撼前湖风景翠,气蒸后岭桷楹舒。当年灵爽应欢笑,蟾桂芬芳光里闾。

(三):来自西山景仰西,香烟万古与峰齐。枫林月照登高赋,槐树风吹临水题。

暮鼓三敲惊客旅,晨钟一击起群黎。辉煌旧制非求累,神钖无疆官妥栖。

后经过乾隆五十八年扩建上中下三殿、嘉庆庚午年重建、道光庚子年补修、道光甲辰年补修等历代多次补修和扩建,已成为一座规模宏伟的祖庙建筑群。享受着一代又一代王氏子孙的香火和景仰。一直屹立在大山坡玉龙村中,古祠神态巍然,气宇轩昂,钟鼓常鸣,香火缭绕,春去秋來,寒來署往,穿越了六百多年的光辉历程。不幸的是于1954年遭迂特大洪水被淹没而倒塌;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修复了。

 注解2:黄金时期。嗣宗公时代,我族发展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南渡九传至嗣宗公,字承之,(文忠公之孙、玉公子,)明天顺二(1458)年入国子监,受承事郎。年老致士归故里,与弟嗣清、嗣明、嗣先家资丰饶,优游林下,命家丁伐木得古像乐器,器载长生路口,遂施基造殿,创修《长生观》别墅,见:(澧州志)有《功垂万古》匾额。同住(玉、嗣宗、泽)三代后,我祖泽公与豫、观、益、涣和侄儿友纲、友绅、友纪其八祖于1486年成化二十二年二月二十日分观分家;每股分授水田八石(合今4O亩)、耕牛五头……。(見旧谱所载之:《覌约》。乾隆五十八年又扩建《西山庙祖祠》为上下三进。据旧谱载:其祖庙內供奉有丰富的王氏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有供祠祭祀对联一付摘录如下:

  《普仰宗功玉润珪圆联同气,析稽先德水秀山青憶本支》。

嗣宗公之弟嗣先之子,王涣受朝廷恩贡:任云南府昆明知县,升大理府同知(三品);受寿训大夫。我南渡十一世祖友琼公配杨氏生麟,“孝子”。麟公三岁,琼祖夭折,夫人杨太君为琼祖守节,几十年如一日于槐庭;以孝慈大务一节尽之(据澧州志载:80岁寿终)。明工部尚书李充嗣有哀挽诗歌:“秋风烈日照霜闺”之句。明嘉靖甲寅即(1554)年,巡按御史朱瑞为我杨太母登旌匾:《玉节煌煌》盛典、里人道溪汪瑞(原任知州)归澧撰碑铭。这是自亮辉公南渡迁大山坡30O余年后宗族已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的黄金时代。1558年。即嘉靖三十七年戊午,朝廷下圣旨探访贞节杨太母,汪知州具文,都御史汪大受暨明官冯岳以矢志柏舟,历节霜,帷守义如秦时姜女,教子若周世敬姜疏题。

奉旨:旌表贞节建坊赐祠以祀,都御史汪复撰以联,世袭奉祀生员累葉不绝,逮我圣朝崇重节孝。本次朝廷釆访贞节之际,深知杨太母之子王麟(南渡十二世祖,字国瑞),明弘治最善事母,上釆贞节哀毁莫立,长跪不起,当下并称我王氏:“一门节、孝两全”被称为“孝子”。

 真是:祖宗发支脉,子孙起宏图,感应朝廷,皇恩浩荡,光宗耀祖,轰动澧州;从此开创了大山坡王氏历史文化研究、发展史上的光辉典范。此乃为我族先祖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之所在,而真不愧吾家属天子之裔、相门之后,宗支历代均为官宦世家,南渡后亦籍以“旌表、节孝、书香传世之家也。”今又重现祖先的历史风采!激起了后代子孙的我们对祖宗的尊崇和仰望!使辉煌千年之久的有着深厚大宋文化内涵的“三槐王氏”及其“家风”永驻槐庭,光耀中华!

注解3:(癸丑家难)。民国二(1913)年癸丑·孟夏,即吾家祖父时代,突然惨遭重大家难之患;为之(癸丑家难),如晴天霹雳,于牛奶湖翻船事件造成五人淹死;我家祖父举公失去了夫人赵氏和小弟(童年)两个人,当时正在讲课的举公闻之震怒,暴跳如雷;为此神经大受刺激,很快优郁成疾,成了疯子。不几亦相继离开了人世;留下我年仅七岁的父亲和三岁的叔父两个孤儿,由一个原本较为充裕的农村书香世家,突遇惨境,以致家破人亡,从此,其家境一落千丈,跌入低谷……。

