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繁荣谱牒文化的若干思考之一

摘要:谱牒是记录宗族血缘关系的文献,谱牒文化则是建立在血缘宗族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形式。作为脱胎于封建社会的谱牒文化,在新时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研究谱牒文化,传承其优秀的文化内涵,使之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新时期繁荣谱牒文化的意义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繁荣谱牒文化的途径,并对谱牒文化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关键词:谱牒;谱牒文化;电子化族谱

谱牒作为记录宗族血缘关系的载体,为宗族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文献参考。二十世纪中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宗族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宗族文化却传承下来。改革开放以后,宗族文化以新的面貌吸引着广大农民群众,联系着农民群众的生产、教育、交往和生活。

以谱牒文化为载体,研究宗族文化的历史、现状、作用,并给予科学的指导,对保证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积极向上的谱牒文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谱牒文化发展任重道远。

一、繁荣谱牒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宗族文化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家族观念为纽带,以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为核心。就内容而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构成中,与地缘文化(或以物缘文化、神缘文化)之类的亚文化相较而言,以亲缘关系为核心的家族文化,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巨大。

随着改革开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空前剧烈的变化,人们对心灵安顿和精神休息的渴望,以及生活、工作和交往的需求的增加,宗族观念在种种因素的驱动下进一步复兴。作为宗族文化的载体,谱牒文化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不期然地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重要途径,成为承续并光大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繁荣谱牒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一)吸收谱牒文化的优秀成分,构筑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今天的中国,面临着传统文化和民族宗教的失落,也面临西方文化以及外来宗教的强烈冲击,虽然从地球村的大交流和信仰自由角度来看,我们很难对外来文化和宗教的发展进行指责,但我们要珍惜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以往人为地把民族文化贬低为糟粕、打压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原始宗教”,不给它们合法的地位和正常的发展,使国人丧失了更贴近内心需要的宗教的机会,不仅是妨碍了宗教信仰自由,也是人为地消解了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传统宗教往往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有学者建议将公庙类民族信仰形式定性为儒教,推升它们的名誉,给它们以正常的发展空间,定然会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包括宗教等)同时是这个国家的软实力。

例如朱熹的族谱文化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有些学者将其归入宗教),我们应该敢于大力宣传,广泛地传播和弘扬,则软实力强。又如儒学(包括理学),正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也有人把它称为儒教,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孔子学院,今年祭祀孔子,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分重视,还做了重要指示,可见我们的儒学(包括理学)是世界文明的瑰宝。我们不能把这些民族精髓拿出来据以表现自己是文明古国,而又把它放在博物馆里作为展品。我们需要提高认识,努力使民族的文化发挥更大社会和文化功效,在族谱文化中注入新的伦理体系,为今天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服务,提升中国软实力。

建设新伦理体系,这是全社会的事情,是探索中的事情,也很难一蹴而就,宗族发扬关乎人伦建设的传统,参与新时代人伦的建设,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和文化探索因素,对社会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全社会应当对各宗族所作的努力给予尊重,允许、促进其在这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至此,归结就本文范围内所涉及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和族谱文化的当代意义:传统家族文化、族谱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链接点。历史已经证明传统宗族文化并没有随着传统社会的转型而消失,却有许多内涵为当代文化所传承,这中间似乎有一根链条将两者衔接起来。

比如,由孝到忠的国家认同观念,即传统孝道要求贡献于社会,尽忠于家天下的君主、汉民族的国家,发展到今日是社会奉献与忠诚于中华民族的国家;古今的家族均钟情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和致力于家族历史的纪录——修编家谱;家族共同体认同精神的保持。有了这样的链接点,就使得传统家族文化、族谱文化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调整其内涵,摒弃过时的宗法性的东西,而保存和发扬适应时代要求的成分。

(二)弘扬谱牒文化优秀成分,与社会主义新文化紧密结合

族谱文化的持续和族谱文化的发展,其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祭祀祖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在儒家的始祖——孔子的思想中,“仁”是核心,“孝”是根本。而“孝”又以“子嗣”为主,这意味着人生的意义和血缘的延续紧密地相联,生命的意义在于把祖宗的“香火”延续下去。

