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三槐王氏宗谱

莘县三槐王氏宗谱

莘县三槐王氏宗谱三十五世孙,立申沐手修撰

 

一世

字伯谨,唐咸通十年(869)八月十二日生,幼读兵书,初任都将,乾宁三年(896)夏天,跟随梁太祖朱全忠东讨郓州(今山东郓城县),检校工部尚书牛存节领军到达故城乐亭,控制要路,都指挥使庞师古屯兵马颊河岸。牛存节密与都将王言商议攻城计划。十二月牛存节派遣王言夜间埋伏勇士于州西北,以船渡过护城河,举梯攀登城墙,王言未能攻入,由此结束了军旅生涯,于是笃志经学,后梁开平二年(908)登进士,当年三十八岁。授从事郎,任新安县(今属河南)丞。乾化三年(912)知光州定城县(今河南潢川)。贞明二年(916)知信州玉山县(今属江西),龙德元年(921)知舒州怀宁县(今属安徽)。后唐天成元年(926)十二月任滑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令。因五代战乱,辞官迁居魏州莘亭县(今山东莘县)。长兴元年(930)二月初一日卒,寿六十二。葬莘县群贤堡,其子王彻同年桑维翰志其墓。宋天禧初(1017)以曾孙旦贵,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许国公;配姚氏,追封鲁国夫人,子二:彻、永。事见《旧五代史、梁书,牛存节传》卷二十二及王素《王氏源流序》《莘县志》《槐荫千秋》。

二世

彻(澈)字文通,唐景福元年(892)九月初二日生,天性聪慧,幼读诗书,学识超群。后唐同光三年(925)参加科举考试,人们皆以为王彻必登榜首。主考官裴皞共出两题:一曰君从谏则圣赋,二曰臣事君以忠诗,考后,只录取四人:符蒙正第一,成僚第二,王彻第三,桑维翰第四。因裴皞选士不公,落榜举子纷纷私议,指责其营私舞弊,说“今年新进士不由才进,各以阿私”,闹得舆论大哗,唐庄宗下令复试,由大臣卢质主考,唐庄宗亲自览卷,结果仍为原来的四人中选,唯名次有了变动:王彻第一,桑维翰第二,符蒙正第三,成僚第四。对王彻答卷的评价:“体物可嘉,属辞甚妙,细披制作,最异侪流。”公由此成为状元魁首,任承信郎,知信阳州罗山县(今属河南)。天成二年(927)任承德郎,知襄阳府宜成县(今属湖北)。长兴元年(930)十月通判湖北道鼎州(今湖南常德)。清泰元年(934),随石敬瑭镇守北平(今河北顺平)。后晋天福元年(936)八月任粮运官。是年十月,石敬瑭称帝,广施恩惠,擢王彻为杭州临安府太守,不久拜左拾遗。天福七年(942)正月二十日卒,年五十一。葬莘县群贤堡父茔之次。天禧初以孙旦贵,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鲁国公;配田氏,追封秦国夫人。子二:祜、祉。事见《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王澈传》卷三二。《宋史王祜传》、《莘县志》、《槐荫千秋》,朱熹《三槐王氏世宦年谱》。

言次子,为三槐王氏旁支,详见《琅琊谱》

三世

祜(祐),彻长子,字景叔、后唐同光元年(923)八月二十九日生。自幼笃志词学,潇洒倜傥,才德兼著。后晋天福三年(938)十六岁时,给其父同榜进士桑维翰(宰相)写千言长信,桑公赞其文章藻丽,从而名噪京师。开运三年(946),邺都(今河北大名)节度使杜重威荐公为观察支使。947年后汉立,杜重威意欲谋反,公苦劝不听,终因叛变被杀。公受其株连,被贬为沁州(今山西沁源)司户参军。乾祐元年(948)考中进士。951年后周立,公历任魏县(今属河北)、南乐(今属河南)县令。宋建隆元年(960)拜监察御史,乾德三年(965)任知制诰,六年(968)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开宝二年(969),太祖亲征太原,公受命知潞州(今山西长治),负责军需,馈饷无乏。班师后,仍任知制诰,起草诏令,在同僚中鹤立鸡群,天下望以为相。开宝三年(970)有人密告大名府镇守符彦卿欲谋反,太祖派公前去调查,临行嘱之曰:“此卿故乡也,所谓昼锦者也,还与卿王溥官职。”意即查到符彦卿谋反的证据,回朝可任宰相。然公宁不做宰相,决不冤枉他人。回京后依实奏禀,并以全家百口性命担保符彦卿无反心。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望陛下以此为戒”。彦卿由是获免,公却因此违背圣意,被贬为行军司马,安置华州(今陕西华县)。直至太祖征伐南方,才调知襄州(今湖北襄樊),移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开宝八年(975)复任知制诰,与翰林学士卢多逊"同室理政。卢多逊欲取宰相赵普之位,遂拉拢公合伙倒赵,公婉言谢绝,卢怀恨在心,谋得相位后,贬公为镇国军(今陕西华县)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元年(976)太宗即位。移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后入为右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官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辞,太宗以其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雍熙三年(986)十月初一日薨,寿六十四。谥忠烈。太宗亲致悼词:“惟尔祜,高标绝俗,正直言身。两都赋就,八斗才雄。腹化文昌,身藏武库。大吕九鼎之器,明堂一柱之才。六合资润于笔端,九品定称乎舌表。胸中堪镜,明秽吏之百奸;时后其云,起疲于九殒。对芳躅之当前,宁可自弃;念孤忠于往昔,岂昧愚忱。竟赴仙游,追踪莫及。时颁葬祭,爱贲始终。”葬江南潜山县(今属安徽)王家茔,常侍徐铉志其墓,崇祀莘县乡贤,入河中、开封二府名宦。宋天禧初,以子旦贵,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晋国公。公之品德,时人交口称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王公有阴德,后嗣必昌。公曾以仕途坎坷,便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王旦果践相位,遂号曰:“三槐王氏”。配任氏,追封徐国夫人,继边氏,追封秦国夫人。子四:懿勉。女一:适国子监杨光辅。《宋史》《莘县志》《槐荫千秋》《太原王氏》有记述。

注:(1)王祜(祐),宋人笔记及历代史料,则作祜、作祐皆有,难作定论。待考。(2)另有一说,王祜初葬陕西华州安丰里。

祉,彻次子。字景安,后唐长兴三年(932)十月十六日生。宋初举茂才,授河南陆海州(今河南汝州)教授,咸平五年(1002)三月卒。寿七十一。葬莘县东北群贤堡。配田氏,赠博平郡君。子一:献。此为三槐王氏旁支,详见《琅玡谱》。

四世

祜长子。字文德,后周显德元年(954)九月初七日生,励志为学,宋太平兴国二年(977)上亲试举人,登吕蒙正榜进士,官秘书丞,至道元年(995)知袁州(今江西宜春)有政绩。咸平五年(1002)八月十八日卒,年四十九。赠兵部侍郎,葬开封县大边村,翰林学士钱若水志其墓。配李氏,赠陇西郡君。子三:睦贽。传见《宋史》附父王祜传《莘县志》《槐荫千秋》。

祜次子,字子明,后周显德四年(957)十二月二十六日生。自幼沉默,好学有文,父器重之。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今属湖南),转运使赵昌言路过该地,见其器宇不凡,以女妻之。雍熙元年(984)监潭州(今长沙)银场,翌年通判郑州,后又通判濠州(今安徽凤阳)。淳化二年(991)拜右正言,知制诰,知贡举,改礼部郎中,进兵部郎中。咸平元年(998)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咸平四年(1001)任参知政事,景德三年(1006)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有济世之才,经国之略,凡事周密谨慎,处理外交内政,中规中矩,深受真宗信赖,事无大小,非公一言不做定论。公以身作则,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有谤不较,深得同僚尊重。内臣仰之,外夷服之,兵革不用,国泰民安,真宗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辅佐真宗一十八年,忠贞冠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誉为太平贤相。天禧元年(1017)进位太保,加太尉兼侍中,以疾辞退。病重期间,真宗躬自和药赐之,亲幸其第,赐白金五千两,公坚辞不受。是年九月初十日薨,寿六十一。真宗亲临哭丧,辍朝三日,举国致哀。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魏国公,谥文正。葬开封府新里乡大边村,门人浦城杨亿志其墓。乾兴初(1022),仁宗下诏配享真宗庙庭。至和二年(1055)史官欧阳修奉诏撰神道碑。仁宗亲篆其额曰:“全德元老之碑。”著有文集二十卷。配赵氏,参知政事,景肃公赵昌言之次女,封荣国夫人。子三:雍,冲,素。女四:长适太子太傅忠宪公韩亿;次适兵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苏耆;三适右正言范令孙;四适观文殿大学士吕公弼。传见《宋史•王旦传》、《莘县志》、《槐荫千秋》。

莘县城东北群贤堡有王文正公墓。周围地十亩。宋政和二年(1112)辽兵南侵,加之黄河决口,汴京危急,王旦后人携先人遗骨安葬于莘县群贤堡祖茔,并在墓侧重建三槐堂。旧有神道碑数通,石人、石兽、望柱等。明初尚存。成化十七年(1481)莘县令贾克中重修群贤堡王旦墓。明弘治四年(1491),莘县令顾岩加高王旦墓土堤。明弘治十三年(1500),莘县令孟隆在王旦墓前立碑碣一通,上刻“王文正公之墓”。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莘县令杨鹄重修王旦墓。公元一九九一年,王旦后人:殿英、祖俭、合仙、洪彩、春堂、王杰、聚亭、树堂、立申等发动全族捐资重修王旦墓,并立碑一通。莘县政协副主席杨巨源撰文,莘县一中教导主任朱文生书丹。

祜三子,字仲明,宋建隆元年(960)六月二十日生。以荫补太祝,知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又知雍丘县(今河南杞县)。咸平元年(998)三迁至殿中丞,自兄旦居宰府,旭避嫌不任职。因王炬荐,真宗授旭京府推官,兄旦固辞,改判南曹,又判国子监,出知颖州(今河南长葛县),荒政修举。及旦薨,扬历中外,卓有政绩,由兵部郎中出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天圣五年(1027)十月初一日卒于官,寿六十八。赠户部尚书,累赠兵部尚书。葬开封县大边村。配虞氏,赠太兴郡君。子四:质、徽、诲、端。女四:长适太子中允石延年次适路氏三适赵氏四适张氏。传见《宋史•王祜传》、《莘县志》、《槐荫千秋》。

祜四子,字勉之,以荫补入仕,历荆湖南路(今长沙)安抚副使,卒年五十八,赠通议大夫。葬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料马村。配卜氏,赠硕人。子一:辑。早卒。

五世

懿长子,字孟和,行二,雍熙二年(985)正月初二日生。自幼好学,深通经史。欲考进士,叔父王旦曰:吾常以家族太盛,恐怕别人嫉妒,岂可与平民争夺进士?既而朝廷开恩,任命其为东阳(今属浙江)令。公认为自身非进士,难以晋升,随迁居东阳县(今属浙江)永泰乡王家庄,隐居不出,自号乐隐。后文潞公荐于朝,真宗悯然嘉之,补将作监主薄,调华阳(今江西高安)尉。居官清廉,官至太子中书舍人。天圣元年(1023)三月二日卒,年三十九。葬大边村父茔之次。配周氏,户部尚书周年之女。子四:宜、贤、宣、宝。女三:长适枢密直学士李承之次适兵部侍郎杜纯三适兵部尚书孙路。永泰乡派,传略见《宋史•王祜传》、《莘县志》、《槐荫千秋》。

淳(谅)懿次子,字仲睦,行五,端拱二年(989)二月初一日生。荫补太庙斋郎,调河南(今洛阳)司法参军,历水部郎中。天禧四年(1020)十月十二日卒,年三十二。赠工部侍郎,合兆大边村父茔之次。配司马氏,太常少卿司马里之女,继李氏,皆赠陇西郡君。子三:颐、克、鲁。

懿三子,行七,后世未详

旦长子,字子肃,行一,宋雍熙元年(984)生,为纪念太宗改元取名雍。诏拟重用,遂以父任秘书省校书郎,为避嫌,改任大理评事。庆历三年(1043)出为淮南(今安徽寿县)转运按察使,特迁度支郎中,诏留不行,寻判户部勾院。四年(1044)迁司封,五年(1045)充两浙转运按察使。是岁七月,卒于钱塘(今杭州)官舍,寿六十二。葬开封县大边村父茔之次,苏子贤撰墓表。配李氏,大理寺卿李湘之女、继吕氏,文靖公吕夷简之女,始封东平县君,晋封安康郡君。子二:恪、整。女一:适殿中丞、通判郑州吕希杰。传略见《宋史•王旦传》、《莘县志》、《槐荫千秋》。

考证:《通谱》记载:王雍行一,卒于庆历五年(1045),年五十八,以此推算生于端拱元年(988),然其弟王冲却生于该年二月十八日,同时堂弟王睦生于雍熙二年(985),还大于堂兄王雍三岁;据此两证,《通谱》所记有误。遂查阅《槐荫千秋》:王雍生于雍熙元年(1084),分别大于王睦一岁,王冲四岁,当对。

旦次子,字仲和,行三,端拱元年(988)二月十八日生。祥符元年(1008)举进士、调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令,迁将作监主簿、司农丞赞善大夫。天圣七年(1029)三月初十日卒,年四十二。配沈氏,光禄少卿沈继宗之女,封太康县君。子三:庆、吉、靖。女一:适尚书水部员外郎李庠。传略见《宋史•王旦传》、《莘县志》、《槐荫千秋》。

