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繁荣谱牒文化的若干思考之二

二、多管齐下,繁荣谱牒文化

(一)与时俱进,更新谱牒文化理念

谱牒文化要与时代同步。修谱,若只理顺世系支脉,写成谱单,编成谱书,虽说前有序文、中有世系支脉人名、后有小记,也仅是存史而已。时至二十一世纪,社会进步,时代进步,编写谱牒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就要更新理念。要与当今的社会文明相适应,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点,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之修谱登上一个新高度。修谱的作用,要以谱牒感染、影响、教育今人与后人,从同姓同宗,手足相连,血脉相通,进一步发展到爱乡里、爱祖国,从而形成家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如张海瀛先生的论述的:“中华民族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是无数个家庭以一贯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汇集而成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所以谱书的编者,思想要解放,思维要开阔,冲破数千年来封建宗法观念的影响,认清历史局限性,不断注人当代当代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资料,体现新谱书的时代感和科学性。从仅仅理顺支脉世系名讳的简单谱书,而提高到近似一部家族繁衍史册,与国运相系、民族相连,广泛记录族人生平简历,深刻反映家族成员的成长历程,整个家庭命运的沧桑巨变,成为一方社会的缩影,成为一部家族史和教科书,修谱者应认识高瞻、视野开阔,不圃于一姓一族的范围,扩而展之,思及整个民族与国家,此种认识,此种情操,此种做法,应该是当代修谱者所具有的初衷,所应达到的境界。

(二)丰富内涵,更新谱牒元素

家谱修缮中存在的问题:1、不少家谱为“光宗耀祖”而攀附帝王权臣、著名人物为先祖,或极力夸大先祖功德,内容不实、假托的弊端;2、传统家谱编修过程中封建思想浓厚,如男女不平等问题(已有),或有强化封建家族势力的嫌疑,形成以区域(或姓氏等)为单位的家族团体,夸大所谓“宗族利益”,加深族人“宗族内外差别”的意识,一致排外,形成宗族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家谱撰写过程中,需自行剔除以上不良传统。

谱牒文化经数千年积淀,形成了优良传统,有其自身的独特体例,经久不衰,理当予以继承。但,时至今日,向现代转型,社会发展客观事物,人文理念都有极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谱牒文化岂能固步自封。各种事物总是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创造出的形态。编修家谱亦应在实践中创新,加以丰富和发展。谱书的编者,理应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在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旧谱书所匾乏的科学内容。

1、男女平等

传统谱书中,男尊女卑的观念重,是男子入谱,女子不得入谱,这与当今国家“宪法”中关于男女平等的精神,计划生育法中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精神格格不入。许多新修谱书对此等老例已做更改。生子女分长次直书名讳,女已婚注适某氏某人,生子女及名讳。古时女人不入谱,是所处时代所致。当今社会男女平等,权益相同,女人应入谱。婿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者,也列入谱书世系卷和世录卷。

2、传统美德

比如《侯氏家谱》第三卷“族规”中第三条“上体国家保赤之心,竭力报效;下训子孙励精图治。勿玷行人”第四条:“为官不贪,为商不奸,勤学不隋,为仁礼贤,遵纪守法,治家要严”第五条“工农商学,各司其职。依法纳税,视之义务。护国兴帮,其责如山。行善积德,服务社会”第七卷:人生感悟留言中“诚以养德、信以修身、“男儿当自强,做人响当当”、“做人要堂堂正正,关心人帮助人要实实在在。工作要勤勤恳恳,干实事干好事要兢兢业业”第八卷:懿行懿德卷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做官者,清政廉洁,两袖清风。经商者,无奸无假,恶念莫生。从戌者,卫国保家,义务光荣……”“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继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等等。在今日谱书中如此具体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注入了科学内涵,为今后修谱者所采用。

(三)创新体例,构建新型框架

在许多普通百姓的旧谱中,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编者文化水平所限,多数谱书比较简单,仅仅记录了家族支脉世系名讳。时至今日,对谱书的内容和体例要有所创新,构筑恢宏的框架。新编家谱应该与时代同步,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注入科学内容,体例要创新,构筑恢宏框架,要以人为本,崇尚厚德载物,展示家族文化,增强家族、民族的团结,使家谱的史料价位更高,文化氛围更浓,使家谱不仅成为一部家族史,而且应该是一部向族人进行爱国爱家教育的教科书。使谱牒文化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后人缺乏家族观念和宗族意识,不关心也不过问本家族的发展历史。

(四)完善族规,吸收法制观念

宗族的组织规范体现为成文和不成文的族训、家训、戒条、族规、族约等。族规规定宗族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宗族组织的活动方式,它不仅是族民行为的准则,也是宗族组织活动的规范。当今新的族规家训要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下进行编修。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剔除古代遗留下来的封建糟粕,吸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因素,编出新的族规家训。从目前所见的新修族谱,应该都体现了族规家训的时代精神。今年我们福建省海峡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家训》就是一部很好的家训教科书。对传统的族规家训,他们没有去否定,而是重新进行释义,使它具有时代特征。同时也吸收了一部分新编族规当“代自创家训”,可成为我们编篆新族谱的族规家训的很好的参考资料。