朱熹的理想创造性地把儒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朱熹的《家礼》就是族谱文化的精华。《家礼》中祖宗观念的体现即为祖先崇拜。汉族的家族或宗族仪式,祖先崇拜可以说是最核心或最重要的部分。崇拜祖先通常在培养宗族观念中起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于他的祖先,而祖先的存在是由于他的子孙。古人认为阴界祖先的生活必须靠阳界子孙的供奉,祖先既无人照料其阴间的生活,阳界的子孙也将不能在祖先的庇佑下接续香火。

宗族文化的复活,正是依托祖先的血缘系谱把族人联系起来,通过祠堂和祖坟的修建,为宗族祭祀祖先提供了必要的祭祀空间,从而达到尊祖、敬宗、收族的效果,进而唤起族人的血系观念,成为人群结合与社会结合的重要基础。

正因为如此,中国社会的宗族组织,虽然经过了各种政治运动也没有销声匿迹。即使像福建的樟湖镇这个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彻底被水库所淹没的地区,其宗族组织依然很很顽强地得到生存和发展。其固有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诸如祠堂、祖坟以及各种文化仪式与民间信仰等,并没有为库区的淹没而消亡,它们在重建中得到复兴,有的还吸收了现代文化而得以创造和发挥。

这说明,传统文化已融入人们的具体生活世界,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一种生活逻辑和生活规范,也可以说这一约定俗成的文化传统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性。所以,不管是宗族组织和地缘村落的融合,还是宗族组织通过一定的势力,对地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其本身都使得国家权力和政治通过乡村政治与血缘组织、农民家庭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应把宗族组织和宗族文化的复兴置于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来思考。

(三)充分谱牒文化团结海外侨胞的重要作用

家族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作用,还体现在华侨华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持方面。怀念祖先,热爱家乡,是全球华侨华人的文化自觉,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现。根深蒂固的宗族文化是凝聚海内外华人的重要文化因素之一,建设大中华文化圈的一种文化基因,既有益于中国吸收海外华人资金,加速国家的经济建设,也有益于世界华人各种权益的发展。华人多受中华宗族文化的熏陶,具有它的因子,希望中华国家富强,乐于寻根问祖,于是家族及其文化、家谱,就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的一种纽带,吸引海外华人资金,发展中国当代经济。

对外开放,也推动了宗族文化的复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党中央在推行改革的同时,也制定了开放的政策。为了消除国外华人华侨的过虑,政府首先清理了战争年代被毁、文革期间被占的、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寺庙祠堂并加以修缮,同时鼓励海外有亲人的公民致信海外亲人回国寻根拜祖,报效祖国,也鼓励同姓族人修宗祠、宗谱和祖坟,加强同族人员的联系和合作。

大量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大大促进了现代化建设的力量。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海外华侨华人不仅为家乡亲戚提供经济帮助,解决当时的种种困难。同时,他们回国大力投资,帮助家乡发展经济,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这一政策措施,不仅通过华人华侨之口,宣传了祖国大陆的发展成果,吸收了大量海外资金和技术,也使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所谓开放,说简单一点,就是凡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利的国外好的东西都可以引进来。比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文学艺术等等。对外开放除了加强国家间的交流和合作外,还要加强民间的交流和合作。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国际潮人联谊会、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世界中山同乡恳亲会等组织的发展及其活动的开展,表面上是乡情的展现,而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本质上都是亲情的彰显。道理很简单,乡情是亲情的放大,亲情自然蕴含着乡情。

在文化中国意义上,中华一家,遐迩一体,本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样一种观念,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胞物与”(天下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亲密伙伴)思想的具体表现。所以说,改革开放客观上促进了宗族文化的复兴。

(四)教育后辈从谱牒文化中继承先圣的精神风尚

强调“家训”和培育良好家风,为“治国”、“平天下”打好必要的基础,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道德文化中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古人已经认识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与基础的重要地位,一切道德教育和品质培养,如果能够在一个人的“幼稚之时”,就对其训诫诱导,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那么,在他们成人之后,就能对应当履行的道德规范,自觉地予以遵守,不会有所谓“扦格不胜”之患。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之所以重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从无数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的一个重要道德教育规律。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极其亲密的血缘关系,父母对子女的了解与关爱,子女对父母的信任与依赖,贯穿着一种特殊的联系。这就是中国古人所特别强调的“亲情”。

在中国古代长期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关系中,这种“亲情”关系,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正因为这样,中国古代的“家训”,也就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其内容之丰富、涉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中所没有的。

