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反思(上)

“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反思(上)

□王衍村

 

【编者按】2月28日,《密城记》刊发了张怀州先生的文章《新密史话·洪洞迁密,别土离家创新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明代初期从山西洪洞向密县迁民,其实只占当时人口的极少数。对此,对姓氏文化有着三十多年研究历史的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会员、新密市黄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衍村先生有着长期的思考,特撰写《对“明初山西洪洞移民”的反思》一文,借《密城记》与各位姓氏爱好者共同探讨。

提起明朝初年山西洪洞移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明史》《河南通史》和有关资料记载;明朝建立后,为弥补在元朝末年,长期战乱和灾荒中损失的人口,在洪武和永乐年间,有组织、有领导的移民活动有15次之多,大都集中在洪洞县广济寺,寺内设局驻员,负责发放“凭照川资”,安排到各州县定居。

当时寺内有株大槐树,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移民们办完迁徙手续后,从这里分赴到各地。因此,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鹳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六百多年来,在河南各地广泛流传着“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上老鸹窝”的民谣。所以,后人在创建或续修家谱时,因找不到自家上源世系先祖,都贯用地域认同“明初山西洪洞移民”这一词,代代口碑相传,写在家谱《序言》《世系》或家庙碑刻和墓碑中。

目前,我己收藏保存家谱300余部,谱中大都说是山西洪洞移民,其中有真有误,现仅举新密冯氏一例。

新密市现有姓氏380多个,冯氏为新密望族之一,排笫12位,人口15000人左右,主要分部在老县城周围;米村冯庄;平陌镇白龙庙村冯家沟、冯家庄,杨里沟村冯家门、冯庄,香山村冯家嘴;超化镇东店村,杏树岗冯家庄,栗林村冯庄,草庙村冯家门;苟堂镇南方沟村冯家岭,养老沟村冯家门;曲梁镇冯家门村,刘沟村冯家;来集镇李堂村冯家门,王堂村冯沟东、冯沟西、冯沟后;白寨镇西腰村冯家;岳村镇岗坡村冯家门等。

在冯氏集中聚居地,老城东街有冯氏家庙(已废),平陌镇杨台村和来集镇王堂村冯沟西,还保存着冯氏家庙,有碑刻数通。

老城东街冯氏老谱,记载原文是:“第一世,始祖冯公讳锐,娶氏,生二子:时化、时遇。冯公锐原籍山西洪洞县人,前明永乐年间奉旨来密,居密老城东街,后考选拔贡生,任古无锡县教谕,相传为人清正饱学,历任封满,善终于家,卜茔于密城之南关。”

经查清嘉庆版《密县志·选举志》记载,冯锐为明嘉靖九年(1530年)岁贡,任南直无锡教谕。在清咸丰八年(1858年)续修冯氏家谱时,当时的人们没有看《密县志》,就把冯锐说成是洪洞移民,这起码说是对洪洞移民的时间都不清楚,明嘉靖朝与洪洞移民时的永乐朝,相隔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八个朝代,一百多年。嘉靖朝时,移民办事机构已不存在,哪里还有洪洞移民这一说。

超化镇东店村冯氏,现有2800多人,无宗祠而有家谱,家谱是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修,冯大用撰《序言》中说;“吾族旧有家谱,明季兵火之后已成灰尽。”而在《世系图》中又说;“吾族山右洪同人也,元末红巾军作乱,中原空虚,明初,太祖颁旨迁民,吾祖始至中州,相传来密。”一世祖“冯魁,生于成化二年(1466年),卒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娶东店西沟张氏,系张士温一门,生子五人,长刚、次德、三聚、四怀、五吉,享年八十七岁。”笔者认为,《序言》《世系图》所记载的内容,都是当时续谱时口传回忆资料,老谱被毁,找不到自己上源世系,就把生于明成化年间的冯魁作为族中一世祖,把冯刚兄弟五人作为二世祖,在清乾隆、嘉庆、道光和1993年都按老五门进行续谱至今。

平陌镇杨台冯氏,于清道光年间先修家谱,后建祠堂,据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创建冯氏家庙落成碑》记载:“吾族由山右来此土,历此而且久矣,自明季播迁族谱以失,而先世遂因以不可考,先君子鉴先世零落,始议创立家祠……道光辛丑(1841年)与弟聘之、族侄水波既修族谱……”

来集镇王堂村冯沟西冯氏祠堂,现存石碑三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创建祖庙碑记》由裔孙郡庠生庆喜撰文,裔孙郡庠生春圃书丹;清咸丰二年(1852年)《石谱序》记载,“吾冯氏自晋迁密,世居此地,但历年久远,国朝以上皆失考焉。”创字辈20个字——久居依中扬,应法程云资,孝节行之木,以绍宗武读。

王堂冯沟西《冯氏家谱·世系》记载;“始祖九绪,有三子:嘉宾、嘉祥、嘉喜。一世嘉宾、嘉详、嘉喜。”我问修谱负责人冯连臣“始祖九绪是人名或字号?”他说;“九绪不是人名,是前边还有九辈没续。”我又问:“一世祖三个人,是什么时侯人?”他说:“是清朝吧!”

