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将分批公布《总谱》中刊登的王氏主要源流的考证报告

在本会编撰出版的《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七部39册(以下简称《总谱》)已完成并已逐步公开发行,部分宗亲和王氏族谱文化研究者反映《总谱》中有关王氏上源世系源流与有关地区支派的族谱中记述的不同,表示疑问或质疑。

实际上有关王氏重要支系的上源在《总谱》中阐述了存在一些分歧,并进行考证分析,采用一条比较合理的世系传承线路。也说明有关支系宗亲可保留自己的意见或请后裔贤达今后继续考证研究。

值此《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公开出版发行之际,本编辑部公布在《总谱》中刊登的有关大系支派上源考证关系的报告,希望大家本着以“辩证分析,求同存异”的精神理解,以扩大海内外王氏宗亲对《总谱》的理解,达到共同弘扬中华王氏文化而努力的目的。

一、支派上源考证与记述存在的问题

(一)形成支派上源记载不同的原因

我们引用本会总顾问王雪峰教授在我们今年西安会议的一段话作为说明(《通讯》总第99—100期P25):

1、民间修谱,似乎是明中叶才多起来的,真正大规模的都是康、乾以后,甚至清末的事,尤其勘刻宗谱。这样一来,几百年以前的族人迁徙,如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迁徙,特别是举家迁徙的,老家没有后人,近族追述也难!宗谱自然鲜有记载。

2、各支始迁祖,如为生计所迫,或为官方强迫,早年文化程度和生活压力,都会导致记忆与记载偏差,能够留下准确文字资料的,非常稀少,再加上普遍存在的谱匠张冠李戴等滥作为,先人留下的族谱,必须进行认真反思和质疑!   

3、关于始迁祖名讳在寻根地的衔接问题,大家也要注意。由于方言、通假、记忆有误等多方面的原因,迁徙者保留下来的始迁祖名讳与寻根地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不妨在留下存疑依据的同时,灵活处理,没必要追求完全对应,窃以为,读音接近或者字形接近、时间吻合等等大面上一致就可以考虑衔接了。

(二)目前也出现一些乱象。(引用重庆王崇溥先生的《坚决抵制在研究传承王姓历史文化中的恶习》一文中的记述,《通讯》总第99—100期P26)

如:强求别人按照自己意愿或要求顺从,否则视为“大逆不道”,这是不可取的。

历史上的问题,只能用考察、论证、研究、探讨,得出比较科学和合理的解释,让人们去认知,不能搞“顺我者昌,逆我者忘”。

但有个别人各执一端,不容别人保留见解,要求强制统一,俨然“正宗”自居,自以为得了“真传”,称王称霸,盛气凌人,把持有不同记载者,视为邪说异端,树为敌对面,势不两立,祭起当年“阶级斗争”方法,犹如“文革”造反派在世,动辄使出训人、骂人、攻击人、诽谤人,极尽诋毁污蔑之能事,妄图把对立者整烂搞臭。这些章法是绝大多数王姓成员不赞同的,也是坚决反对的。

二、《总谱》中采用的考证依据与方法。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中对重大支系考证采用以下方法。

1、史、志、谱综合考证。凡国史、方志中有记载的则先以国史为准,次以方志为准。凡国史与方志中均无记载的,则参考有关通谱和王氏支谱的记载,当不同的谱有不同记述时,则以多数谱的记述为准。

2、世代年率考证法。对一线图中的先祖人物,以其生卒年月进行比较,从而考证父子传承的准确性。

3、源流比较法。对于具有典型意义的上源世系一线图,绘出统一格式的世系图表,从而按史实进行比较取舍。

4、坚持留同存疑原则。在经过严密考证与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比较科学并符合历史,又是多数王氏同宗认可的上源世系,作为大家认同上源。其余不同记载或看法作为存疑保留,以供今后继续考证。

5、统一郡望始祖。为便于考证辩析,瑯琊王氏以王元为始祖,太原王氏以王威为始祖,二者世系图均以太子晋为一世祖。

三、首批公布的《总谱》中刊登的重大支系考证报告。

1、关于三槐王氏上源考证的总结报告(刊登于《三槐王氏总谱》第一册)

2、三槐王氏上源世系的补充考证(刊登于《三槐王氏总谱》第一册)

3、关于太原王氏王景肃、王仲舒上源的考证总结(刊登于《太原王氏总谱》第一册)

4、关于太原庐陵王氏始祖该公上源的考证总结(刊登于《太原王氏总谱》第一册)

5、关于王安石的临川王氏上源考证总结(刊登于《太原王氏总谱》第一册)

6、关于王全斌源流世系的考证总结(刊登于《太原王氏总谱》第一册)

7、关于王十朋的宁溪王氏上源考证总结报告(刊登于《太原王氏总谱》第一册)

8、关于琅琊江左王氏上源世系的考证总结(刊登于《琅琊王氏总谱》第一册)

9、关于开闽王氏上源的考证(刊登于《中华王氏大成总谱·总卷首》第一册)

 

《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辑部

2019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