中华民族犹如一个人的躯体,各个宗族、各个社会团体、社会机构好比是人的各个组织、系统、经络脉络。各个组织、系统、经络脉络综合起来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的人的躯体;各个各个宗族、各个社会团体、社会机构、社会系统综合起来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中国社会。人民百姓则是这个躯体的细胞。

人首先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具体家庭,许多个家庭组成一个宗族,而众多的宗族组合起来就组成一个以炎黄为共同祖先的中华民族。另外,类似的每一个社会人员犹如这个庞大“躯体”的细胞,组成社会的小团体,大团体,各个社会团体则组成相关的社会机构、系统,各种形形色色的团体、系统和机构……则组成了一个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五)让谱牒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海峡两岸和平发展

改革开发以来,福建作为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海外侨胞的主要故里、中华姓氏播迁海外的主要中转站,面临着统一战线工作如何谋求一条新的路径,新方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不能数典忘祖”,中华民族历来有寻根敬祖的优良传统。台湾80%以上民众的宗祖地在福建,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活动。30多年来,台湾同胞回到大陆寻根谒祖、探亲旅游的超过推动了480多万人次的台胞回大陆寻根谒祖,40多万人次的大陆同胞到台湾认亲访友。

据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的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姓氏源流研究会及其所属分支机构接待来访的学专家者及各界人士超600余批,30000余人次,接待台湾同胞60000多人次。

30多年来,以海峡两岸族谱文化为基础的民间交流活动也如火如荼。海峡两岸的民间研究社团纷纷成立,规模较大的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福建省客家联谊会、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福建省江夏黄氏研究会、厦门姓氏源流研究会以及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协会等等,活动频繁,特别是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海峡两岸姓氏文化论坛、客家论坛、族谱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等交流活动,形式多样,不但台湾同胞涌到大陆的祖籍地寻根谒祖,以福建为主体的大陆同胞也源源不断走进台湾交流。台湾许多各姓氏的谱牒专家和宗贤不断来大陆调查访问,寻根溯源,回乡拜祖谒墓,修祠续谱。许多台当局政要、名流也或明或暗托人来闽谒祖祠、查族谱,不敢数典忘祖,以至捐资修祠堂、修祖墓、续谱系、题词送匾,凸显“闽台一家亲”之实。这就是抓好姓氏交流的三要素:有墓可拜,有祠可祭,有谱可续。

20多年来,研究会各个分支机构和专家组织大批人员编撰出版海峡两岸的百姓族谱。主要有《陈氏宗谱》、《林氏族谱》、《中华魏氏大宗谱》、《张公君政总谱》、《陇西李氏族谱》、《中华杨氏通谱》、《郑氏漳州谱》、《何氏族谱》、《福州固始邓氏》、《福建周氏谱志》、《中华庄氏宗谱》、《庄严族谱》、《福建蒋氏族谱》、《泉州许氏大宗谱》、《郑氏族谱》、《济阳蔡氏族谱》、《谢氏族谱》、《张氏族谱》、《彭氏族谱》、《游氏族谱》、《福建董氏联谱》等等。谢长廷的好友代表谢长廷回来寻根,谢氏委员会协助他们在东山考证了谢长廷的祖籍地。马英九祖籍地在闽西的论证也取得认可。由于各姓氏间都有绵续不断的族亲姻亲和朋友关系,特别是海峡两岸的各姓氏间的血缘关系,是任何政治、信仰、语言等原因不可能隔断的,通过海峡两岸的姓氏宗亲交流,将有益于民众情感沟通,对构建和谐海峡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族谱文化理论书籍和刊物也纷纷出版。卢美松《中华卢氏源流》、林伟功《中华林氏》、卢同笋《中华卢氏》、梁永坚《福建梁氏》、蔡干豪《中华蔡氏》、《中华庄严大典》、《蔡襄文化大典》、林志栋《中华比干传人》、黄如论《福建黄氏世谱》、陈及霖《闽台陈氏文化·祠堂卷》、蔡干豪、林庚《闽台百家姓》《闽台姓氏地图》、林庚、蔡干豪、林志栋《闽粤林氏始祖林禄大典》等。

古今宗族的兴修宗谱,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保存形式和体现,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族谱,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中国的宗族观念、宗族文化,在本质上是良性的,能够成为现代新型文化补充的、成为特定群体心理安顿和精神支持的民间文化。它的主要作用是文化传承和亲情延续,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合理成分的创造性发展以及对当代文化构建的有益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