旦三子,字仲仪,行十一,景德四年(1007)八月二十四日辰时生,以父遗恩为太常寺太祝,天圣五年(1027)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至屯田员外郎、御史中丞孔导辅荐为侍御史,导辅被贬,受其影响出知鄂州(今湖北武昌)。庆历二年(1042),仁宗思其贤,擢知谏院,公犯颜敢谏。庆历三年,皇子诞生,仁宗要为百官晋级,给诸军加赏,以示庆贺。公当即诤谏:国库紧张,不宜大庆。仁宗果断采纳。庆历中(10411048),武将王德用暗中献给皇宫两个美女,公闻讯进谏,要仁宗勿纳,以免为他人左右,仁宗察其意,遂打发二女出宫。并赏赐公银、绯,擢天章阁待制、淮南郡(今安徽寿县)转运按察使。庆历四年(1044)出任泾原经略安抚使兼知渭州(今甘肃平凉),因下属河东转运使刘京倒卖木材犯法,公受其株连,降知华州(今属陕西),徙汝州(今河南临汝)知州。不久仁宗获悉此事有冤,遂让其官复原职,迁龙图阁直学士。皇祐三年(1051)再知渭州,大力支持知州蒋偕完成筑堡御敌任务。至和二年(1055)以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是年秋,天降大雨,蔡河决口,公果断应对,避免了京城水患。嘉祐四年(1059)知成都府,公体察民情,大力裁减酒坊税,减轻经营者负担,公下令十年不铸铁币,有效地稳定了物价;并开仓赈灾,助民渡荒,由此深得民心,蜀人号曰《王公异断》。六年(1061)知开封府,翌年知许州(今许昌)。治平元年(1064)夏人入侵边寨,边防将士抵敌不住,英宗特封公为端明殿学士,第三次知渭州,消息传出,边民无不欢欣雀跃,公一到,夏兵闻风逃窜。公到任后加固城池,积蓄了可用十年的粮食,厉兵秣马,军威大振,边境因而得安。熙宁元年(1068)出任河东西路安抚使兼知太原府,正逢汾河大涨,威胁平晋州城(今山西临汾),公发动百姓筑堤固坝,保住了平晋州城的安全。继而动员大户拿出存粮,救活了十万多人,深受百姓感戴。二年(1069)入朝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致仕后仍领端明殿学士衔。六年(1073)薨,寿六十七,谥懿敏,是年五月葬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父茔之次,族侄岐国公王珪志其墓。著有文集二十卷。配李氏,礼部尚书李维之女,封同安郡夫人;又滕氏,给事中滕涉之女,封安康郡夫人;又张氏,太傅张士逊之女,封永嘉郡夫人。子九:厚、固、坚、巩、本硕、凝、常、奥。女二:长适将作监丞李祥次适宰相文彦博之子文居中。

传见《宋史》、《莘县志》、《槐荫千秋》《王素墓志铭》、《三槐王氏家族研究》。

考证:王素族侄王珪,详见《琅玡王氏通谱》咸阳支。

旭长子,字子野,行六,宋咸平四年(1001)生。以父荫补太常寺奉礼郎,三迁至大理寺丞,天禧三年(1019)进所著文,真宗嘉之、召试学士院,辞入优等,赐进士及第,天禧五年(1021)任馆阁校勘,改集贤殿校理,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八年(1030)通判苏州,因其处事公正,颇受同僚喜爱。明道元年(1032)先后同判尚书刑部,吏部南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拆掉唐朝叛臣吴元济庙,改建为忠臣狄仁杰、李愬祠堂,深得民心,至今被称为双庙。景祐二年(1035)受命为祠部郎中、开封府推官。因堂兄王雍正任三司判官,公认为兄弟同衙为官,难以避嫌,恳求到外地任职,三年(1036)后,历任寿州(今属安徽)、庐州(今合肥)知州,舒州(今安徽潜山)灵仙观监理。康定元年(1040)知泰州(今属江苏),改度支郎中。次年迁荆湖北路转运使,到任后免征“羡余”,减轻了荆湖百姓的负担。在此期间,公曾兼理江陵府(今属湖北)事务,体察民苦,解囊救贫,颇有贤名。庆历三年(1043)任史馆修撰,同判吏部流内铨,擢天章阁待制。四年出知陕州(今河南陕县),到任后缓征税,减应酬,惩凶寇,济孤弱,百姓负担大大减轻。五年(1045)七月二十六日卒于官,年四十五。累阶朝奉大夫,勋上护军,爵平晋男。著有《宝元总录》百卷,灵柩运往开封,陕州百姓痛哭送别。葬大边村先茔之次。文正公范仲淹志其墓,文忠公欧阳修撰神道碑。配周氏,礼部侍郎周起之女,封褒信县君。子三:毖、规、复。女二:长适武安军节度使、观文殿大学士范纯仁;次适尚书右丞范纯礼。

注:羡余,即完成国家规定的税额外,另行加征的税款,羡余越多升的官越大。

事见《宋史•王祜传》、《莘县志》、《槐荫千秋》、《王质墓志铭》。

考证:王质墓志神道碑及《旧谱》记载,王质子三:瑟、规、复。然《莘县志》记载王质子八:居厚、承裕、宣礼、崇让、明远、祈德、几道、传正。其中六名为王质子、侄的字,但居厚、几道两人未知所据。

旭次子,字道损,行九,宋咸平六年(1003)十月十七日生。荫补著作佐郎,累迁司门郎中,以尚书职方郎中,出守笾藩,民怀吏畏,时岁饥饉,捐俸赈恤,劳苦成疾。治平元年(1064)十一月初八日卒于官,寿六十二。赠银青光禄大夫。葬东都(开封)先茔之次。配向氏,赠河南郡君。子四:蒙、黯、朴、直。

旭三子,字信仁,行十,宋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初二日生。天圣五年(1027)登王尧臣榜进士,调泾州长原(今属甘肃)尉。丁父忧,服除,补京兆鄠县(今陕西户县)主簿,权领狱掾,擢知蓝田县(今属陕西),历比部郎中。熙宁十年(1077)十月一日卒。寿七十四。葬父茔之次,配李氏,封长春县君。子五:慤、隐、令、愈、康。

旭四子,字信臣,号太冲,行十三,宋景德四年(1007)九月二十三日戌时生。以移恩召试,赐进士出身,为国子博士,历龙图阁待制,以秘书监致仕,封通议大夫。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一日卒,寿九十一。葬宛丘(今河南淮阳)料马村,绍兴间以曾孙伦贵,赠太子太保。配李氏,丞相侍中文定公李迪之女,赠秦国夫人;继李氏,赠魏国夫人,子二:元、忖。

六世

睦长子,宋举进士,任殿前司副指挥使,配□氏,子一:象生。据朱熹《三槐王氏世宦年谱》入谱。

睦次子,字应征,宋咸平四年(1001)四月生。博通经史,孝友称焉。嘉祐元年(1056)闰三月二十日卒,年五十六。配范氏。子一奂。

睦三子,字启贤,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九月二十八日生。弱冠举秀才,范文正公荐于朝,不起,乐居邱园。嘉祐二年(1057)七月二十一日卒,年四十九。合兆先茔。配贾氏。子二:臣相。

睦四子,宋征事郎,配□氏,子五:丰、□、□、□、□。据朱熹《三槐王氏世宦年谱》入谱。

淳长子,字养正,宋虞部郎中,卒后合兆先茔。配麻氏,继李氏,皆封县君。子二:白向。

淳次子,字希仁,宋天圣二年(1024)生。幼孤。以荫补太庙斋郎,历调开封府太康尉、庐州慎县(今安徽滁州)主簿,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令。母忧去,丧除,起监镇戌军(今甘肃固原),迁大理丞,移知泉州晋江(今属福建)。还监富国仓,累迁水部员外郎。宰相荐其才堪将帅,改内园使,都监泾原路兵马,权知仪州(今甘肃华亭县),知丹州(今陕西宜川县),迁东作坊使。寻知隰州(今属山西),以疾卒,时熙宁十年1077二月,年五十四。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封御史大夫、太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国墓,葬开封府大边村祖茔之次,翰林沈括志其墓。配张氏,封金华县君。子四:震、需霭。

淳三子,字文叔。宋池州(今安徽贵池)司法参军,历都曹员外郎。配冯氏,封令人。子一:普。

恪(恰)雍长子,字广渊,宋以荫补将作监主簿,历司门郎中,家于越之钱清(今绍兴)。配向氏,丞相文简公向敏中之孙、龙图阁直学士向传式女,封汴梁郡君。子三:实、潜、益。钱清派。

雍次子,宋天禧三年(1019)赐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校书郎,为辽奉贺使。配赵氏,慕宪王赵元佐之孙赵筠州(今江西高安)团练使安陆侯赵宗讷女。后世未详

冲长子,字进叔,少有志节,荫补西头供奉官,召除南海郡(今广州)刺史。庆历元年(1041)西夏赵元昊反,韩魏公安抚泾原(今属甘肃),副总管任福将兵,公为前锋。屡战皆捷,任福恃勇蹈伏,公力战而死,上闻深悼之。赠武胜军节度副使,赐祭葬。配周氏,赠晋平郡君。子二:显、顼。传略见《宋史,任福传》。

冲次子,字利叔,少负器识,有声江表,宋举茂才,为鄠县(今陕西户县)主簿,迁眉州彭山(今四川眉山县)令,通判荣州(今四川荣县),边守河东(今山西阳曲),召以殿中丞知台州(今浙江临海县),卒于官。配阎氏,赠万年县君。子二:德范。

冲三子,字詹叔,宋天禧四年(1020)生,未龇而官,十岁而孤,好学少言,自力于学,好讲切天下利害,以祖荫补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阆州(今属四川),知滁州(今属安徽),主管北京(今河北大名)御史台,擢利州路(今陕西南郑)转运判官,提点陕西刑狱。徙知河东长子县(今属山西),决狱明察秋毫,有政绩。治平二年(1065)任开封府推官,曹县(今属山东)、濮州(今属河南)盗贼成伙,残害百姓,当地官府久侦不破,公受命督捕,十之八九被擒,公建议犯法者与庇护者同罪,皇上认可,并写入法典。熙宁元年(1068)出任广南(今广州)转运使,严整军备,守边安民,皇上信赖。寻拜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熙宁三年(1070)入朝为度支副使。熙宁十年(1077)卒于官,年五十八,合葬开封县祖茔。配李氏,赠勃海郡君。子二:古、耆。女三:长适丞相韩绛之子韩宗师,次适丞相元献公晏殊之子晏几道,三适户部侍郎太子少傅孙抃。传见《宋史•王素传》、《莘县志》、《槐荫千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

考证:《通谱》记载:王靖卒年五十八,而未提生卒年份。根据靖公“十岁而孤”推算,生于天禧四年(1020),卒于熙宁十年(1077),小于父亲王冲32岁,大于儿子王古18岁,当对。

素长子,字裕国,宋天圣七年1029八月生。嘉祐六年1061进士及第,终将作监主簿,早卒,未知卒年。配张氏,文定公张方平侄女,矢志守节,无出,以弟巩长子奇为嗣。

素次子,字持国,宋大理评事,因守祖茔,世居开封府旧宅。以曾孙女为徽宗皇后,追封太原郡公,加封楚国公。配赵氏,追封楚国夫人。子五:立、文、襄、育、齐。

素三子,字许国,居官廉介守法,终朝散郎,卒赠朝散大夫。配夏氏,郑国文庄公夏竦之孙,枢秘直学士夏安期之女,赠建阳郡君。子四:祐、褆、禧、祉。女七:长适侍读吴安诗之子吴仰,次适太府卿刘忱之子刘爽,三适尚书右丞范纯礼之子范正已,四适皇帝燕王赵俣,五适刘大知,六适祝时敏,七适宗室赵不佾。

素四子,字定国,自号清虚居士,宋皇祐二年(1050)十月二十七日生。以荫补为校书郎、累官大理评事,迁太常博士,复为秘书省正字。元丰二年(1079)谪监宾州(今广西宾阳)盐酒税。元祐初(1086)司马光推荐为宗正丞,除西京(今洛阳)通判,改扬州(今属江苏)通判,又历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宿州(今属安徽)。绍圣元年(1094)谪签书荣州(今四川荣县)判官厅公事,改朝散郎,用为河南府(今洛阳)通判。崇宁元年(1102)党籍兴,再贬广西全州,大观中(11071110年)例还,遂致仕。晚年徙居高邮(今属江苏)。公“有隽才、长于诗”,为苏轼所激赏,号称“文采风流,为一时所宗”。主要著作有《闻见近录》《随手杂记》《甲申杂记》等,政和七年(1117)十二月初一日卒,寿六十八。葬于高邮(今属江苏)。配张氏,参知政事文定公张方平之三女,赠□□郡君。子四:奇(出继伯父王厚),时、由、皋。

说明:①另一说王巩与神宗同生戊子年,即庆历八年(1048)。
②王巩还有两个儿子,公被贬监宾州盐酒税时,一子死于贬所,一子死于家。传见《宋史•王素传》《莘县志》、《槐荫千秋》。

素五子,字安国,宋奉直大夫,配李氏,太尉李璋之女,赠硕人。子二觉,觌。

素六子,字镇国,宋朝散郎。配刘氏,秘书监刘几之女,赠□□人。子三:度、序、席。

素七子,字宁国,宋至和二年(1055)十月初一日生。以荫补试,授秘书正字,调广陵(今江苏江都)主簿,元祐中(10681094),入朝为国子监主讲,改秘书郎。政和三年(1113)三月初五日卒,年五十九。配陈氏,丞相英国公陈执中之孙,国子博士陈世儒之女,封令人。子一:鼎。

素八子,字治国,宋嘉祐五年(1060)二月十三日生。官通直郎,知济州(今济南)临邑县(今德州市临邑县)。政和三年(1113)四月十三日卒,年五十四。配孙氏,左谏议大夫孙锡之女,赠令人。子二:著、荐。

素九子,字道国,宋嘉祐八年(1063)九月二十五日生。荫补太庙斋郎,教授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四迁至朝请大夫。宣和六年(1124)甲辰七月十八日卒,寿六十二。配李氏,丞相李昉之元孙女。赠钜鹿郡君。子三:开、椿、楶。

质长子,字祗德,宋天禧二年(1018)九月十七日生。康定初(1040),以明经登第,除作监主簿,迁大理评事,历光禄寺丞,熙宁八年(1075)十月十八日卒,年五十八。葬大边村先茔之次。配李氏,丞相李昉孙女(即王奥妻姑),赠钜鹿县君。子一:约。

质次子,字方叔,宋天禧四年(1020)七月十一日生,少属文,名闻江表,荫补太庙斋郎。庆历初(1041),召试学士院,除太子舍人。调明州奉华县(今属浙江)主薄,权领狱掾,丁父忧,服除,改太常博士,终大理评事。至和三年(1055)四月初三日卒,年三十六。葬先茔之次。配赵氏,封令人。无出。其外甥苏舜钦说他不饮酒、不茹荤,妻死不再娶,遂绝嗣。

质三子,字宣礼,宋乾兴元年(1022)正月十三日生,恩补太庙室长,皇祐元年(1049)登进士,除太子中允,迁著作佐郎,出知江宁府(今南京),改威胜军节度判官,历赞善大夫,太常寺丞。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十九日卒,寿七十八。合兆先茔。太常博士叶涛志其墓。配周氏,封汝南郡君,子三:恺、忱、慥。

徽长子,字伯正,宋朝奉郎。配李氏,工部尚书、太子太保李东之女,封令人。子一:问。

徽次子,字直彦,宋景祐二年(1035)十月初三日生。元丰五年(1082)登黄裳榜进士第,试漕台,调怀宁(今属安徽)教授,累迁殿中丞,历尚书祠部员外郎、虞部郎中。元符中(1099)以朝请大夫知广州。崇宁初(1102),诏藉元祐党人,宗族毋得官京师,遂徙居宛邱(今河南淮阳)。政和二年(1112),二月初八日卒,寿七十八。赠银青光禄大夫。葬宛邱县料马村。配赵氏,赠太宁郡君;继宋氏,章圣皇后族孙女,赠邱县君,又配陈氏,赠河阳县君,并加封郡君。子一:讷。宛邱派。

