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主要姓氏溯源

从三国吴在祁东金桥新桥村境内建立古祁阳县到1952年建立祁东县以来,居民在历史上有两次大迁徙,一是南宋灭亡时,元至元十四年(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五月,因反抗元朝残酷统治下,到处民不聊生,张世杰派遣罗飞在祁阳起义,进攻元军,一举收复祁阳县城,此后围困永州,围攻7月末克,退守祁阳,十二月,元军攻陷祁阳城后,视百姓为仇寇,大肆杀戮,罗飞战死。
二是元末明初时连年战祸和兵燹, 以朱元璋与两湖为根据地的陈友谅争雄,陈失败战死;为了防止两湖农民起义军继续反抗,朱元璋除了血腥镇压外进行残暴镇压,至今祁东还流传着胡海血洗洪桥的故事,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明将徐达进军湘南,令部将傅有德率兵取衡阳,衡州守将元左丞邓祖胜退保永州。
当时,祁、永一带立有48寨(老百姓集居地),洪桥立有冬至口寨和渔陂寨,都被胡海荡平,俘囚集于洪桥市杀之。洪桥市有一座石板桥,鲜血染红桥石。后人有民谣流传:“洪桥寨,血淋淋,桥石赤,不安宁”。使古祁阳县大部分田园荒芜,庐舍成为废墟,原有居民大量散亡,人口骤减,故民间有“朱元璋血洗湖南”,“扯江西填湖广”之说”。
明末清代,因四川战乱人口锐减,从而由清政府在大半个中国推行的移民填川政策。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嘉庆初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其中,康熙中叶至乾隆年间是这次移民运动的高潮,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也包括我们古祁阳(祁东)人,史上称其为湖广填四川运动。祁东现有居民,据今存以下姓族谱记载,其始祖都由外省外县迁来,主要是由江西迁来的。
王姓,始祖王信,元末由江西泰和匡山寺举家初迁湖南茶陵,再迁祁阳县祁阳乡鱼坡寨、古木塘(今祁东洪桥镇),祁之有吾祖始祖信公矣,生五子:朝先、朝村、朝祖、朝宗、朝观。
其长子朝先后嗣居大栗、矮陂桥、延山寺、油榨头;次子朝村子孙居畔塘、铁坡湾、落排洲;三子朝祖后嗣居古木塘、山水坡;四子朝宗后裔居三望甸、汪家坳、官坪、宫夏塘、丁字桥(今属祁东);五子朝觐后嗣居书林寺、灌渡桥、西冲、小山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