(五)继承传统,采用信息技术

中国家谱,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几千年来,家谱在不同时代显现出不同的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家谱信息和家谱的修纂,源于皇室资料,后发展为保存、记录贵族、官僚统治精英们的世系,最后演变成为社会各等级服务的私人修纂行为。族谱从最早只列出父子辈分的世系表,到记录家族成员的出生、死亡日期的家族世系,直至拥有复杂的家族信息的族谱,包括前言、序文、族规、世系表和传记内容。从古至今,我们的先民们编制了难以数计的各类家谱,虽经岁月侵蚀,流传至今的仍有一万二千多种三十多万册,家谱微缩胶卷一千多种,其内容之全,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

现代家谱与传统家谱的区别:一是现代家谱要记载的人口、户数,都远远多于古人编的传统家谱;二是现代修谱要记录的人文资料内容十分丰富,如人物照片,家族事务活动剪影、活动记实、文献、论著、诗、词、歌、赋、赠言、题词、人物表彰、个人传记、业绩介绍,优秀家庭及业绩图文介绍等内容,都是传统家谱的若干倍,传统体例无法满足现代人编辑家谱的要求。

如果现代家谱还用传统的欧式或苏式的吊线体例,其质量效果具有两个显著区别:一是传统体例浪费纸张、虚增篇幅、不利于保管、查阅难度大,一个600年的宗支,现有人口高峰(常有2-3代)通常在2000—5000户,传统体例的空白线段浪费纸张达60%以上,文字实用版面不到40%,这样的家谱既浪费印刷资金,更不便保管、不便查阅,没有实用价值。修编现代家谱,必须实行体例改革创新,运用功能完善的、有实用性的最新体例、最新技术,最新版式、使新编家谱符合并满足现代要求。实现家谱工作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家谱编辑工作逐步实现专业化、专职化,面向分支,服务分支,益及百姓,对于逐步实现“样板—模式—引导—规范”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六)承前启后,努力培育新人

中国大陆的家谱编修已中断二至三代。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十年不修谱就是不孝。如果按着祖上所言,今日有相当多的人是不孝后人。好在,民间还有人在默默修谱。他们在寻找祖上的记忆,在续写家族的繁衍史。随着近年各地的重修行为逐渐由地下转至地上,家谱这根旧线的衔续也在眼前越来越生动地展开。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祖先,二是下对后代,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本家族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祖先竖碑立传,把他们的育人和创业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或后一代人神圣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或谱牒,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我国历史上家谱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明清时期私修家谱更是成为一项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家谱与方志、国史并列成为祖国三大历史文献。

家谱有一定的编写体例,主要记述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婚姻状况,家族成员在科贡、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包括著述),家族的经济情况和兴衰变化,以及家族的丧葬、祀典、族规家法等,因此,家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历代学者都把谱系之学看作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是史学的组成部分。

三、繁荣谱牒文化,电子族谱是主旋律

近年来,电子族谱开始流行,许多计算机软件研究人员已经深入族谱领域研究电子族谱,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就。福建省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的几位专家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所开发的KFA电子族谱软件目前唯一获族谱方面的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068907号,登记号:2007SR02912),处于领先地位。

据专家邱盛樑、江艺平介绍,几年来修家谱的人,都有电子版族谱的需求。电子族谱一般有两种形式,比较常见的是将文本族谱通过扫描或拍照,形成图像文件,制成仿真的“电子书”形式,可在电脑上模拟看书似地翻阅,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运用于老旧族谱,一则将老旧族谱扫描保存后就不用再去反复翻动原件,减少了磨损,有利于这些不可再生的珍稀遗产的保存;二则老旧族谱能够留存至今的本来就十分稀少,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处理可扩大资源共享面,便于共同研究;三则这种方法保留了老旧族谱的历史原貌,便于与新修族谱的对照。然而,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阅读形式和传统的文本族谱差不多,也是一页一页地翻阅(也可以指向性地直接跳到要找的页数),只适合保存和对照,比较没有实用价值,原则上讲还不是实际意义的电子族谱。

真正的电子族谱是动态化、智能化,可以实现人机对话的。数字化、网络化的KFA电子族谱在网上只要输入姓名或点击谱名、支系、房派或输入关键字就可查找到相关入谱人信息和溯源信息,查看族谱世系脉络,可浏览“我的一家”、“五服九族”,进行“三代溯源”、“一键寻祖”、“查找共祖”。

电子族谱有以下特色:

1、电子家谱携带方便,便于查询

过去要研究族谱,手续复杂,特别是一些大家族,一部族谱有几箱,数十册。说要看看家谱,如果是传统的族谱,要查看起来必须要携带几十斤重的家谱,然后一本本翻阅,现在我只要带电子版就可以了。

2、电子族谱检索简捷,使用方便

电子族谱除了携带方便,利用电子家谱让查询也变得简便的多——只要在电子家谱里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查到要找的信息。家谱的信息采集,工程量很大,难免会出现错误。

3、电子族谱修撰便利,修改容易

一部传统族谱修撰起来一般要花费好几年时间,有的要修撰十年八年。电子反复誊抄书写。电子族谱就不一样,几乎都在电脑上操作,各地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快捷准确,一般只要1-2年就可以成稿,修撰周期明显大大缩短.自古以来誊抄族谱错误难免,这些错误一旦发现,如果使用的还是纸质家谱,很难修改。但是电子家谱的修改就非常容易,族人发现信息直接找我们修撰家谱的负责人。过段时间,把这些信息进行汇总,需要的话很快可以进行二次印刷。

4、电子族谱数字撰稿,方便保存

福建的家谱都是几百年前开始修撰的,对他们这些修撰家谱的直接参与者来说,最头痛就是老家谱的保存不利,影响信息的采集。这些电子版的保存肯定比纸质的要好很多,如果以后再修撰家谱,直接对照现在的电子家谱修就好了。

5、电子族谱符合新潮,便于发展

过去修撰族谱都是老年人的事情,看阅族谱也都是老年人。现在的中青年一代人他们都有电子阅读习惯,也有电子技术基础。过去修谱要十年甚至三十年一修,十年三十年中要发生多少这样那样的事情,修撰起来都有依靠追记,十分困难。要花大量时间,动用很多人。现在修撰电子族谱,随时可以对发生的事情、人与事进行记录,加快了时代步伐,有利与发展。除了要电子家谱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家谱软件的出现,也对电子家谱起到推动作用。这些软件很靠谱,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开始流行,这些软件会提供家谱修撰的固定格式,让使用的人觉得会很方便。

6、电子族谱可上网站,建“地球村”

网站上就可以轻松创建自家家谱。上就可以轻松创建自家家谱。修家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修撰起来耗时费力,且不易保存,电子族谱可以网上创建家谱、记录故事、保存家族照片的网络平台电子家谱,可随时增添修改,大大降低了修家谱的门槛。同时,家谱要凭真实性才具备流传价值,切不可为了“续”家谱而刻意攀附,要往后看,即使现在你只能排出三代,对子孙后代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

由此可见,电子家谱肯定是未来的方向,这是置信无疑的。实践证明,电子家谱有利于让年轻人接触家谱文化。这几年,随着电子家谱的流行,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到年轻人参与修谱队伍之中。他们成为电子家谱的提倡者,电子族谱发展的创造者,电子家谱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家谱文化。

然而,也有人因对电子族谱了解不全面,产生对传统族谱文化的担忧。甚至认为,我们老祖宗一直使用宣纸对家谱进行印刷。会不会有一天,大家都用电子家谱了,家谱文化的传承是否还能原汁原味进行下去?

其实,电子族谱就是以传统族谱为基础提升的。运用KFA电子族谱软件修编的族谱可以同时产生网络版电子族谱、光盘版电子族谱、印刷版纸质族谱三种族谱。尤其是纸质族谱,有近300种的排版格式,有新版的左翻、横排,也有老式的右翻、竖排,有新型的图谱,也有传统的体例(如欧式、苏式、邱式等),同样可以印制在各种纸质上,如果印在宣纸上几乎和传统族谱一样。因此,将族谱文化研究的成果与电子技术紧密结合,与海内外研究电子族谱的专家学者结合,KFA电子族谱软件的开发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电子族谱研究的路子,此研究成果已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以“易、全、新”为特色,得到海内外姓氏谱牒文化研究专家的好评。KFA修谱软件接地气,易操作,适合民间修谱组织人员掌握电脑技术较弱的人群使用,易普及和推广。

据我了解,国内外还有许多专家推动数字化、网络化修谱。已在香港注册的《中华大族谱协会》,多年来也一直推广国外流行的PGV修谱系统,提倡在互联网上实时、动态、双向修谱。国内还有“谱易”“谱志通”等修谱软件相继推出,呈百花齐放之势。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族谱必将成为今后修谱之主旋律。

 

参考文献

[1]蔡干豪、林庚.大众谱牒学〔M〕.福州:海峡姓氏文化研究院,2014

[2]邱盛樑.运用互联网族谱数字化平台推进闽台两地祖源对接〔C〕.海峡两岸姓氏文化论坛论文集(第2辑),厦门: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2013:P119-128

[3]江艺平.论现代化族谱与修谱现代化〔C〕.海峡两岸姓氏文化论坛论文集(第3辑),厦门: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2014:P12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