徽三子,字材原,宋明经不仕。配□氏,子二:易恕。

徽四子,字清臣,宋嘉祐六年(1061)弱冠登进士,授承事郎,知天台县(今属浙江),遂家焉。历尚书、兵部员外郎。配刘氏,封令人。子四:芝、芹、莘、蓆。天台派。

诲长子,字崇让,宋举孝廉,为荆州教授,除将作监主簿。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出知济州(今山东济宁),终蜀州汉源(今属四川)令。配张氏,封清河县君。子二:迪、逢。

诲次子,字明远,以荫补开封府功曹参军,调万泉县(今属山西)主簿,终大理评事。卒于官,年二十九。配陈氏,子一:不知何名。相传后裔卜居湖南。

诲三子,字传正,宋太常寺主薄,调桐庐(今属浙江)尉,遂家焉。后世未详。桐庐派。

诲四子,字希文,宋元祐中(1090)为国子监直讲。知武安县(今属河北),迁昭庆军节度推官。宣和间(11191125)知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方腊作乱,邻郡皆残破。愈防御独善,信赖以安。历尚书屯田员外郎,家湖州归安县(今属浙江)菱湖镇。《广信府志》有传。配许氏,封高阳郡君。子四:迥、选、道、造。归安派。

诲五子,字承裕,宋恩补淄川县(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主簿,遂家焉。卒寿七十二,赠朝奉大夫,葬沙麓山之南原,配郑氏,赠荥阳郡君,子一:复。淄川派。

端长子,字舜弼,宋天圣七年(1029)生。以伯父质荫任郊社斋郎,历礼泉(今属陕西)主簿。公幼年即以才称,枢密副使薛公向荐其能,监镇戌军(今甘肃固原)折搏务,嘉祐末(1063)以劳擢大理评事,知唐县(今属河北)事。熙宁元年(1068)神宗即位迁光禄丞,又迁大理丞,充德清军(今河南清丰县)使兼知清丰县事,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熙宁中(10681077)安南(今湖南华容)用师,公任江淮荆湖六路计置点检,催促军器。元祐元年(1086)哲宗即位。迁朝奉郎,通判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事,以父母年迈不赴任,改监左藏北库,迁朝散郎,又监元丰库。继丁父母忧,服除,以朝请郎知泽州,事会岁旱祷雨得疾,卒于官,时绍圣四年(1097)七月二十七日,寿六十九。著有《家集》十卷。葬开封县大边村,太史晁补之志其墓,绍兴间以孙伦贵,赠兵部侍郎,太子太傅。配赵氏,参知政事赵安仁之孙女,赠仙源县君,晋赠福国夫人;继晁氏,著名文士晁仲衍之女,赠寿昌县君,晋赠定国夫人。子六:毅、坦、发、通、縠、毂。事见王元墓志》、《三槐王氏家族研究》

按:旧谱元子四,无坦、通,今遵晁撰《墓志》补入。

按:萧山谱载元孙十三人,名俱详,今考钱大昕跋王氏世谱及周益公撰妻王夫人墓志,并中吴纪闻十三人外,元尚有孙二人,一名僖,一名申。跋称子妻王氏,宋左朝请大夫文毅公葆之十九世孙。相传文毅公之高祖讳元,志称亡妻王氏曾祖申,祖億,父葆。纪闻称葆之伯祖讳僖,据此三说葆为申孙,僖侄孙。葆称元为高祖,则僖、申实元孙也,但元六子中,不知谁出,今与六子后附之。(以上系庸敬公考证原文)

再考证:王僖、王申为同胞兄弟,实为王元之孙,但元六子中不知谁之子。据通谱记载:王元长子王毅有七子;三子王发有三子,五子王縠有两子,六子王毂有一子,元孙十三人,名俱详。以上四子被排除。尚有次子王坦早逝,四子王通早逝,均未提后世。遂查阅李贵录《三槐王氏家族研究》,发现王坦为宋将作监主簿,故系成年早逝,无疑是王僖、王申两人之父。至于王通早逝与之不同。同时庸敬公未载王元出任江淮荆湖六路点检和王坦任宋将作监主簿,今据此补入。

端次子,字仲谋,宋承务郎,知蓝田县累迁侍御史,终大理丞。配胡氏,赠硕人。子三:傅颢。

七世

象生宜之子,宋举人,官承奉郎,后世未详。

贤之子,字文光,宋天圣四年(1026)生。早卒。配宣氏,子一:让。

宣长子,字国辅,以荫补太庙斋郎,除平海州(今属福建泉州)安溪尉,历平海州判官,遂家焉。后世不详。泉州派。

宣次子,字佐国,宋天圣九年(,1031)十月初七日生。官右司员外郎。熙宁八年(1075)三月十日卒,年四十五,葬大边村祖茔。以子僖贵,赠右司员外郎。配周氏,赠硕人。子一:僖。

宝长子,配□氏。子一:仟。

宝次子,名未详。

宝三子,名未详。

宝四子,名未详。

宝五子,名未详。兄弟四人,后世俱未详。

颐长子,字仲采,少以文才知名,宋及第进士。元丰年间(10781085)为检正官。尝自谓:一世豪士,用未究其才也。惜乎早卒。配李氏,继张氏。子一:盛。

颐次子,早卒。配邵氏。子一:辰。

克长子、字子发,宋庆历六年(1046)生。熙宁初(1068年)以父任试铨优等,赐进士及第。公将全国各路科举情况总结上奏,文章写得详细透辟,前后呼应,深受神宗喜爱。此后致力刑律学习,遂为检正,又参与刑律条例起草,被加任馆阁校勘。元丰间(10781085)公与吴雍一同进宫记圣言,神宗当面授予尚书右司员外郎,奉命起草官制任免细则,博得满朝官员赞美,继而修订市易敕,即贸易法。其后做过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元祐初1086迁给事中,因被御史王岩叟弹劾,遂以龙图阁待制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历五郡。绍圣初(1094年)回朝,复任给事中兼吏部尚书,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有政声;但因得罪奸相章惇被贬知岳州(今岳阳)。绍圣二年(1095)卒于官,年五十,赠枢密直学士,追赠少师。有文集五十卷。配潘氏,宋初名将潘美之元孙女,赠越国夫人。子五:豪、杰、仰、伸、倜。传见《宋史•王素传》、《莘县志》、《槐荫千秋》。

克次子,字子正,宋奉议郎,居蜀未归,配杨氏。子一:倬。四川派。

克三子,早卒。

克四子,字子会,宋宣德郎。配张氏,继曹氏,待制曹调女。子四:何、仪、信、佐。

鲁之子,原名雩,字子周,配独狐氏。子一:名与后世不详

恪长子、字伯华,宋大理评事。配陈氏。子一:持。

恪次子,字仲昭,宋天章阁待制,终朝议大夫。配吕氏,封陈留郡君。子五:憲、悊、應、忞、志。

恪三子,字子欲,弱冠能文,欧阳文忠雅重之。宋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调开封尉、迁陕西防御判官,授通直郎,历兵部郎中。由钱清迁黄岩县(今属浙江)柏山桥头。配□氏。后世玩初。柏山派,玩初世代未详,以下不序。

庆长子,字以登,宋明道二年(1033)十月初八日生,以荫补仁武校尉。司马温公守洛、辟为河阳(今河南孟县)主簿,嘉祐四年(1059)十月二十五日卒,年二十七。葬河阳县。配李氏,继陈氏,夫死不食三日,伏棺而绝。治平初(1064),诏旌节烈。子二:甫、申。

庆次子,宋景祐元年(1034)生。皇祐五年(1053)登进士,授忠武军节度判官,历右司员外郎。崇宁三年(1104)卒,寿七十一。配吕氏,封安康郡君。子一:露。

吉长子,又名嘉绩,字君宏,宋举进士,历官左拾遗。配周氏,封嘉兴郡君。子二:澄、清。

吉次子,又名嘉言,字君模,宋举进士,为苏州推官、被长官杀害。配宋氏,子二:雲、霖。

靖长子,字敏仲,宋宝元元年(1038)戊寅十月初九日生,熙宁中(10681077)第进士,力学自进,才名显于时。熙宁八年(1075)为司农主簿,改将作监主簿,受命赴江淮、浙一带赈济灾民,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官职连连提升。元丰四年(1081)升为湖南转运判官,提点淮东(今扬州)刑狱。元祐元年(1086)后历任吏部右司员外郎、太府少卿,奉命出使契丹,一路不打扰百姓。绍圣初(1094)迁户部侍郎。制定役法时,与户部尚书蔡京意见相佐,被转任兵部侍郎。以集贤殿修撰为江淮发运使,进宝文阁待制,知广州。又有人攻击他谎报灾情,乱用库存救灾,被贬为袁州(今属江西宜春)知州。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即位,复户部侍郎,升户部尚书,因豁免旧欠,与御史中承赵挺之发生矛盾,被改刑部尚书,后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崇宁元年(1102)八月,因被列入元祐党人,降为朝散大夫。崇宁三年(1104)贬衡州(今属湖南)别驾,安置温州(今属浙江)。政和初(1111)复朝散郎知和州(今安徽和县),翌年(1112)卒于官,寿七十五。配钟离氏,继高氏,文庄公高若讷之女,赠会稽郡君。子一:诚。

传见《宋史•王素传》、《莘县志》、《槐荫千秋》。

靖次子,字后老,宋右军巡院判官。配贾氏,丞相文元公贾昌朝孙女,封令人。子二:訢、諝。

厚嗣子,巩长子,字守约,宋为校书郎,调青田(今属浙江)尉,三迁至太常少卿,出知魏县(今属河北),有政绩。卒年五十五,配金氏,赠元城县君;继曾氏,赠金华县君。子二:倓、作。

考证:通谱所载王奇生于嘉祐三年(1058),卒于政和二年(1112),然其父王巩生于皇祐二年(1050),父子只差八岁,有误。故将其生卒年月删之。

固长子,字与叔,宋齐州(今济南市历城区)录事参军,以孙女为徽宗皇后加封齐国公。配蔡氏,追封齐国夫人。子三:藻、蕴、庄。

固次子。早卒。

固三子,字赞仲。配宋氏。后世未详。

固四子,字仲民,宋迪功郎。配赵氏。后世未详。

固五子,字全道,配李氏。后世未详。

坚长子,字吉老,兄弟四人咸以女弟为燕王夫人,以次补右选殿直,历官吏部侍郎,知长沙。后世未详。

坚次子,字全老,宋秉义郎。配□氏。子一:晟。

坚三子,字福老,宋过江后为武翼郎,温州(今属浙江)钤辖。配赵氏。子一:遹。

坚四子,字德老,宋修武郎。配赵氏。子二:似、倧。

巩次子,字叔永,号尚夫,宋熙宁六年(1073)正月初八日生。元符中(1099)举茂才,授谏议大夫,为宣教郎。靖康二年1127十月十一日卒,年五十五。葬宛邱(今河南淮阳)料马村。配宋氏,继上官氏,龙图阁待制上官均之女,子四:颜、华、熙、然。

巩三子,字季长,宋迪功郎,住湖北。配赵氏。子一:谟。湖北派。

巩四子,字子高,宋元祐四年(1089)八月十一日生。政和初(111)叙录世荫补修武郎,为修武校尉,迁武略将军。靖康末(1127),拒叛贼张邦昌,屡遭困辱,后扈从裕隆太后驾南行,屡立大功,加辅国将军,拜殿帅,进太尉。忤权贵,遂致仕,隐居姑苏(今苏州)之荻扁,为无锡县三沙王氏之始。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二月初八日卒,寿七十一。赠辅国太傅。配周氏,封汝南县君。子三:易、铎、允。无锡派。

本长子,字先民,宋通直郎。配李氏,李谭之女。封令人。子三:肇、准、中。

本次子,字表民,宋从政郎。子三□,名与后世不详。

硕长子,字节夫,宋将士郎。配赵氏,丹阳郡王赵从节之孙,彭城郡公赵世延之女。子一:彖。

硕次子,字循老,宋迪功郎。配潘氏,继田氏。后世不详。;

硕三子,早卒。

凝之子,字巽明,宋熙宁三年(1070)十二月二十日生。授武翼郎,历明威将军武经大夫。南宋建炎四年(1130)二月初一日卒,寿六十一。配赵氏,荣国公赵仲突之女,赠天水郡君,继李氏,赠安康郡君。子三:观、履、夬。

常长子,字嘉言,早逝。

常次子,字建中。南宋建炎初(1127)年,宗族避乱,皆去南京(今河南商丘),存独不去,后得至行在,补承务郎,知德安府应城县(今属浙江)。配孙氏,子一:泰。

奥长子,字深甫,宋迪功郎,历监察御史。配黄氏,赠令人。子三:潼、汴、淇。

椿奥次子,字材老,宋宣教郎,知睦州(今浙江建德县)。配杨氏。子二:倞倚。

奥三子,字材卿,早卒。

毖之子,字子礼,修谨好学,介然有守,以宣教郎知长葛县(今属河南)。配杜氏,太常博士杜訢女。继苏氏,门下侍郎苏辙女。皆赠令人。子二:临升。

复长子,字材叔,宋秘书省校书郎,提举湖南学校。配韩氏,丞相魏国公韩琦之女,封昌黎县君。子一:渐

复次子,字思诚,宋及第进士。配张氏。子一:济。

复三子,字子颜,宋太学生,为文有古风,时出新奇以动人,太常博士叶涛奇其才名重一时,惜早逝不第。

蒙之子,姚江谱曰问又名開,后世未详。

黯之子,字木臣,一字直臣,宋嘉祐四年(1059)十月初五日生,授武学博士、改宛邱(今河南淮阳)文学,以承直郎知广安军(今四川广安县)。靖康元年(1126)二月初六日卒,寿六十八。葬宛邱料马村南原。配□氏,后世未详。

说明:诸谱以真臣子:伋、俣、伶三人作接讷子。今按:《攻媿集》(楼钥撰)。俁子逨行状称逨祖真臣,上世居大名,三槐晋公之别派。又按:《絜斋集》、袁燮撰逨子中行墓志称其先大名府人,三槐丞相之近族,据此二说非讷子,可知诸谱以讷字直臣与俁父真臣字形相近致误,今遵行状及墓志订正之。真臣为景章子,《艧轩谱》作直臣,旧谱作直恕。详琅琊谱。俣攻媿集一本作逨,《攻媿集》一本作速《絜斋集》一本作远。通谱原文

