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价值与作用(下)

家谱的价值与作用(下)

 

四、家谱的分类

中国家谱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名称多种多样,种类丰富多彩:

根据家谱记载材料的不同,将家谱分成以下几类:

1口头家谱。是文字产生之前或没有本民族文字时人们记录家谱世系的一种形式。

2甲骨、金文谱指刻在甲骨或青铜器上的家谱。这是先秦时期尤其是商、周两代通行的记载家谱的方法。

3碑谱指刻在碑上的家谱。这在中国家谱的发展史上是极为常见并相当流行的。碑谱还有一特殊却很常见的形式——墓碑。

4布谱指写在布上的家谱。

5谱纸写在或印在纸上的家谱。这是现存家谱的最主要类型。

6塔谱指刻在石塔上的家谱。此形式较为少见,著名者有山西省临县崔家坪保存的刻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的石塔家谱。

根据家谱所记载对象的不同,家谱又可分为:

1、帝王家族的谱牒。大约在殷商时代即已出现,历代统治者都纂修自己家族的家谱,帝王家谱又叫做玉牒。纂修和保存玉牒的机构一般都在宗正府。

2普通家谱。相对玉牒而言,其余的家谱都是普通家谱。

根据家谱纂修部门的不同,又可分为:

1、官修家谱,是由官府出面组织、纂修的家谱。中国家谱在宋以前主要是官修家谱。

2、私修家谱,是由私人个人或家族纂修的家谱。中国家谱在宋以后主要是私修家谱。

根据家谱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又可分为:

1、祠谱,专门记载家族祠堂及与祠堂相关内容的家谱。一般记录祠堂规模、结构、沿革、祭文、列位先祖生平、牌位位置、祭祖礼仪、祠联及咏颂祠堂的诗文等,通常都绘有祠堂图。

2坟谱,专门记载家族坟茔及与坟茔相关内容的家谱。一般记录历代祖先坟茔的位置、走向、座向、风水、修坟经过、所用费用、祭祖礼仪、祭文、守坟规约等,通常都绘有坟茔图、坟山图等。

3、碑传集,专门记载家族历代祖先墓碑的碑文、传状的家谱,如《高邮王氏六谍传状碑志集》等。

4云和神轴,是我国北方农村中的一种特殊家谱。它像裱糊的字画一样,上面写有家谱世系或绘有祖先画像,平时收藏起来,需要时拿出来悬挂在墙上。此家谱世系简单,图像简略,一般为文化较低或没有钱修撰家谱的家族收存和使用。

其它还有忠义谱、文献谱、图谱等等,这里不一一详细介绍。

根据家谱记载范围的大小,又可分为;

1谱,记载一房或一支世系的家谱

2集成谱,记载某一家族或某一宗族迁徙、发展和族内人物世系、传记的书,是房谱的集成。

3统谱,是打破地域界限把分布于各地的同族各宗、支统贯于一的家谱,
也称作统宗世谱、会谱、通宗谱、统宗正脉、大成谱等。

4、异姓统谱是将许多姓氏统贯于一谱,这种谱称之为异姓统谱。如明凌迪知编著有《古今万姓统谱》。

五、家谱的作用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宗法思想研究资料。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2家庭道德研究资料。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讳书、尚节俭、戒赌博、戒淫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看借鉴意义。

3家族制度研究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4经济史资料。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人口问题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

6、历史人物传记。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

7民族史资料。有的家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清代节慎斋纂修的《泉州浦氏族谱》是回族家谱,记述了当地回族的一些情况;而辽宁《庄河金氏家谱》则是满族家谱,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

8地方史志资料。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在家谱中也是重要内容。

9教育史资料。家谱中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我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族墅、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

10、民俗学资料。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瘩中都有记载。

11、宗教史资料。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习俗详细记述。

12、华侨史资料。我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家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3、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

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其作用是相当突出的。

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颁发的[1984]7号文件说:“家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的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

家谱蕴含着大量的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资料,与正史和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六、现在续修家谱的理由