 我父叔“幼年丧母”“继而丧父”;孤儿兄弟俩相依为命。先辈遭难,下辈更苦,“癸丑家难”之后家贫如洗,生活无门,吾父曾乞讨过,苦难万千,千言万语难以叙述,特别那时又是旧社会,历尽无数劫难和坎坷,一身未进学堂门。特别是可怜的苦命父亲,1949年解放后刚刚摆脱政治压迫才十年,经济上尚未脱贫,又碰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和极左路线的瞎指挥时期,1959年年关逼近的深冬腊月,飞雪千里,身染重病的我父被驻队干部强行安排给淞澧分流工地送萝卜而不幸当晚亡故于如东途中一民宅旁;第二天,幸得路过民工(本村人)发现相告,才隨即派人抬回并含着悲痛万分的眼泪即日安葬送走了苦命的父亲。次日就是大年三十,只好兄、弟母子三人相依为命而苦难度日,多么凄凉啊!自“癸丑家难”后我家先后贫困三代人,长迏七十年1913—1983)之久的保受贫穷之苦;(致始我家从我父亲到我儿辈三代人未曾见过祖父、吾和父亲两代未见过祖父祖母;)可见多么难熬啊!但可喜的是在家庭经济极端贫苦的环境之下把几个孩子拉扯长大成人,才保住了生成之根本!

 幸得党的改革开放惠政到來,穷则思变!《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书中说:有志者事竟成!才敢大干!大力发展家庭经济。开始大种西瓜、“种植柑桔十亩”、“办家庭工厂——从亊烟花编饱生产十年”、在种植柑桔的基础上又从事“柑桔生意六年”。先后通过三十多年日以继夜的艰苦奋战,战果辉煌,好不容易才消除了贫困,恢复元气,又正如《隋书》中所说:因人成事,其功不难。彻底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也改变了父辈以來两代的文化贫困,先后培养出了一批大学生、研究生以上文化层次多人。从1959年的“母子三人苦难度日”的惨景,观现在已发展到十多个小家、近四十人的“王氏大家庭”;家庭成员大多都在县委机关、省广电、学校、商务、証卷、制药、法院、医务及五金、餐饮等岗位工作,拥有小汽车十多辆。改变了居住条件:分别在农村、县城、省城建造和购置了中、高档楼房及别墅。开始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迎接更加快速发展的前景和美好的未來!

 下面是忆先父·苦命兄弟:

  春公年幼遭家难七岁丧母受熬煎。父柒忧郁得疾患,两载磨难归黄泉。

  孤儿兄弟俩相依,苦海度日如度年。痛苦煎熬刚成人,为躲壮丁夜难安。

 叔父离家徙湖北, 死后归祖回茔山。 幸有玉涛星星火, 星火燎原发万千。

    先父仁善修德厚, 百世其昌子孙贤。 勤俭持家耕读本, 三槐永茂枝叶繁!

 注解4:三修。据《旧谱》载:清嘉庆丙子(1816)年。由松溪(太学生)、滨湖、与起三修为《三槐王氏宗谱》。尚存有为庆贺枫林三槐王氏宗谱告竣有感口号七言诗一首附下:

家藏旧谱百余年,漫竭微才步昔贤!昭穆祥明非逞智,欧苏兼采岂珍钱!

往时遗迹凭兹考,日后残碑得此坚。圣谕首条敦孝悌,人心踊跃乐尧天!

 注解5:《双龙王氏五修宗谱》,因我家历代王氏宗谱,早在明末清初毁于兵火战乱;以致其南渡祖上源世系与世隔断几百年,历览先人已四次修谱均以南渡祖亮公(亮辉)为始祖。未能上溯其先世源流;(此前就连亮公的名讳都不知,更不知道(从李贵彔傅士的《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中查证):亮公还有兄弟四人:长兄王颜:字东辉。次兄华:字邦辉。弟然:字季辉。唯独书中载:熙“不知何字”?;根据多方考定:老谱中记载的“亮公”就是“熙公:字亮辉”。

 以此惟恐久而失传,我早从上世纪的1993年就着手寻根溯源,查找“亮公”上源祖及其世系源流。不料,在万幸中于2008年春,到网络上巧遇而结识了同宗共祖(同为太子晋公61世祖巩公后裔)的宗长王听兰老先生创办的:《中华王氏网站》、《中华王氏文化研究通讯》、《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并加入其中心为会员而共同研究王氏文化事业,通过上述平台和加上早年曾联系过相关组织和人员如:《太原王氏研究会》、《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山西省社科院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及《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绘编寄给我的《太原王氏》书和李贵录教授(博士)编著的《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等书中找到了珍贵的所需资料;终于打通了自黄帝至周灵王太子晋以來到三槐王氏至今140多代的世系通道!最应庆幸的是与王听兰先生为首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编撰的国谱——《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的世系源流相对接!一代一代先祖的兴衰更替的历史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同步;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见证,是极为珍贵的王氏历史文化遗产,至使我族重现先祖的历史风采!自可百世而不朽,这是我族以至整个《澧州枫林大山坡王氏》近五百年來在家谱文化研究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我族广大宗亲族众的特大喜讯!特别对王听兰宗长和李贵录博士深表致谢!        

                        2019年·己亥岁·春节

                        湖南:王经玉考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