朴长子,字光远,因族兄少师公王震恩移补朝散郎。配史氏,史宗范女,子二:几、颐。

朴次子,后世未详。

直长子,后世未详。

直次子,后世未详。

直三子,后世未详。

直四子,后世未详。

愨长子。配□氏。子四:浚、衍、術、衡。

愨次子。配□氏。子二:凤、麟。

愈长子,后世未详。

愈次子,后世未详。

愈三子,后世未详。

愈四子,后世未详。

康之子。

说明:据老谱称:复宋历龙图阁待制,知徐州,南宋建炎三年(1129),黏罕入冠徐州,复死节,谥状节,庙号忠烈。今按:芦浦笔记刘昌诗撰壮节公复墓志称:复曾祖昊,国子博士;祖珍,员外郎;父俞,濮阳令云。世系明备,与老谱所载之复,三代名讳事实均异,显然别是一人,非康子也,今订正之。(通谱原文)。

元长子,字仁仲,宋绍圣中(1096)知泽州(今属山西晋城)。崇宁中(1102)为朝散郎。政和间(11111117)上疏论蔡京罪、乞正典刑,因是得罪,终身被贬。家境贫寒,致使其子王伦青年时代为游侠,直到南宋绍兴七年。(1137)三月二十五日,因朝廷欲用王伦使金。皇上下诏前朝散郎王毅可特追复氶议郎,绍兴中以子伦贵,赠端明殿学士、太子太师。配李氏,赠庆国夫人。子七:伟、俣、仔、及、价、伦、份。

元次子,宋将作监主簿,早逝。配□氏。子二:僖、申。

元三子,宋举进士,官不详。配张氏。子三:溥、博、傅。

元四子,早逝。

元五子,字晋中,宋举进士,官不详。配张氏。子二:阶、陛。

元六子,字安仲,宋举进士,官不详。配张氏。子一:倚。
元六子事,见宋晁补之王元墓志铭

忖长子,早卒。

忖次子,字成甫,宋朝奉郎。配薛氏,封令人。子三:□、谠、评。

忖三子,宋朝奉郎。后世未详。

八世

奂之子,字逊之,宋至和元年(1054)十月初七日生。早孤,性至孝,庐墓三年。元祐初(1086)诏旌其闾。宣和四年(1122)十二月十七日卒,寿六十九。葬莘县群贤堡先茔之次。萧山谱云:见《孝子传》。配单氏。子一:始。

相之子,字靖之,宋治平元年(1064)二月初一日生。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调荥阳(今属河南)尉,历监察御史,奉诏贺辽。不辱君命,迁右司员外郎,知涪州(今重庆涪陵市),有惠政,民爱其仁,遂留家焉。卒年未详。崇祀涪州名宦。配郑氏,赠荥阳县君。子二:延、建。涪州派。

丰之子,宋举人出身,官礼部容省副使。配□氏。子一:侯

白之子,字衍叔,后世未详。

向之子,字德政,少孤。宋举茂才,为荻道主簿,监石门酒税、迁建康(今南京)节度判官、浙西防遏使,行参军事。南宋建炎二年(1128),杭州第三将下卒陈通叛,越州(今绍兴)守翟洳文出师,辰为行军参谋。行次江郎山(今浙江江山县)遇贼被害。葬萧山清霖湖。配邵氏。子一:慎。

震长子,早卒。

震次子,字仲兴,宋熙宁三年(1070)生。初任大名府(今属河北)监仓,徽宗召对,赐进士出身,擢尚书仓部员外郎,拜起居舍人,假给事中。充大辽接伴使。以承务郎知襄阳府(今属湖北),入为光禄司农卿,知沂(今山东临沂)、蔡(今河南汝南)、陕(今河南陕县)三州,兴仁(今山东曹县)、隆德(今山西长治)二府,移知河中(今山西永济),未至任卒于泗州(今安徽泗县)。时南宋建炎元年(1127)八月也,年五十八。赠朝请大夫。配孙氏,龙图阁直学士孙览女,赠乐安郡君,继陆氏,户部侍郎陆师闵女,赠嘉兴郡君。子二:衡、健。

震三子,字仲高,宋熙宁七年(1074)生,徽宗朝尚书祠部,金部员外郎,知永兴军(今陕西长安县)提刑狱。忤童贯,谪监英州(今广东英德县)竹溪塲银冶税。南渡后,知池(今安徽贵池)、宣(今安徽宣州)二州,终朝议大夫。南宋绍兴六年(1136)八月二十三日卒于吴兴(今湖州),寿六十三,葬于湖州。赠太中大夫,睢阳蔡向撰墓志。有诗集五卷,行世。配阎氏,直龙图阁,阎令女,赠硕人;继唐氏,赠淑人。子二:律從。

震四子,字仲来,宋以奉议郎迁通直郎。初,父震卒于谪官,封还遗奏,当得恩而未及。久之朝廷褒赠,始以致仕任子法补官。南宋建炎初(1127)监密州(今山东诸城)酒税,兵乱遇祸。配张氏。子二:循、復。

震五子,字仲傥,宋以恩补承务郎。早卒。

需之子,字仲回,配赵氏,宗室赵仲绶女。今其子孙在蜀。后世未详。四川派。

霭长子,宋举茂才登第科,与弟仪同科。后世未详

霭次子,宋举茂才登第科,历南京(今河南商邱)按抚使。配□氏。子一:彦模。

霭三子,后世未详。

霭四子,后世未详。

实之子,字秉之,宋朝散大夫。配李氏,封饶阳县君。子二:纲、绩。

潜长子,字希甫,宋奉议郎。配梅氏,封宣城县君。后世未详。

潜次子,宋从政郎。后世未详。

潜三子,宋修职郎。配赵氏,安定郡王赵令畤女。子一:过。

潜四子,字希声,宋从政郎。后世未详。

潜五子,后世未详。

显长子,守父庐墓,家河阳县(今河南孟县),宋河阳县令,后世未详。孟县派。

显次子,字应辰,少孤。博通经史,司马温公辟为掌书记,除永兴(今湖南郴州)主簿,授通直郎。后世未详。

顼之子。后世未详。

德长子,字维源,配张氏。子二:仕安、仕华。

德次子,字公明,为宋洛苑使。迁观察判官,历河南(今洛阳)节度观察副使。卒于军,赠太师,谥威定,敕葬上元县(今江苏江宁)钟山。配包氏,赠建康郡君。子十:瑛、瓒、珮、玥、瑶、珊、□、连、珰、琪。

范长子,字维瞻,父被仇家陷死于狱,击鼓登闻,事得白,扶柩归葬,终身不仕。配石氏。子二、世儒、世彦。

范次子,字维泽,配蒋氏。子一:世贤。

古之子,字明甫,纯素和厚,有古人风。历官朝散大夫、西京(今洛阳)留台。配韩氏,韩宗师女,封南阳郡君。继孙氏,枢密使威敏公孙沔孙女,赠会稽郡君,子三:邈、迈、迥。

耆长子,字仲悦,宋宣和间(11191125)以朝散大夫知阳武县(今属河南)。配贾氏,文元公贾昌朝曾孙女,封荻鹿县君。子一:迢。

耆次子,字仲知,宋修武郎,配□氏,子一:逖。

奇长子,字静夫,宋举茂才,为太学博士,通判澶州(今河南濮阳)兼判西京勾院事,四迁至朝议大夫,卒年41。赐紫金鱼袋,赠光禄少卿。配严氏,赠余姚县君;继边氏,封陈留郡君。子二:道、随。

考证:《通谱》记载王倓生于元丰二年(1079),卒于宣和元年(1119),其祖王巩生于1050年,祖孙只差29岁,有误。故将其生卒年月删之。

奇次子,字仲连,宋尚书屯田员外郎。后世未详。

立长子,字彬叟,以旧贯大名府进士,发解第一,历官德州(今属山东)刺史,以女为皇后,封越国公。配李氏,封越国夫人。子一:胄。女一:徽宗显恭王皇后。宋元丰七年(1084)生。元符二年(1099)六月,归于端邸,封顺国夫人。徽宗即位,册封皇后,生钦宗与崇国公主。后性情温和,待人宽厚。时郑王二妃宠于帝,太监诬告其“暗昧”,徽宗命刑部侍郎周鼎参验,略无一迹,后出狱后绝口不提刑狱之事,徽宗十分怜惜。大观二年(1108)不幸早崩,年二十五。谥静和,葬裕陵之次,直到绍兴间(11311162),徽宗崩于金国,灵柩南来,与之合葬,改谥显恭。

立次子,字德夫,宋许州(今河南许昌)节度使。配□氏。子一:嗣。

立三子,早卒。

禔之子。后世未详

禧之子,字惟肖,宋迪功郎。南渡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后世未详。婺州派。

祉长子,字绍祖,宋迪功郎,泉州(今属福建)司理参军,南渡居信州铅山县(今属江西)。配俞氏。子一:遇。铅山派。

祉次子,字绍宗,宋差充殿司干办公事。配孔氏。子二:斌、埮。

时长子,字东辉,少颖悟,聪明过人,为祖宗正公王巩所钟爱,不幸早卒。配傅氏,夫死守节。无出,养侄惇为嗣。

时次子,字邦辉,宋元祐八年(1093)三月初三日生。以秀才荐举,为国子学录,流寓颍上(今属安徽),南宋建炎初(1127)迁吴县(今属江苏)东洞庭。绍兴十六年(1146)丙寅二月初一日卒,年五十四,墓在洞庭山。配冯氏,继蔡氏。子四:惇(出继伯父颜)。性,度、志、(出继叔父然)。东洞庭派。

时三子,字号不详,宋太常博士,家明州定海(今浙江镇海)头,配□氏,子一:。镇海派。

时四子,字季辉,宋元符二年(1099)闰九月初七日生。以明经贡,历朝奉大夫,南宋绍兴初(1131)迁吏部右司员外郎,提举浙东等处,常平茶盐事解组后,家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五云乡。隆兴元年(1163)三月初九日卒,寿六十五,葬山阴县(今绍兴)陆家墺。配胡氏,赠硕人。无出,以侄志为嗣。后妾生一子:学之。会稽派。事见《嘉泰会稽志》

由之子,字彦成,宋迪功郎,住湖北。配赵氏。子三:□、□、□。名和后世未详。湖北派。

皋长子,字吾置,宋崇宁五年(1106)丙戌十月十一日生。袭授殿府太尉,迁居无锡县沙头东,为东沙房。南宋乾道七年(1171)辛卯九月二十三日卒,寿六十六。配于氏,子三:绘、绣、纁。东沙派。

皋次子,字吾伍,宋政和元年1111正月初八日生。靖康中迁於乡,历官尚书右司员外郎,守父旧宅,居荻川,为中沙房始祖。未知卒年。配张氏,封清河郡君。子一纂。中沙派。

皋三子,字吾曾,宋政和五年1115十月初四日生。由进士授黄岩县主簿。历显谟阁直学士,权为常州(今属江苏)府事。卜居无锡县沙头西,为西沙房。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乙已正月二十一日卒,寿七十一。葬无锡荻扁先茔之次。配申氏,赠硕人。子四:纻、絅、组、絓。西沙派。

觉长子,字德初,宋迪功郎。配刘氏。后世未详。

觉次子,字平叔,宋迪功郎。配偶及后世未详。

觉三子,后世未详。

度之子,字子义,宋从政郎。配赵氏。子二:瑜、遵。

鼎长子,字正仲,宋元祐二年(1087)九月五日生。以从政郎知广陵(今江苏江都),历屯田员外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三月初八日卒。寿六十二。配赵氏。子三适、迥、逾。

鼎次子,字坦仲,宋通直郎。配富氏。子二:远、选。

鼎三子,字仲和,后世未详。

存之子,南渡去台州府,遂家於临海县(今属浙江)。后世不详。临海派。

开长子,早逝。

开次子,字巨川,宋承节郎,配冯氏。子一:

开三子,后世未详。

椿长子,字子强。后世未详。

椿次子,后世未详。临约长子,后世未详。

约次子,字子固。配苏氏。后世未详。

恺之子,字鸿举。后世未详。

忱之子,字子舟,宋宣和六年(1124)登进士第,终陕县丞,配宋氏,后世未详。

易长子,字微仲,宋迪功郎,终通直郎,居蜀。后世未详。四川派。

易次子,宋迪功郎。居蜀。后世未详。四川派

迪长子,字清夫,宋文林郎。配□氏,子三:玙、玿、瓌。

迪次子,字进之,配□氏,子一:

迪三子,字择之。配□氏。子二:琮、瑀。

迪四子。配阙氏,子一:琳。

逢长子。后世未详。

逢次子。后世未详。

毅长子,配□氏,女一:适宗室赵氏。

毅次子,字德翁,宋熙宁七年(1074)生,终从事郎,不知卒年。配孙氏孙汾丁女,赠令人。子二:逊、晚。

毅三子,字柬叔,宋遗恩补迪功郎。后世未详。

毅四子,字及之,宋遗恩补迪功郎。配□氏,子一:遵。

毅五子,字仲蕃,配赵氏,后世未详。

毅六子,字正道,宋元丰七年(1084)生,“家贫无行,为任侠,往来京、洛(开封、洛阳)间,数犯法,幸免”。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汴京大乱,钦宗把所佩夏国宝剑赐与公,并书诏于纸曰:“王伦可除兵部侍郎。”公持纸仗剑,很快平息了骚乱,遂补修职郎。靖康二年(1127)三月,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高宗,改元建炎;高宗选拔能言善辩之人探视徽、钦二帝,公受命为朝奉郎,以刑部侍郎的身份使金,被扣。金兵元帅粘罕派人恫吓劝降。公激昂慷慨,义正辞严,把劝降者驳得哑口无言。南宋绍兴二年(1132),被软禁六年的王伦回到临安,受到高宗的褒奖,被任命为右文殿修撰,主管万寿观。又录其两弟一侄为官。有人建议王伦参议军事,公坚辞不受。七年(1137)春,高宗命王伦以徽猷阁待制直学士身份任迎奉梓宫使,再次赴金谈判。八年(1138)秋,第三次使金,经据理力争,“金许归梓宫、太母及河南地”。九年(1139)春,公被特赐进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副相),第四次使金,公至东京,兀术返回金国,河南光复,公受命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是年五月,公自汴京赴金廷办理交割土地事宜,又被金人扣留,公居河间六年,至绍兴十四年(1144)金主以官相诱。公怒曰:“吾乃大宋使臣,奉命而来,岂能投降做官。”金人欲处死公,公着官服,面南叩拜,恸哭曰:“先臣文正公以直道辅相两朝,天下所知,臣今将命被留,欲污以伪职,臣敢爱一死,以辱君命。”遂缢而死,寿六十一。河间人敬仰,立祠祀之。南宋天子闻讯,特辍视朝,赠左通议大夫,赐金千两,帛千匹。子述、侄遵访得公之遗骨于河间,归葬于长洲(今属江苏)县阳山大石鄔之原,绍熙元年(1237)赐谥节愍,嘉定间(12081224)特赠资政殿大学士,庙号忠肃,楼钥撰神道碑,袁燮撰庙碑。配陈氏,封安康郡夫人,子二:述、逸。传见《宋史》、《莘县志》、《槐荫千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