上述杨台冯氏在碑文中说:“吾族由山右迁此土,历此而且久矣。”冯沟西冯氏碑文中也说:“吾冯氏自晋迁密,世居此地,但历年久远。”两地碑文中说山右、自晋说的都是“山西洪洞迁密”。试想,清道光朝时创建家庙、创修族谱,距洪洞移民已近五百年,对冯氏上源先祖既没有历史记载,又无家谱传承,只是口碑传说是“山西洪洞移民”,可靠吗?

目前,我已看到的新密冯氏家谱和碑刻,都说自己是“山西洪洞移民”,没有一家承认自已是明代以前密县老户,事实真是这样吗?最近我翻阅了黄帝宫《重建风后八阵图碑记》拓片。这通碑是元至正二十七年(1290年)重建,碑阴后边落款人员比较多,有州县的官吏、有本宫尊宿保真大师和道众,还有县东各地绅士,其中浮山保七人中有冯贵,那时的浮山保即今来集、王堂、刘寨和观音堂一带。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密县志·人物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贡生冯居仁,任四川童州判官。上述这两位冯氏家族与山西洪洞迁民无关,都是元末明初密县名人,特别是冯贵,他是浮山保人,我想他与现在王堂村冯沟西冯氏是否有关?需要进一步考证。再看冯居仁,他考中贡生时年令也在20岁左右,因没有他的传记,加之年深久远,是否与老城、东店冯氏有关,因两地家谱都是从明中后期冯锐、冯魁立祖,与明初冯居仁相差几代,虽然都是密县人,因没有详细资料,故不能乱靠,待后人进一步考证。

为什么在新密有些姓氏创建和续修族谱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我们的先人,有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亲近感,在一个村落住着很多姓氏,你是洪洞人,我也是洪洞来的,就比较亲切,亲如一家,为避免单门独户,办事不方便,怕受到排斥,因此,我也说是“洪洞移民”。久而久之,代代口碑相传,以讹传讹,所以,后人在创建和续修家谱、建家庙、修坟祭祖撰碑文时,找不到自已上源世系和始迁祖,就用“山西洪洞移民”来代替,把正常人口流动,或因战乱,或因自然灾害,或因避难隐居,或因经商和姻亲关系而迁徙定居,也说成是“洪洞移民”。

如白寨光武陈陈氏,始迁祖陈友遂,他是陈友谅部下将军,又是陈友谅堂兄弟,元末鄱阳湖决战中,陈友谅败于朱元璋,被朱元璋追杀,他改名陈遂,隐居密县摩旗山坳居住。而后人续修家谱时,在《陈氏家谱纪年》中说:“始祖遂公,乃自洪洞荆疙瘩村,迁于密邑摩旗山之下居焉。”

再如米村镇范村施氏,在民国年间续谱时,不知道其家族是密县老户或从何时何地迁密,而在《创谱序三》中说;“余始祖禹,相传自明末由洪洞迁密,而密始有施氏也。”明末战乱,与明初移民相距几百年,哪还有洪洞迁民之说。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是没有把明初洪武、永乐两朝官方有组织的移民活动与正常家族人员流动迁徙、历史名人流寓到密县区分开来。我收藏300多部家谱,大部分都是清中后期、民国年间以及解放初期创修和续修的,《序言》和《世系》等史料,大都是当时人的口传回忆,因距明初洪洞移民时间久远,很难谈上百分之百的准确。

而我保存的来集黄氏、苟堂山刘寨刘氏、西大街禹氏等官宦之家的家谱,各种史料完备,文图并茂,如来集镇黄寨《河南如堂黄氏宗谱》是明正德戊午年(1438年),由中宪大夫、江西饶州知府黄通理(明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生于黄寨)主持,在旧谱基础上续修成册,以东汉黄香(中国二十四孝之一)为始祖,传至当今,世系不乱,历代迁徙记载详细。黄香是江夏安陆人,以后历代向安徽新安、祁门、浙江金华、江苏盱贻迁徙。宋时,盱眙县尉思道公玄孙元之,入官为钧州(今禹州市)节判。元朝末年,黄氏三十一世祖黄仲英,从江苏盱眙迁徙密县扎根繁衍,至今己六百余年。

家谱是家族的历史档案,对创建和续修家谱,一定要严肃认真,不能无根椐的乱挂乱靠,否则会造成以讹传讹,特别是新密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和官宦之家,他们的家史和名人,地方志大都有记载,如老城东街冯氏家谱说,他们的始祖冯锐是洪洞迁民,而清嘉庆版《密县志·选举志》记载:“冯锐,明嘉靖九年,岁贡,任南直无锡教谕。”他迁到密县,就考上岁贡,当上官吗?未免有些失真吧!而《密县志》记载的明初密县名人很多,如南昌知府孙宗鲁、常州知府董子奇、钦天监监正刘哲、鸿胪寺少卿刘继宗……他们的后代都是密县人,可这些姓氏家谱中,却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而在家谱《序言》中说,他们的始祖是明初山西洪洞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