1、国外对中国家谱的重视,曰趋强劲。具调查,仅美国的图书馆、档案馆收藏的中国族谱就超过4千部。此外,英国、日本、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也是收藏大户。“国外学者、机构对中国家谱搜集不遗余力,研究多有成果。”足以说明,家谱已经和史、志鼎足而三,同样被世人重视。

2、通过从社会学到遗传生物学对姓氏的研究,确认了古代文化传承的科学性在社会学与遗传学两个领域中,姓氏的内涵差别很大。从社会学角度对“姓氏文化”的研究,是立足于“文化”的传承;而遗传学的角度,是讨论“血统继承关系”的,姓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同姓不婚”的古代伦理制度,科学地保持了中国人种的优良的无限传承。目前中国社会上“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仍有相当的市场,也并非都是所谓封建迷信惹的祸,整个社会重视家谱也有着科学意义,但我要说还有更重要的民族延续的意义在。

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家谱,积淀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体现着最基本的道德传统,凝聚着厚重的民族向心力。连接着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亲情。台湾同胞的根在大陆。两岸人民同族同祖,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谱同牒。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民族亲情,挡不住两岸家谱的接续传承。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百家姓氏同为炎黄子孙的涓涓血脉。不论居住在哪个地区,再修家谱依然是以炎黄传承为依归。

4、续修家谱能够考真辨伪明世系知始祖

现代修谱者都十分注意甄别真假,家谱失真的原因很多,书契记载,由十年代久远和文字图片资料保存等诸方面的原因,使得谱书、史记、杂史、笔记等缺失,致部分家谱源流失考。更重要的是在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和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某名人作自己的祖先。这种现象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不可不慎。

中国人的姓氏大多源自上古,历史悠久,假若没有古籍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而几乎每套《家谱》中都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姓既别贵贱明亲疏,明世次,别亲疏,续修家谱的意义也就明显了。

中国姓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而这方面的学问大多记在《家谱》里了,这也是现代修家谱的原因之一。

其实,修家谱,续家乘,研究姓氏文化,若仅从科学的遗传生物学上看,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从遗传学上看,大部分同姓同族都已经找不到相同的来自于同一祖先的姓氏基因--Y染色体。人类个体通过有性生殖将基因融合到人类群体中,个人的基因在后代个体中不断稀释递减,与此同时个人的基因在后代群中不断扩散。数代之后很可能传承基因就找不到了,当然也不一定就是没有了,只是稀薄的近于无了。

所以家谱的意义主要是传承民族文化,和约定俗成的对社会起到稳定意义的文化符号。这种意义远远超过的染色体相近的关系。

当今世界,全球人口快速流动,不同种族之间婚配的障碍越来越少,人类基因大融合的速度和规模与日俱增。既然连不同民族间的差异都会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心目中姓氏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淡化。所以重视家谱就是在挽救民族的衰亡。目前有一种现象,就是为了一己之私弃祖籍如敝屣。如此情况如果再不璽视冢谱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5、续修家谱的进步是女性入谱,然而发性入谱只是个好听的称谓,在社会学和遗传生物学两个方面的考察究,女姓入谱只是记下一代人名,并不能算真正入谱,所谓入谱是一代代传承,而女姓入谱,自古迄今,女姓入谱一代而已,嫁入别家进入了别姓谱,所以女姓出嫁后下一代一般也不在本谱记载了。女性入谱在古只限名人,现代所谓进步,或在于普通女姓全部可以入谱。

如果硬要女性入谱且和男性一样传承的话,那么一段时间之后地球人都可用一部家谱来记载了,那时候家谱也就自然失效了。从基因科学的角度考察,只有男性继承Y染色体,传承姓氏家族的基因,才是决定同姓之亲族关系的。女性入堵只是个说法,没有真实意义。

综上所述:家谱是重要史籍,过去曾有过重大政治历史意义,现代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家谱和续修家谱。时代不同了,家谱的意义和作用也不同了,但其史学意义永远不会消亡,其于维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诸方面厥功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