毅七子,字仲文,宋遗恩补朝奉郎,三迁至驾部员外郎。配□氏,子一:近。

坦长子,字康国,早孤,宋熙宁中(10661077)其祖王元携家赴任江淮荆湖六路计置点检,王僖、王申落籍昆山。公居太学有声,累试不利,筑逸野堂于昆山县(今属江苏)之西北,以隐居读书为乐,持身治家甚严,乡人谓之王学正,皆取法焉。其后从孙葆以经学节行为名御史,乃僖之教也。僖无子,葆子孙世祀于逸野堂。见《苏州府志》

坦次子,幼年落籍昆山,与兄王僖相依为命,以学行推于乡。王荆公任舒州(今安徽潜山)副职,奉诏亲求见,迄今手刺存焉。子一:亿。昆山派。

发长子,后世未详。

发次子,南宋修职郎。后世未详

发三子,南宋绍兴间(11311162)江南西路(今江西南昌)提举常平茶盐事。后世未详。

縠长子,字卓然,后世未详。

縠次子,后世未详。

毂之子,字中立,宋迪功郎。配□氏,子一:迅。

之子,字通老,宋迪功郎。后世未详。

颂次子。后世未详。

颂三子,后世未详。

九世

让之子,字初若,号全复,温恭尚义,族推宗子,吕祉撰会宗堂记以志其事。早卒,赠丞直郎。配陆氏,守贞教子,赠令人。子一:道成。

僖长子,字永寿,宋元丰六年(1083)闰六月二十一日生。为国子生。崇宁四年(1105)七月以疾卒,年二十三,葬涪州。配李氏,成婚一载,夫亡无出,守贞九十年,朝廷嘉之。

僖次子,后世未详

仟之子,宋进士及第,官秉义郎。配□氏,子一:伟。

辰之子,字谨初,宋绍圣四年(1097)十月初三日生。南宋建炎初(1127)父死于难。葬萧山清霖湖,守父墓,遂家焉。绍兴三年(1133)癸丑八月十二日卒。年三十七。合兆清霖湖父茔。配曹氏。子一:虞卿。萧山派。

杰长子,字平之,宋迪功郎,调奉化县(今属浙江)主簿。后世未详。

杰次子,字顺之,少有志节,立心为业初任蕲州(今湖北蕲春)录事参军,历承事郎,知池州青阳县(今属安徽),有惠政。卒于官,年三十四。赠承奉郎。配戴氏。子一:津。

仰长子,字文夫,南宋以父任为从政郎,绍兴十三年1142出知黄岩县(今属浙江),明年调知临海县,卜居湖州。见台州府志黄岩县志。配韩氏。子四:淮、沂、淇、泾。湖州派。

仰次子,字正夫,宋乾道七年(1172)以右承议郎授台州添差通判,淳熙六年(1179)知信州(今江西上饶),后隐居鄞县(今属浙江)桃源乡四明山之西溪,筑室数椽,颜其堂曰:三近堂。尝修辑《宗谱》,谱成投进秘府,卒赠正议大夫,著有《三近斋余录》。见《台州府志》及《宋诗记事》并楼钥撰《向公援妻王氏墓志》。配金氏,继陈氏,并赠硕人。子二:淹、涵。女四:长适徽州司法参军向公援,次适陈景度,三适丰有容,四适仇伸。鄞县派。

伸长子,后世未详。

伸次子,后世未详。

模仪之子,南宋知平江府(今江苏吴县)居余姚。配赵氏。子四:文之、行之、忠之、信之。余姚派。

持长子,南宋将士郎。其后徙居建德府(今属浙江),后世未详。建德派。

持次子,后世未详。

應之子,字补之,宋朝散郎。配叶氏,平乐郡王叶口女。后世未详。

仕安澄长子,字时泰,宋承务郎。南渡居浙西建德。后世未详。建德派。

仕华澄次子,字时茂,南渡居湖广武陵(今湖北常德)。后世未详。武陵派。

清长子、宋朝散大夫。南渡居台州(今属浙江)。后世未详。台州派。

清次子,宋朝请大夫,南渡居山阴(今绍兴)。后世未详。山阴派。

清三子,宋武功大夫,南渡居建康(今南京)。后世未详。建康派。

清四子,字月坡,宋承事郎,历广南(今广州)转运使,居长兴县(今属浙江)□□山。配赵氏,《长兴谱》作徽宗女,口英公主。《萧山谱》作徽宗皇弟口女。按:《宋史》载徽宗三十四女,及皇弟女中均无此人。后世未详。长兴派。

清五子,宋迪功郎。后世未详。

清六子。后世未详。

清七子,宋督府参军。后世未详。

清八子,宋太常参议郎。后世未详。

清九子,宋官浙西团练使,统制江东,遂家浦江县(今属浙江)。卒葬郝山之原。配杨氏,封宏农郡君。子四:愨、懋、恪、愣。浦江派。

清十子,宋历官尚书吏部员外郎。配张氏,赠口河郡君。子一:名与后世未详。居孝丰(今浙江安吉)。孝丰派。

世儒雲长子,宋南渡居睦州建德今属浙江。建德派。

世彦雲次子,宋南渡居闽之嘉禾,即建阳县(今属福建),后世未详。建阳派。

世贤霖之子,宋南渡居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后世未详。鄞县派。

诚长子,字行仲,宋从事郎。后世未详。

诚次子,字丕举,后世未详。

诚三子,配孙氏。子一:汸。

訢之子,字致远,配赵氏。后世未详。

諝之子,字仲儒,宋太常少卿。靖康之难,徙家金陵(今南京)。配史氏,赠硕人。子一:公息。金陵派。

倓长子,字彦洪,以字行。宋及第进士,为秘书郎,改太常博士,集贤殿修撰,知陕州(今河南陕县),历朝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南宋建炎中(1128)扈驾南渡,家余杭县(今属浙江)仙宅界,以徽猷阁待制致仕,卒寿七十三。赠柱国少师,葬余杭县同化乡周家岭前峰山。配贾氏,赠临海县君,葬上虞县十九都达溪虹桥西山。子四:资之、补之、辅之、翊之。余杭派。

倓次子,字彦觉,宋元符二年(1099)生,授淮南参议,南渡家余姚(今属浙江),后卜居山阴(今绍兴)清溪泊里。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卒,年五十二。葬山阴项里。配赵氏,赠天水郡君。子二:起文、炼文。山阴派。

藻之子。后世不详。

蕴之子。后世未详。

似之子,字子合,吕东莱门人,见吕东莱集。后世未详。

倧长子,字曰材,行五,南宋平江路(今江苏吴县)节度判官,南渡居诸暨(今属浙江)六十五都小溪。配冯氏,封硕人,合葬诸暨大宣石北山。子二:敬仁、敬和。诸暨派。

倧次子,宋承事郎,南渡居萧山县(今属浙江)西陵。配□氏,子一:寅。萧山派。

颜嗣子,华长子,字以恩。宋南渡,随生父华居吴之东洞庭,历官武德将军,南宋绍兴间(11311162归汴(开封)祭祖墓,被金所掳,卒于冀北(今河北北部),后其子间金境得骨,归葬洞庭山。配□氏,子三:惠卿、万七、万八。东洞庭派。

华次子,字以仁,宋别院省元,南渡居萧山县苎罗村。配郑氏,卒合葬萧山白路塘嘉湖山,魏了翁志其墓。子三:长卿槐卿、道卿。(出继叔志)。萧山派。

华三子,字以律,宋宣和二年(1120)四月初三日生。上舍生,南渡至临安,游学于吕东莱之门。流寓金华教授保宁。南宋隆兴初(1163)为余姚令,历国子监丞,乾道九年(1173)八月十二日卒。年五十四。葬金华县山北,何基志其墓。配曹氏,赠令人。子一:汉卿。金华派。

然嗣子,华四子,字念之,以字行,复字企曾,行十六。宣和五年(1123)生,荫补太学博士,改福王文学,历朝奉大夫,卒于官,未知卒年。葬山阴县三十一都,配赵氏,封硕人无出,以侄道卿为后。会稽五云乡派。

熙之子,名未详,配□氏,子一:□。

学之然庶子,字企贤,晚字师德,宋宣和七年(1125)六月初一日生,授将士郎,南宋乾道九年(1174)十月二十日卒,年四十九,合兆睦家墺父茔之右。配陆氏,子三:漻、瀹、淑。会稽五云乡派。

易长子,字素臣,南宋绍兴五年(1135)生。袭爵太尉,孝宗即位,以功进阶光禄大夫、上柱国。嘉泰元年(1201)卒,寿六十七。配秦氏。子二:□、崿。无锡东沙派。

易次子,又名颐,字养正,宋官宗正少卿。卒葬祖茔之右。配□氏,子二:淑、浚。无锡东沙派。

易三子。配□氏,子三:万二十、万二十三、万二十四。皆无考。

铎之子,宋京东转运使。配□氏,子五:峋、嶂□、崟、峦。无锡中沙派。

允长子,赘宜兴县(今属江苏),遂家焉,后世未详。宜兴派。

允次子,字尚廷,宋宗正丞。生而神异,知已过未来,救灾恤患,有启圣开灵之德,两浙人民禳灾祈福,世称细七相公,于今有司岁祭人民祷祀。墓在无锡沙头白龙山全□邬之源。配林氏,封硕人。子一:越祖。无锡西沙派。

允三子,配□氏,子一:有信。

允四子,后世未详。

彖长子,后世未详。

彖次子,后世未详。

观长子,字立道,宋大观元年(1107)三月二十九日生。上舍生,福建观察判官,转朝散郎,通判青州(今属山东),擢知邳州(今属江苏),令闻丕昭,历尚书、兵部员外郎,丁母忧,服阙,授朝议大夫,因阻和议不容于时,乞归江东,主管台州(今浙江临海)崇道观,卜居山阴县(今绍兴)天乐乡之黄湾。南宋淳熙九年(1183)壬寅四月三十日卒,寿七十六。葬山阴县延德乡永宁里偃螺山西岑南原,状元莫子纯志其墓。配李氏,赠陇西县君。子三:滋、汶、沃。山阴黄湾派。

观次子,字原道、后世未详。

观三子,字进道。后世未详。

履长子,字德口。宋通直郎。后世未详。

履次子。后世未详

汴之子,字会□。后世未详。

浚长子,字良器,宋承事郎,配赵氏,封令人。后世未详。

浚次子。后世未详。

浚三子。后世未详。

衍之子。后世未详。

術长子。后世未详。

術次子。后世未详。

衡之子。后世未详。

俣长子,字谦夫,宋通直郎,签判临安,卒于官,葬宜兴县(今属江苏)。配蒋氏,封宣兴县君。子二:恕、愿。宜兴派。

俣次子,宋太子舍人。后世未详

伋之子,字次僖,以才干称,叔父节愍公伦死于金,遂同节愍公子述间入金境,至河间,得节愍公骸骨以归。上嘉之,补承事郎,赐赉甚厚。以通直郎监雄州(今属广东南雄县)酒库。配张氏。子二:名与后世未详。

伦长子,字彦明,南宋以父荫入仕,曾掌登鼓院,朝请郎,通判光州(今河南潢川县)。因父卒于金国,与从兄遵,访得父骨于河间,归葬南方,绍兴三十年(1160)正式为父亲建墓,国库拨款。因守父茔,家于苏州之长洲县阳山大石邬。卒赠奉直大夫。配赵氏,赠令人,继李氏。子五:朴、棣、杞、柟、枢。长洲派。

伦次子,字日休,宋主管华州(今陕西华县)云台观。配□氏,子四:梓、机、棠、枃

份之子,宋承务郎。后世未详

亿申之子,宋右中散大夫,因乐道好施,世称长者,配史氏,赠令人。子三:莒、葆、萬。

倚之子,后世未详。

十世

道成始之子,字民表,少孤,事母以孝闻。举进士,为九江(今属江西)别驾,遂家焉,后世未详。九江派

候之子,荫补著作郎,后世未详。

虞卿慎之子,字禹功,宋政和四年(1114)七月初二日生。南宋绍熙三年(1192)八月十二日卒,寿七十九。合兆萧山清霖湖祖茔。配曹氏,继陸氏。子二:本、益。

健之子,字清叔,以族祖父节愍公伦,遗恩补迪功郎。居无锡,后世未详。无锡派。

律长子,字余庆,宋文林郎。配严氏。子五:宁、定、容、蹇、宏。

律次子,字原庆,配蔡氏。子一:宣。

律三子,字袭庆,配林氏;继吴氏。后氏未详

律四子,字永庆,配张氏。后世未详。

從长子,字伯奋,宋庐陵郡(今江西吉安)丞,著有《槐庭济美录》十卷,并《宣阳因亲录》。配陈氏,封硕人。子一:棐。

從次子,字仲容,宋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令。配楼氏,继姜氏。子二:槃、槩。

文之彦模长子。为□官。后世未详。

行之彦模次子。后世未详。

忠之彦模三子。后世未详。

信之彦模四子。后世未详。

珰长子,字思善,居东阳县(今属浙江)石马口。旧谱云:愨后有讳节者。由东阳迁居义安县仆头山东桥亭。后世未详。东阳派。

珰次子,字思盛,迁居嵊县(今属浙江)横大路。后世未详。嵊县派。

珰三子,字思敬,后世未详。

珰四子,字思昌,宋南渡后迁居诸暨县小溪。配潘氏,继浦氏,赵氏。子一:文炳诸暨派。

迥之子,宋迪功郎,南渡居会稽。后世未详。会稽派。

公息逖之子,由金陵(今南京)迁居华亭县(今江苏松江)竹竿滙。配万氏。子一:涣之。华亭派。

资之道长子,字善卿,宋太庙斋郎,迁将作监主簿,调临海(今属浙江)尉,历中散大夫,通判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卒于官,葬前峰山父茔之次。配谢氏,封临海县君。子二:元方、元吉。

补之道次子,字咎卿,号全甫,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十月初七日生,绍熙初(1190)同弟辅之守母茔,遂迁上虞县(今属浙江)达溪,由上舍登第,除国子博士,历右司谏,知绍兴府,以朝列大夫为泸州(今属四川)安抚使。理宗即位,诏以直宝谟阁提举江南东路(今苏州)常平茶盐事。绍定四年(1231)十二月以疾请,诏以宝谟阁待制致仕。下命未拜而卒,寿八十四。葬达溪母茔之左,状元方山京志其墓。配何氏,赠余杭县君。子三:元龙、元明、元褒。上虞派。

辅之道三子,字佐卿,南宋四川总干诸司粮料院,历右宣教郎,绍熙初(1190)与兄补之同守母茔,遂迁上虞县达溪。配徐氏,赠令人。子二:元彬、元凯。上虞派。

翊之道四子,字辅卿,宋将士郎,与兄资之同居余杭县(今属浙江)仙宅界。配吴氏,子一:元模。余杭派。

起文随长子,字正卿,宋宣和五年(1123)生。授宣教郎,赠大中大夫。南宋淳熙元年(1174)甲午卒,年五十二。葬山阴项里。配徐氏,赠硕人。子五:元荫、元稼、元林、元薇、元茝。

炼文随次子,字沅之,以字行,复字世卿。南宋建炎三年(1129)八月十五日生。授宣教郎,迁居山阴县峧里。绍熙二年(1191)十月二十五日卒,寿六十三。配徐氏。子一:元蒙。峧里派

敬仁斌长子,住诸暨郝山之西。配杨氏。子二:寿、伦。

敬和斌次子,住诸暨回村。配陈氏。子二:庆、福。

埮之子,字子承,号质菴,宋太学生,迁居会稽县,卒葬庙下。配钱氏。子四:登翁、寿翁、京翁、福翁。会稽派。

惠卿惇长子,字志大。行万六,配蔡氏。子三:荣宗、振宗、□宗。

万七惇次子,名未详,字口卿。行万七,配□氏,子二:胜三胜四。

万八惇三子,名未详,字口卿,行万八,配□氏,子一:兴宗。

长卿性长子,字槐轩,行万二,宋茂才,卒葬萧山县苎罗山湖里王。配曾氏。子二:培、坎。坎继从叔汉卿。

槐卿性次子,字秋谷,行万九,善丹青与姚江陈橐齐名。王十朋佥判会稽,以宾礼之。配卢氏,继林氏。子一:埴。

汉卿度之子,字茂文,行万三,宋太学生,改修武校尉,历武德将军。卒于官,年四十六,合兆祖茔。配陆氏;继韩氏,无出。嗣子:坎。

道卿志嗣子,性三子,以孙杰贵赠朝奉大夫。配陆氏,继冯氏,皆赠硕人。合葬会稽三凤墺尚书邬,状元方山京志其墓。子三:罙、塏高、埙。

熙之孙,名未详。配□氏。子一:左三。

学之长子,字真卿,行万一,宋枢密院判,卒合葬会稽陆家墺祖茔左。配应氏,封仙居县君。子一:克孝。

学之次子,字云卿,行万四,宋七举于乡,由上舍登第,历吏部侍郎。卒合兆陆家墺祖茔右。配过氏,赠仙游县君。子一:克让。

学之三子,字子善,南宋举神童,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授朝奉郎,判明州(今宁波市),由会稽迁居山阴中泽。配□氏,子一:克逊。山阴派。

绘长子,字鲁卿,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生。袭爵太尉。绍定二年(1229)卒,寿七十六,配梅氏,赠宜城县君。子三:兴祖、述祖、钦祖。

崿绘次子,配□氏。子一名与后世未详。

绣长子,字惟善,卒葬无锡祖茔昭穴第二。配□氏,子二:细一恒。

绣次子。后世未详。

纂长子,宋官国子学录,宋末弃官隐居荻川(今属江苏),著有《荻川记》,配□氏,子二:鸑如、鷟如。

纂次子。后世未详

三子。后世未详。

纂四子。后世未详。

纂五子。后世未详。

越祖絅之子,南宋乾道元年(1186)十二月十三日生。生而神灵,官提点,淳熙十三年(1165)四月初四日,在家端坐而逝,年二十二。葬无锡县开化乡凤凰山东麓,死后累著神应。淳熙中立庙于无锡城内祀之。元时重修,明成化间,十二世孙讷表其墓。配赵氏,封天水郡君。子一:昱。

有信组之子,行万五,宋宗正寺丞,掌兵马国史事,寓浙江临安。配张氏,继徐氏、陈氏。子二:如京、俊。临安派。

适长子,字润卿,南宋绍兴元年(1131)十月初五日生。宋从政郎,掌临安酒库。嘉定二年(1209)九月二十八日卒,寿七十九。合兆山阴父茔,配黄氏,子一:籍。

适次子,字墨卿,南宋绍兴十年(1140)二月初八日生。历官从政郎,绍熙初(1190)徙居余姚,庆元五年(1199)二月二十日卒,寿六十。葬山阴穴湖山,赠通直郎。配黄氏。子二:策、笏。

适三子,后世未详。

逊长子,官宣教郎。后世未详。

逊次子,官文林郎。后世未详。萧山谱曰其后居宜兴。

述长子,宋承事郎。后世未详。

述次子,宋承事郎。监三省枢密院激赏库。后世未详。

述三子,宋修职郎。后世未详。

述四子,字汝良,生卒年月不详,南宋隆兴元年(1163)孝宗即位,以王伦死节,特录其子王述、侄王遵、孙王柟三人为官,并任命王柟为通州海门(今属江苏)尉。曾乘舟入海,捕获海盗小吴郎等十七人。宁宗开禧元年(1205),南宋宰相韩侂胄为恢复中原,出师北伐,结果连连兵败,被迫转而议和,连派七次使者入金谈判,均未成功。此时有人推荐王柟为监登闻鼓院、假右司郎中使北,王柟告母,母欣然同意,并说:“尔祖(王伦)以忠死国,故恩及子孙。今皇上相信你,派你北行,不要以我老为念。”王柟启程北上,几经周折,终于挫败了对方种种刁难,促成了宋金和约,朝野上下皆视为外交上的一大胜利。后以守军器少监知楚州(今江苏淮安),历太府卿,以右文殿修撰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加集英殿修撰致仕。卒,赠宝章阁待制。后世未详,传见《宋史》、《莘县志》、《槐荫千秋》。

述五子,宋将士郎。后世未详。

逸长子,宋通直郎,后世未详。

逸次子,宋文林郎,浙西路临安观察推官。后世未详。

逸三子,宋迪功郎,淮南西路光州(今河南潢川)录事参军。

逸四子,宋迪功郎,新监常州(今属江苏)薛堰犒赏酒库。

亿长子,后世未详。

亿次子,字彦光,宋元符元年(1098)生。幼有志识,弱冠通诸经,宣和六年(1124)擢进士第,绍兴改元(1131),公疏陈十弊,深中时病,执政读而奇之,迁知宜兴县(今属江苏),历监登闻院,宗正寺丞,迁司封郎中兼国子司业,除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出知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县),移守汉州(今四川广汉),绥善锄奸,境内大治。擢泸南(今云南姚安县)安抚使,知泸州(今四川西昌)。逾年迁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孝宗召为大理少卿,以疾辞,改浙东提点刑狱。屡行师事,疾恶弥厉,权要皆不乐,乃请辞归宜兴,遂终老焉,官至左朝请大夫。南宋乾道三年(1167)二月十九日卒,寿七十,谥文毅,葬昆山县东南新漕里,周必大、张震各志其墓。著有《春秋集传》十五卷、《春秋备论》二卷、《东宫讲议》三卷。配狄氏,封宜人。子二:嘉言、嘉宾。女一:适周必大。见《苏州府志》《昆山新阳合志》、《葆传及墓志》。

亿三子,字必大,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登进士,官至太常少卿,谥忠惠。后世未详。见《昆山新阳合志葆传》

十一世

本虞卿长子,字祖立,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七月初二日生。事亲以孝闻。嘉定四年(1211)十月二十一日卒、寿六十九。合兆萧山(今属浙江)清霖湖先茔,配陆氏,子二:兑巽。

益虞卿次子,南宋乾道间(11651174)赘居义乌(今属浙江)。义乌派。后世未详。

淮长子。后世未详。

淮次子。后世未详。

淮三子。后世未详

淮四子,后世未详。

淮五子。后世未详。兄弟五人居湖州。

沂之子。后世未详。居湖州。

淹之子。后世未详。居鄞县。

涵长子。后世未详。

涵次子。配向氏,徽州司法参军向援女。后世未详。

文炳愕之子,字用彰,迁居诸暨县(今属浙江)回村。配葛氏,继杨氏。子二:□。名和后世未详。旧谱称:文炳宋进士,官台州令。按:《绍兴府志》、《台州府志》均无文炳名,削之。

焕之公息之子,南宋右宣教郎,干办诸司粮料院。配张氏。子一:雋卿。

元方资之长子,字子相,南宋承议郎,知信州玉山县(今属江西)事。卒葬前峰山祖茔之次。配吴氏。子一:权。

元吉资之次子,字闰祥,南宋华文馆校书,居余杭县(今属浙江)城内。配□氏。子一:机。

元龙补之长子,字子云,南宋淳熙十年(1183)正月初三月生。由上舍生授黄岩(今属浙江)尉。宝庆元年(1225)卒,年四十三。葬达溪父茔之次。配黄氏,泉州黄牧杞女。子一:松。

元明补之次子,字子骏,号仁夫,南宋绍熙二年(1191)九月初四日生。承事郎。咸淳九年(1273)闰六月十一日卒,寿八十三,葬达溪父茔之次。配徐氏,继虞氏,子五:椿、槐、桂、棣、植。

元褒补之三子,字子渊,号核轩,南宋庆元元年(1195)八月十八日生。因守祖茔复归余杭(今属浙江)仙宅界,明经不仕,修辑《宗谱》,著有《核轩斋诗集》。未知卒年。配李氏。子一:□。余杭派。

元彬辅之长子,字子宪、迁居达溪虹桥之衷,为衷王始祖。配□氏,子二梧、棠。

元凯辅之次子,字子臣、迁居达溪虹桥外,为外王始祖。配□氏,子二:柏、杞。

元模翊之之子,字三山、南宋朝议大夫。配高氏,封会稽县君。子二:楹、栋。

元荫起文长子,徙居嵊县(今属浙江)城东。《姚江谱》称:元荫,宋解元,其子名元八,徒嵊县城东。然《绍兴府志》无元荫名,其子元八,旧谱亦不载,并记于此,以俟后考。元八后世未详。嵊县派。

元稼起文次子,字用禾,南宋乾道二年(1166)十一月九日生,教授上虞。淳祐七年(1247)三月二十一日卒,寿八十二,葬上虞县十九都孝义里。配陈氏。子三:荫、楙、核。核继从叔元蒙为后。

元林起文三子,早逝。

起文四子,南宋承事郎,提举荆湖盐铁事。配□氏,赠令人。后世未详。

元茝起文五子,旧谱称:元茝,宋省元,今按《绍兴府志》无元茝名。后世未详。

元蒙炼文之子,配史氏。子一:□,早逝,以从侄核为后。

寿敬仁长子,配□氏。后世未详。

敬仁次子,字攸叙,配于氏。子一:醴。

敬和长子,字攸積,配杨氏。子一:谕。

敬和次子,字攸锡,南宋承事郎,由回村徙居汪王。配宣氏,以下详汪王谱

翁寅长子,字汝高,号江山。旧谱曰:其后迁居余姚县王家埭。

寿翁寅次子,字汝仁,号越山,旧谱曰:其后迁居萧山县股堰。

翁寅三子,字汝都,号严山,旧谱曰:其后迁居会稽县庙下。

翁寅四子,字汝泽,号湘山,南宋廉访使判官,居嘉兴(今属浙江)。配孙氏,赠硕人,子一:铧。嘉兴派。

荣宗惠卿长子,名未详,荣宗其字,配叶氏,子三:福三、福四、福八。

振宗惠卿次子,名未详,振宗其字,配□氏□氏,子五:福七、福九、福十、寿一、寿二。

□宗惠卿三子,名未详,□宗其字。配叶氏。子五:□□。五人名与后世未详。

胜三万七长子,名未详,。配□氏,子一:福一。

胜四万七次子,名未详,配□氏,子三:福二、福五、福六。

兴宗万八之子,名未详,兴宗其字,配□氏,子二:福十一顺公。

长卿长子,字继祖、南宋咸淳初(1265)寿已百余、诏旌其闾,有司存问,月给粟帛,寿百八岁。卒合兆萧山县嘉湖山祖茔。配林氏。子二:溱、浍。

埴槐卿之子,字绍祖,号松崖,卒葬萧山苎罗山。配张氏。子一:汉。

汉卿嗣子,长卿次子,字衍祖,号湘岩,南宋国子博士,差充签书平江军事。卒葬建德县方山,崇祀萧山县由化乡三松神祠。配沈氏,封德清县君;继孔氏,封山阴县君。子二:渔、淦。女一适驸马郑珪郑鉴。

道卿长子,字绥祖,号邃菴,南宋举明经,赠朝奉大夫。配詹氏,赠硕人,侧室汪氏。子四:淪、漪、杰、清臣。女一:适绍兴府判官凌景夏。

塏高道卿次子,字东岳,号郎菴,南宋举孝廉,监车辖院,忤权幸掛冠归,配义门裘氏,卒合葬会稽翠山湾。子四:湦、漻、溆、瀹。女二:长适承直郎皮虞熙,次适教授曾小隐。

道卿三子,后世未详。

左三熙曾孙,名未详,行左三。南宋宝庆间(12251227)自定海(今浙江镇海)头,防守海帮,驻节鹤镇解组,卜居梅花桥及童家峻,称鹤皋王氏。配□氏,子二:俊一、俊二。

按:鹤镇即今慈谿县北乡鸣鹤场。鸣鹤场派。

克孝漻之子,字永言,配何氏,继周氏。子三:宇孙、偁孙、溥孙。

克让瀹之子,宋以荫补上舍登第,历端明殿学士,赠少保。配□氏,赠会稽郡君。子三:英孙、兰孙、茂孙。

克逊淑之子。配□氏,子一:沂孙。

祖长子,字绍曾,宋淳熙十二年(1185)乙已生,袭爵太尉,授振威校尉,理宗朝为江、淮防御使,历武威将军,淳祐七年(1247)丁未卒,寿六十三。配蒋氏,封宜兴县君,子二:策荚。

祖次子,字继曾,配张氏。子一:符。

祖三子,南宋荆湖发运副使。配钱氏,封嘉兴县君。子二:筠、箕。

细一淑长子,名未详,后世未详。

淑次子,字永常,南宋太常寺奉礼郎。卒葬无锡祖茔之右。配杨氏。子四:祁、郢、隆、郅。

如峋长子,字禽威,号鸣冈,宋末(1279)改元,隐居不仕,教授乡里。配□氏,子三:茂□、茂义、茂仁。

如峋次子,后世未详。

昱越祖之子,南宋儒学提举。配贾氏。子三:辿、迪、逸。

如京有信长子,字邦弼,南宋龙图阁学士。配徐氏,继方氏。子三:伦、佐、伟。

有信次子。配□氏,子一:黼。

滋之子,字文昌、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七月二十一日生,博学能文,筑室山阴清溪。绍熙初(1190)浙东提举李沐荐其才,为口书郎,迁江西观察推官,卓有政声。庆元三年(1197),以承直郎通判绍兴(今属浙江)。未至任卒,年四十七。葬山阴永宁里横山之原。配黄氏,朝列大夫南昌黄由女,封分宁县君。子二:俭、怿。

汶长子,字世谋、南宋绍熙五年(1194)四月初二日生。干办诸院粮料事。咸淳九年(1273)十一月初七日卒,寿八十,葬穴湖山,赠朝散郎。配虞氏,赠令人。子一:开。

汶次子。后世未详

述长孙。

述次孙。南宋从事郎,监衢州(今属浙江)都酒务。

述三孙。

述四孙。

述五孙。

逸长孙。南宋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县)主簿。

逸次孙。

逸三孙。

逸四孙。

逸五孙。

逸六孙。

逸七孙。

逸八孙。

以上述五孙、逸八孙未知谁之子。十三人,后世亦未详。

嘉言葆长子,南宋修职郎,监南岳庙,居昆山。见《昆山新阳合志葆传》。

嘉宾葆次子,南宋修职郎,知余干县(今属江西)。后世未详。见《昆山新阳合志葆传》。

嘉彦葆侄,字邦美,南宋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见《苏州府志》、《昆山新阳合志选举志》。

十二世

本长子,字宗泽,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十二月初三日生,文学屡以乡荐。嘉泰元年(1201)四月十五日卒,年四十二。合兆萧山清霖湖先茔。配金氏。子一:杞。

本次子,字宗顺,以字行,复字汝能,号南峰,南宋乾道二年(1166)九月二十五日生,善岐黄、官御医。居临安,理宗朝赐鱼袋、六品章服。后世未详。临安派。

雋卿焕之之子,南宋承直郎,泉州德化县(今属福建)令。配印氏,继顾氏、夏氏。子一:奎。

元方之子,字惟度,宋庆元六年(1200)生,官承事郎,浙西转运干办公事。绍定四年(1231)卒于官,年三十二。葬同化乡。配卜氏。子一:应田。

元吉之子,字道昌:南宋承务郎。后世未详。

元龙之子,一名寿,字维鹤,南宋庆元四年(1198)六月二十一日生,以明经入太学,授迪功郎。淳祐中(13411252)教授明州(今浙江鄞县),寻隐居四明山,贫无告,人称长者。景炎三年(1278)十一月初一日卒,寿八十一。门人私谥曰仁寿。葬达溪王长山。配诸氏。子二:应良、应茂。女四:长适通直郎牟钦,次适临海左朝宾,三适将士郎徐珏,四适明州秀才孙畿。

椿元明长子,字惟勤,卒葬达溪先茔。配陈氏。子一:应荣。

元明次子,字惟允,旧谱曰:其后迁余姚兰风乡上塘。后世未详。

元明三子,字惟德,后世未详。

元明四子,早殇。

元明五子,字槐允,南宋太庙斋郎。元兵寇临安,遂挈家归余杭(今属浙江)安山。配卜氏。子五:应昌、应宿、应□、应发应邵。余杭派。

褒之子,后世未详。

元彬长子,配□氏,子二:应征、应明。

元彬次子,配□氏,子一:应泰。

元凯长子。配□氏,子一:应祈。

元凯次子。后世未详。

元模长子,配任氏。子一:应华。

元模次子,配□氏,子二:应春、应雷。

元稼长子,字兴祖,南宋嘉定四年(1211)正月十七日生,以明经贡授临安府教授,迁国子博士。景炎三年(1278)卒,寿六十八。葬山阴项里。配赵氏,封硕人。子四:思文、思章、思华、思封。

元稼次子,字兴宗、南宋嘉定六年(1223)生,迁居萧山(今属浙江)桃源乡。卒葬上曹邬。配□氏,子一:文宝。萧山派。

元蒙嗣子,元稼三子,字兴仁,南宋迪功郎,元兵入侵临安殉节。配莫氏。子二:闻诗、居一。

伦之子。配张氏。子一:名未详。以下详小溪谱

庆之子,字国谕。配□氏,子一:理。理居梓里大宣。以下详大宣谱》。

铧福翁之子,字伯明,号连湖、配苏氏,继陈氏。子四:柏、槐、棐、松。

福三荣宗长子、名未详、行福三。配□氏,子一:真一。

福四荣宗次子,名未详,行福四。配□氏,子一:真二。

福八荣宗三子,名未详,行福八。配□氏,子一:子茂。

福七振宗长子,名未详,行福七。后世未详。

福九振宗次子,名未详,行福九。配□氏,无出,以弟福十长子华六为后。

福十振宗三子,名未详,行福十。配□氏,子二:华六、。以华六继兄福九为后。

寿一振宗四子,名未详,行寿一。赘查湾贺氏。

寿二振宗五子,名未详,行寿二。赘北叶叶氏。后世未详。

福一胜三之子,名未详,行福一。后世未详。

福二胜四长子,名未详,行福二。后世未详。

福五胜四次子,名未详,行福五。后世未详。

福六胜四三子,名未详,行福六。后世未详。

福十一兴宗长子,名未详,行福十一。配杨氏,继陈氏。后世未详。

顺公兴宗次子,字仲达。行福十二。配周氏。子二:廷玉廷宝。

培长子,字宗源,行道一。配何氏。子二:楠椿。

培次子,字宗平,行道二,宋上舍生,隐居嵩山(河南登封县北)。金国以处士征,不就;复以中奉大夫、翰林学士,辞疾不拜。金人称为南阳卧龙。卒赠大中大夫,卒葬上虞县(今属浙江)龙溪。配戚氏,赠余姚县君。子三:楷梧。

埴之子,字宗碧,号玉溪,行道三,南宋太学生。时史嵩之开督府罗致文学之士,汉遂避居凤阳(今属安徽)十二年,终身不仕。配吴氏。子二:棠、棣。

坎长子,字宗舜,号历山,行道四,南宋秀才。配沈氏。子一:椯。

坎次子,字宗豫,号华溪,行道五,南宋宝鸡县(今甘肃宝鸡市)主薄,殉难。配於氏。子一:松。

罙长子,字宗顺,行毓一。南宋迪功郎。配陶氏,继华氏。子四:杙、槼□、柶。

罙次子,字宗汶,行毓二。配唐氏。子三:枋、税、稽。

罙三子,字汉臣,行毓五。南宋绍定四年(1231)庆万寿,恩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承旨,历枢密院直学士致仕。元兵入临安,起义兵护陵,隐家攒宫山。配罗氏,封硕人。子三:柽、模栋。

清臣罙四子,行毓八。后世未详。

塏高长子,字应宿,行毓七。南宋太学生。配过氏,进士过必寀女。子四:栻、樱、朴、桐。

塏高次子,字宗澄,行毓九。南宋签书枢密判官。配应氏,封令人。子一:樟。

塏高三子,字宗泰,行毓十。配赵氏。子三:椿、榞、松。

塏高四子,字宗海。行毓十一。配杜氏,子三:榆、柔、樵。

俊一左三长子,名未详、行俊一。后世未详。

俊二左三次子,名未详。行俊二。配□氏,子二:德一、德二。

宇孙克孝长子,字宗治,行毓四。南宋上舍生,授将士郎,临安府司法,历扬州签书判官。配陆氏。子一:友梅。

偁孙克孝次子。后世未详。

溥孙克孝三子。后世未详。

英孙克让长子。行毓十六,后世未详

兰孙克让次子,行毓十九,南宋太学生,配姚氏。子三:友松、友筠、友鹤。

茂孙克让三子,早逝。

沂孙克逊之子,字圣與,行毓十四,号碧山,别号中仙,与周密、唐珏诸公唱和,其诗清峭,其词闲雅,得姜白石意趣,有《花外集》复有《碧山乐府》。配偶及后世未详。见绍兴府志

兴祖长子。配徐氏。子一:天骐。

兴祖次子。配陆氏。子一:天骥。

述祖之子,南宋官将作少监。配储氏。子三:天元、天乐、天福。

钦祖长子,字竺斋,由荻扁迁居无锡鸿山。配方氏。子二:天祥、天茂。鸿山派。

钦祖次子。后世未详。

恒长子,配□氏,子一:元。

恒次子,徙居泰州(今属江苏)城内。配□氏,子三:曾、鼎、鼐。泰州派。

恒三子,字茂仁,元为江南路(今江苏江宁)副总管,加龙虎卫将军、上护国,徙居无锡半径,卒葬祖茔左。配毛氏,赠河南郡君。子二:士奇、士良半径派。

恒四子,配徐氏。子一:钤。

鸑如长子,名未详。

茂义鸑如次子,字天德。配沈氏。子一;原。

茂仁鸑如三子,徒居黄山(今江苏江阴县)。配章氏。子二:铣、钰。黄山派。

辿昱长子,字一山。行原一,配□氏,子二:新一、新二。

昱次子,行原二。配□氏,子二:通六、通七。

昱三子,字元生、行原三。南宋末兵乱、以经济保障乡闾,邑民赖之。卒葬无锡沙头白龙山,配享灵护庙。配□氏,子二:通一、又昱。

如京长子,字仁兴。行再一。南宋明制州属。配莫氏,继方氏。子二:文可、文渊。

如京次子,行再□。配郑氏。子一:文在。

如京三子,行再□。配陆氏。后世未详。

俊之子,后世未详。

籍长子,字士廉,南宋淳熙二年(1175)八月二十五日生。隐德不仕。淳祐十年(1250)庚戌七月初八日卒,寿七十六,合兆横山父茔。配华氏,继曹氏。子二:华、谷。

籍次子,字士悦,南宋淳熙八年(1181)辛丑五月初二日生。分居山里,隐身不仕。淳祐四年(1244)十一月初九日卒,寿六十四。葬横山父茔之右。配李氏。子二:忠、恕。

策之子,由余姚迁居嵊县三界。配□氏,子一:原。嵊县三界派。

□,葆长孙,名未详。南宋修职郎。见葆墓志》。

葆次孙,名未详,南宋修职郎。见葆墓志》。

十三世

兑之子,字邦柔,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六月三十日生。富而好礼,建义塾于新林,延师设教,越之英俊多游其门。嘉定八年(1215)七月卒,年三十一。先是,杞赘居螺山夏氏,遂合葬螺山。子二:燕、烈。

奎雋卿之子,南宋嘉定宝庆间(12081227)屡征不起。好为神仙方术,自号蟾谷真士,尝著《蟾谷祛疑贯灵篇》行于世。卒之先一月,遍告所知曰:吾将颐化矣。至期沐浴,冠裳而卒,人咸异焉。见《松江府志》。配张氏,子一:泰来。

应田权之子,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生,车辖院右监。咸淳元年(1265)六月二十一日卒,年四十二。配卢氏。子一:宁。

应良松长子,更名季,字遇良,号质菴,南宋淳祐三年(1243)正月初五日生,祥兴初年(1278)由上虞达溪迁居余姚县秘图山。元至顺二年(1331)七月十五日卒,寿八十九,葬余姚开元乡禾山西。配韩氏,继吴氏。子四:子逊、子华、子俊、子秀。姚江谱有传。余姚派。

应茂松次子,更名稠,赘居余姚云楼方。

应荣椿之子。配□氏,子一:仪。

应昌植长子。后世未详。

应宿植次子。后世未详。

植三子。后世未详。

应发植四子。后世未详。

应邵植五子。后世未详。

应征梧长子。后世未详。

应明梧次子。后世未详。

应泰棠之子。后世未详。

应祈柏之子。后世未详。

应华楹之子。配曾氏。子一:仁。

应春栋长子。后世未详。

应雷栋次子,配陈氏。子一:庆二。

思文荫长子,字景曾,号钦明,南宋大中大夫,殉节。配胡氏,封令人。子五:裕、礼、禋、礽、祊。

思章荫次子,字景颜,南宋朝奉郎。后世未详。

思华荫三子,字应辰,南宋保庆二年(1226)生,提举江南常平茶盐司干办公事。景炎初(1276)卒于官,年五十一。配周氏。子一:质甫。

思封萌四子,字景卫,南宋都虞侯,隐居萧山县桃源乡上曹邬白鹿山,卒葬于此。配曾氏。子一:璋。萧山派。

文宝楙之子。后世未详。

闻诗核长子。配□氏,子一:元清。

居一核次子。后世未详。

铧长子,字以坚。行昭一。配姜氏,继姜氏。子一:彦德。

铧次子,字祖植,行昭三。南宋明经,以子彦明贵,赠朝请大夫。卒葬角里山。配李氏,赠华亭县君。子一:彦明。

铧三子,字以笃。行昭四。配戴氏。子四:彦化、彦光、彦文、彦秀。

铧四子,字以乔,号连峰。行昭五。配傅氏。子一:彦贞。

真一福三之子,名未详,行真一。配□氏,子三:信三信四信六。

真二福四之子,名未详,行真二。配朱氏。子一:仲思。

子茂福八之子。配□氏,子一:信之。

华六福九嗣子,福十长子。后世未详。

福十次子,名与后世未详。

廷玉顺公长子,行文三。配□氏。子五:彦中、彦和、彦瑛、彦琳、彦瑜。

廷宝顺公次子,行文四,配杨氏。子二:彦祥、彦祺。吴县东洞庭派。

溱长子,字邦华,行能一。南宋京城东壁守御使,家临安,后徙四明之慈谿(今属浙江)。配韩氏。子三:燿、烺、燧。慈谿派,

椿溱次子,字邦茂。行能三。配杨氏。女一,适杨伯远。

浍长子,字惟式,行能二。好学不仕,随父去汴京,复归莘县。配戴氏,无出,以从弟棣长子克孝为后。莘县派。

浍次子,字惟荣,行能四。南宋以秀才荐举,咸淳中(12651275)为剡溪金庭书院山长。因父浍葬上虞县(今属浙江)龙溪,守庐墓,遂家焉。配夏氏。子一:乾。女一,适冠州知州莘县男韩鹏。

考证:韩鹏系元朝人,卒葬莘县城西三里先茔,本经商为业,后因子韩权贵,被赠冠州知州,追封莘县男。(男是一种爵位)。见《莘县碑文大观•韩鹏墓志》。

浍三子,字惟秀。行能六。后世未详。

汉长子,字廷敷,行能五。少从伯父金国处士浍学,复归莘县,后赘居青州诸城(今属山东)。配窦氏。子一:佑。诸城派。

汉次子,字廷荣,号乐耕,行能七。南宋太学生。配陈氏,子二:克孝,克友。克孝继从伯父楷为后。萧山苎罗派。

渔之子,字廷柱,号雪园。行能十六。配来氏。子一:之焞。

淦之子,字廷栋,行能十四。配商氏。子二:克孚克明。

沦长子。后世未详。

沦次子。后世未详。

沦三子,后世未详。

沦四子。后世未详。

漪长子,南宋将士郎,监南康北院干办粮料事。配□氏,子一:咸灯。

漪次子,住剡溪。后世无考。

漪三子,住剡溪。后世无考。

杰长子,字圣木,行能十一。南宋太学生,早卒。配孙氏守节。子一:巽

杰次子,早逝。

杰三子,字东木,行能十三。南宋郊社斋郎。配平氏。子一:离,早殇。

湦长子,字敬之,行能九。南宋通判隆兴府,元兵入临安殉节,葬钱塘中坊岭。配谢氏,继沈氏。子一:熊。女一,适进士钟离常。

湦次子,旧谱无传。

湦三子,旧谱无传。

湦四子。旧谱无传

漻之子,字梅轩,行能十二。旧谱曰:以下见山阴梅墅沙地诸暨树庄谱。

椿溆长子,旧谱无传。

溆次子,字坦之,行能十五。守祖墓居翠山湾。配李氏。子一:忬。

溆三子。旧谱无传。

瀹长子。早卒。

瀹次子,早卒。

瀹三子,号樵隐,行能十七。南宋进士,潜山县(今属安徽)尹。南宋亡,隐居会稽县三凤墺。旧谱曰以下详三凤墺支谱

德一俊二长子,名未详,行德一。后世未详

德二俊二次子,名未详,行德二。配□氏,子三:和一、和二、和三。

友梅宇孙之子,其后赘居袁家胡氏

友松兰孙长子,早逝。

友筠兰孙次子,字鹤侣,南宋武举,授宣节校尉,扈驾崖山,死难。配唐氏。子二:庆煌庆燿。

友鹤兰孙三子,早逝。

天骐策之子,后世未详。

天骥荚之子,字德甫,元玉峰书院山长。配汪氏。子二:嘉宇嘉绥。

天元符长子,字正一。配□氏。子一:嘉新

天乐符次子,字寿山。配阮氏。子三:荣、华、勖。

天福符三子,配胡氏。子一:嘉会。

天祥筠长子,字履斯,配盛氏。子一:嘉祯。

天茂筠次子,配仇氏。后世未详。

祁之子,字正乙,配□氏。子一:嘉宾

郢长子,配□氏。子二:嘉相、嘉言。

郢次子,后世未详。

郢三子。后世未详。

士奇隆长子,元保义校尉。配田氏。子一:嘉白。无锡派。

士良隆次子,乐善好施,迁横泾桥岳庙,自知生死之诀。配毛氏。子一:嘉善。

郅之子,元贡士,授儒学。配顾氏,子二:允和允信。

茂义之子,字元思,元敕封太保。民皆祀之。配朱氏。子五:贵、富、寿、福、禄。

茂仁长子,配□氏,子一:允中。

茂仁次子,徙居界泾。配谢氏。子一:允祥。界泾派。

新一辿长子,名未详,行新一。配□氏,子二:名三名四。

新二辿次子,名未详,行新二。配□氏,子一:名七。

通六迪长子,名未详,行通六。后世未详。

通七迪次子,名未详,行通七。后世未详。

通一逸长子,名未详,行通一。卒葬无锡沙头旧庵邬。配□氏,子一:式围。

又昱逸次子,名未详,行通二。又昱其字也。南宋朝奉郎,有功于民间,享灵护庙。配钮氏。子三:护一、仲武、护四。

文可伦长子。后世未详。

文渊伦次子,字子源,南宋宝祐六年(1258)二月十五日生,始居慈谿唐堰,状貌魁伟,行事刚果,不苟狗以避怨,躬仁义,以崇儒仕元为提领。至治三年(1323)七月初二日卒,寿六十六。配陈氏,继徐氏,合葬慈谿城南门外东南平原。子二:元泽,元浩。唐堰在慈谿城内有桥,名唐家堰桥。

文在佐之子,配□氏。子一:鉴之。

俭长子,字原茂,南宋庆元四年(1198)七月初七日生,景定四年(1263)十月初八日卒,寿六十六。配李氏,合兆横山先茔。子二:審,荣。

俭次子,字原实,,南宋开禧元年(1205)二月二十一日生,景定元年(1260)十二月二十一日卒,年五十六。合兆横山先茔。配周氏。子一:贵。

怿长子,字原仁,南宋嘉定元年(1208)四月初一日生,秉性孝友,乐善好施,岁饥捐私廪以账之,有司吴公表其闾。景炎三年(1278)三月十二日卒。寿七十一。葬西岑之原。配刘氏,子一:槐。女三:长适徐氏,次适杜氏,三适举人朱本然。

怿次子,字原道。配杨氏。合兆西岑先茔。子一:显。

开之子,后世未详,居嵊县三界。

葆曾孙,名未详,配□氏,子一:□。

十四世

杞长子,字希唐,南宋嘉泰四年(1204)生。宝庆间(12251227)以文学举于乡。咸淳十年(1274)正月初三日卒,寿七十一。葬萧山县螺山。配董氏。子二:昆良。

杞次子,字烈唐,南宋嘉定六年(1213)八月十三日生,明经未仕。元至元十八年(1381)三月二十一日卒,寿六十九。葬萧山县苎罗山。配吴氏。子三:霄、雷、雲。女二:长适太学生娄沾,次适举人张旭初。

泰来奎之子,字复元,南宋端平三年(1236)三月初七日生。由乡贡入太学,弃去,放浪江湖间。元至元中(12641294)征於朝,上欲官之,力辞告归。迁居钱塘(今杭州),自号月友处士,复征不起。至大元年(1308)五月二十九日,索纸书偈语,绝而逝,寿七十三。葬西湖积庆山之阳,赵孟頫志其墓。见《松江府志》、《赵松雪集》。配何氏。子二:晓、谦。

宁应田之子,字绥菴,南宋通直郎,佥判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县)。寻隐居余杭(今属浙江)周家岭。卒寿八十一。葬前峰山先茔之次。配郎氏。子四:公达、公远、公选、公进。

子逊应良长子,南宋咸淳五年(1269)生。好学不仕,创建书院。元至元二年(1336),遭火灾兄弟分居,子逊独守书院,以后为书院房,至正十三年(1353)癸已卒,寿八十五。配夏氏,继罗氏,子五:士道、士选、士宏、士奇、士章。士宏继从叔子秀为后。

子华应良次子,南宋咸淳八年(1272)生,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卒,寿八十五,葬小里堰宅后田穴。初,子华赘居余姚孝义乡卢氏,卢氏卒,继詹氏,子三:士贤、士美、士宪。按姚江谱称子华赘居孝义乡为小里之始。

子俊应良三子,字哲民,号问圃,南宋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六月二十八日生,元至正元年(一三四一)七月初一日卒,寿六十六。葬余姚竹山连枝樟树下。配张氏。子五:士元、士贞、士良、士正、士仁。士良继叔父子秀为后。

子秀应良四子,早逝。配□氏,女一无子。以侄士良为后,又以从侄士宏为后。

应荣之子,字肃夫,元至正间(13411367)监睦州(今建德)酒务,因家建德县胥村安仁街。配□氏,子三:光祖继祖、绍祖。建德派。

应华之子,配李氏。子一:念祖。

庆二应雷之子。配陈氏。子一:惟一。

思文长子,字好问,元至元元年(一三三五)省元。配□氏,子一:元八。

思文次子,字周臣。配袁氏。子三:钰、铨、钦。

思文三子。早逝。

思文四子,元提领。配□氏,子三:鈇、鉞、鐸。

思文五子,配□氏,子一:镐。

质甫思华之子,字素先,南宋提领。配周氏。子三:良用、良知、良能。

思封之子,字赞臣,南宋淳祐四年(1244)生,仕元为浙江庆元路(今鄞县)总管。元延祐二年(1315)卒,寿七十二。葬白鹿山父茔之次。配徐氏。子二:锡、钴。

元清闻诗之子,配□氏。子一:安泰。

彦德柏之子,后世未详。

彦明槐之子,南宋乡贡进士。景定间(12601264)知蕲州(今湖北蕲春)。元兵至,力战,粮绝不屈,率家属乘船南撤,船沉水而死。平州(今湖北当阳县)人捞尸具棺,殓葬龙眼矶,立庙祀之。配□氏,子三:昭、□、□。

彦化裴长子,后世未详。

彦光裴次子,后世未详。

彦文裴三子,后世未详。

彦秀裴四子,后世未详。

彦贞松之子,后世未详。

信三真一长子,名未详,行信三。后世未详。

信四真一次子,名未详,行信四。配□氏,子一:可立。

信六真一三子,名未详,行信六。后世未详。

仲思真二之子。配施氏。子一:柏林。

信之子茂之子,名未详,信之其字。行信一,配叶氏。子一:可贤。

彦中廷玉长子。行良一,配韩山周氏。子三:公权、公环、公衡。公环出继叔彦和。

彦和廷玉次子。行良三。配□氏,无出,嗣子:公环。

彦瑛廷玉三子。行良六,配周氏。子一:实。

彦琳廷玉四子,行良七,配山前叶氏。女一,适北巷徐文杰。

彦瑜廷玉五子。行良八,配叶氏。子一:宗盛。

彦祥廷宝长子,字伯英,行良二,元至正□年生。初为陆子敬家馆,甥居陆巷,晚年挈眷归宗。明永乐十三年(1415)四月初九日卒,葬洞庭山蒋邬北隰,其孙王琬撰墓表,正德四年1509以曾孙鏊贵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配陆氏,名素贞,赠一品夫人。子五:昇、礼敏、逵、谨。

彦祺廷宝次子,字伯贤。配吴氏。子一:昶。

楠长子,字克明,行佑二,宋明经登第,历龙图阁直学士,配□氏,子一:墀。

楠次子,字克亮,行佑六,南宋起居郎。后世未详。

楠三子,字克家,行佑九,配□氏,子三:堦、陛、陞。

克孝楷嗣子,棣长子,字仲本,号素菴。行佑八,元初(1271)避乱,由“城北”群贤堡迁居董王庄。配孙氏。子二:德新、让。

梓之子,字惟强,行佑七,配戚氏,侧室成氏。子二:彦祯、彦祥。

棠之子,字克辅,行佑一,配亓氏。子一:德政。

克友棣次子,字仲益,号木斋,行佑十。配汤氏。子一:彦言。

之焞椯之子,后世见分水世系。

克孚松长子。配方氏。子二:彦祐彦祚。

克明松次子,南宋景定初(1260)入太学。配赵氏,子一:彦禧。

咸灯枋之子。后世见山阴潞庄支谱。

柽之子。后世见攒宫山支谱。

栻之子。后世见山阴林头支谱。

榞之子。后世见翠山湾支谱。

和一德二长子,名未详,行和一。配□氏,子一:清之。

和二德二次子,名未详,行和二。后世未详。

和三德二三子,名未详,行和三。后世未详。

庆煌友筠长子,后世住梁湖。

庆燿友筠次子。后世住梁湖。

嘉宇天骥长子,字宁一,又字韩翼,配言氏。子一:谨。

嘉绥天骥次子,字宁二,后世未详。

嘉新天元之子,后世未详。

荣天乐长子,字嘉荣,行荣一,元河南元帅府保义副尉,至正十一年(1351)遭红巾军刘福通乱,遂弃官归隐,居海虞之澄江,为太仓东娄始祖。配□氏,子二:求一、求二。太仓派。

华天乐次子,字嘉辉,行荣四,配单氏。子一:镇。

勖天乐三子,字嘉勉,行荣五,自荻扁徙长州麦塔,后又徙常熟(今属江苏)尤泾里,卒葬昆山城湖南之原。配□氏,子二:诠、讷,常熟尤泾派。

嘉会天福之子。配阮氏。子一:贵六。

嘉祯天祥之子,后世入鸿山谱

嘉宾元之子,配□氏,子一:杞。

嘉相曾长子,配□氏,子一:涣。

嘉言曾次子,后世未详。

嘉白士奇之子,字辛一,行成五,配华氏。子一:社埄。

嘉善士良之子,配于氏。子一:珍。

允和鈐长子。行成二。据《萧山无锡诸谱》并称允和元成进士,今考《无锡江阴志》《选举志》均无允和名。后世未详。

允信鈐次子,字确菴,行成八,元太学生,至正末年(1367)与兄避乱,居江阴(今属江苏)夏港。配葛氏。子一:斗。江阴派。

原长子,字秀岩,行成三,敕封总管,民皆祀之。配黄氏。子三:成、实、质。

原次子,行成四,配林氏。子二:允仁、允成。

寿原三子,字苍岩,行成九。配韩氏,子三:允恭、允宏、允宜。

原四子,字子进,号翠盤,行成十。配陈氏。子四:安、宽、寰、寀。后世居鸿山。鸿山派。

原五子,字云岩。行成十一。配頋氏。子三:宁戬、宸。后世居东沙。东沙派。

允中,铣之子,配□氏。子一:庆。

允祥钰之子,后世未详。居界泾。

名三新一长子。后世未详。

名四新一次子。后世未详。

名七新二之子。后世未详。

式围通一之子,字表正,元淮南(今江苏江都)行省尚书右丞,归筑室于梁溪中村,卒葬无锡沙头白龙山。配□氏,子一:毖。

护一又昱长子,名未详,行护一。配□氏,子一:瑟。

仲武又昱次子,名未详,行护二,仲武其字也。元时有功于民,敕封总管,配享惠山灵护庙,配钮氏。卒葬白龙山。子二:子政、子重。

护四又昱三子,名未详,行护四,配□氏。子一:鼎三。

元泽文渊长子,字山甫,行诜一,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二月十二日生。高尚不仕,善治生,以厚赀雄乡里,周贫乏,与弟创新宅,未迄工而卒,时元统元年(1333)八月初五日,年四十七。配钱氏,继冯氏。合葬慈谿黄铁墺。子四:景沂、贞祐、普化、泰来。元泽居旧宅。

元浩文渊次子,字贤甫,行诜二,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七月十四日生,明经守道,含章不仕,隐居黄山,训子成名,自号“黄山老人”。至正十一年(1351)二月十九日卒,寿六十三,葬慈谿黄山。配方氏。子四:道惠、桓、权。

鉴之文在之子,后世未详。

华长子,字再思,行再一,南宋端平二年(1235)五月十四日生。举省元,徙居天台县(今属浙江)王家桥。咸淳三年(1267)九月初一日卒,年三十三。葬天台县。配方氏。子四:演、深、沉、渊。天台县派。

华次子,字再盛,行再四,南宋嘉熙元年(1237)四月十八日生,旧谱曰举省元,徙居上虞县(今属浙江)王家堡。元大德十年(1306)闰正月初一日卒。寿七十。葬上虞。配周氏。子二:休僖。上虞县派。

榖之子,字再兴,行再九,南宋淳祐三年(1243)五月初一日生。元延祐五年(1318)戊午二月二十五日卒,寿七十六。葬结邬。配华氏。子三:瑞纯。

忠之子,字再植,行再二,南宋绍定二年(1229)三月二十三日生,婺寇杨震龙入越,焚官舍,槐闻寇巳近邑,遂立帜团练,一乡赖以安全。元至大二年(1309)十一月初四日卒,寿八十一。合兆西岑先茔。配周氏。子二:模、范。女一:适太学生徐汝明。

恕之子,行再五,南宋千办常平公事。配沈氏。子二:芳、茂。

葆四世孙,名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