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族谱做序造假乱象

明清时期族谱做序造假乱象

朱熹(1130~1200),字符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军事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抗元过程中被派往元军军营中谈判,因坚决抗争而被扣留,脱险南归后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俘,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年仅四十七岁。

一、云谷、文山也兼职

然而,就是像朱熹、文天祥这样大名鼎鼎的儒学大师、民族英雄,数百年来却在谱学领域中被兼职了!通过网络略作检索,不消一个小时,你可以查到朱熹、文天祥等名人曾为数十个姓氏的宗谱作序!据不完全统计,朱熹作序的宗谱就有郑氏、黄氏、吴氏、洪氏、戴氏、胡氏、李氏、陈氏、邓氏、周氏、汤氏、罗氏、汪氏、上官氏……等等。相信公布在互联网上宗谱仅是宗谱总数之九牛一毛,如果把华夏各姓氏宗谱集中起来,则肯定会有更多的珍贵谱序“惊现”。于是赞叹云谷、文山对谱学的巨大贡献;于是感慨简介朱熹为“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大师”,是否疏忽了一个“谱学大师”的头衔?于是回味起冯巩的小品语言:“心理专家兼职算卦,景点导游代营盒饭,老中医有空捏脚,电视节目主持人没事出书。”没想到小品是有借今讽古的功能的。

二、谱匠、谱师也抄袭

据说宋西山道人真德秀曾为吴氏宗谱撰序,其文曰:“周之初,太伯、仲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氏远矣。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星罗棋布,而不可纪矣。至唐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粱,右寒微者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万家,而吴之姓氏与首称焉。……”

你可用“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作为关键词百度一下,你会发现收获颇丰:

1、“……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其间,四部而不可纪矣。传至唐之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归望,左高梁右寒微,合二百九十三姓,三千六百一家而鲁氏亦与首称。”

2、“……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其间四布不可缕纪传至唐太宗时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三十六百五十一家而高与焉。……”

3、“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其间四布而不可胜计,传至唐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而蔡氏首称焉。……”

4、“……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其间四布,不可纪极。传至唐太宗,奏天下谱牒作氏族志。而吕氏与首称焉。……”

5、……唐代宗奏天下谱谍,退新门进旧望,左高梁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章氏首称,所谓“天下无二章”之说……”

6、……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皎然翘然,天下知有我徐氏。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其间四布而不可记矣。传至唐之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竣(竣是田字旁);合为一百九十三姓,分为一千八百五十一家。而徐氏俱首称焉。……

7、……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皎然,翘然,天下知有孙氏也。……秦汉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其间四布而不可纪也。传至唐之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追旧望,左膏梁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家,而孙氏亦兴首称焉。……

于是没有兴致继续检索,于是不知西山道人这几句谱辞究竟为何氏而作,于是埋怨真德秀作谱序何以如此老调重弹。

你再以“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为关键词检索,则会有大丰收的感觉了:

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了解到章舍王氏一脉事迹后,欣然为《王氏宗谱》写下了《题王氏像赞引》:“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像谱能并传者,必先人动业着于当时,盛德垂于后世,乃能传其像与谱尔。凡俗虽盛不久,未必非以无谱之故也。王氏谱像灿然可传,历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吉水文天祥拜撰”

2、我玉环刘氏……家谱记载,……文天祥为我刘家撰书的谱像序:“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必先人勋业着于当时名于斯世乃能留其像与谱俱永也,刘氏之宗其以德业辉映后先鸣呼盛矣,则若谱若像自千百世而不朽子孙觇先人之像戾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恩未之有也。宋庆元元年阳月旦左丞相吉州文天祥拜撰”

3、文天祥题罗氏像跋:“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勋业着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遒能留其像与谱皆永也。罗氏之宗其以德业辉映后先,鸣都盛矣!则若谱若像,自可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大宋吉州文山文天祥书。”

4、文天祥为汤氏族谱题跋:“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从传者,必先人勋业着于当时,道德鸣于一世,乃留其像与凡摸容。口盛不久,夫亦无谱之故也。汤氏谱像灿然可传千百世,而诸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仰止之心,未之有也。”

5、文天祥苏州巫氏族谱序:“世以谱传,而不以像传。以并以传者,必其人先勲业着于当时,道德鸣于后世,乃能留其谱与像。巫氏谱像灿然,可历千百世而不替,子孙瞻先人之谱像,而不兴起仰之心者未之有也。宋丞相信国公文天祥叙”

6、文天祥《泾川吴氏谱像赞》:“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勋业着于当时,道德传于斯世,乃能留其像与!凡摸容,虽盛不久,夫亦无谱之故也。吴氏谱、像灿然,可传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

7、文天祥题许氏像跋:“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功业着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而能传其像与行。摹容虽盛,不久去,以无谱之故也。许氏谱像灿然,可传千百年而不朽,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仰止之心,未之有也。吉州文山文天祥拜撰”

8、题樊氏像跃:“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勋业着于富时道德鸣于斯世乃能留其像与谱皆传也樊氏之宗其以德业辉映后先济美鸣乎盛矣则若谱若像自可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普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吉州文山天祥拜撰”

9、文天祥……看到胡寅的后代新续之谱时,有感而发。其文曰:“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世勋业着于当时,道德鸣于奕世,乃能留其像耳。胡氏《谱》、像,灿然并传,蔚然可观,将传千万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仰止之思者,非夫也。——吉州文山文天祥跋”

10、文天祥《题方氏历代像跋》:“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之勋业着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乃能留其像与。凡摹容虽盛不久者,皆以无谱之故也。方氏谱像灿然,可传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阅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德佑二年陬月之吉,吉州”

11、宋文天祥对《辉之公像赞》词云:“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之勋业着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乃能留其像。凡摹容虽盛而不久者,亦无谱之故也。金氏像谱灿然可传,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

12、日前,笔者在编写地方志中,发现戴氏族谱中唐代戴氏始祖的人物画像是南宋文学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文天祥所画。……这次在龙门乡戴氏家谱中画的人物,填补了文天祥是一位书画家的空白,这为研究文天祥的文学艺术思想提供了真实的史料。……题文如下:“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传者,必先人勋业着,道德修,乃能留,其像皆永。戴氏之像,其以德业辉映后世,呜呼!审矣若像自千百年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谱,而不与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这位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周氏宗谱》跋中虔诚地写道:“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功业着于当时,道德鸣于一世……周氏谱像瑰然,可传千百世……”

14、《徐氏宗谱徐氏宗谱及像图》(录自建阳荷源存谱)文天祥:“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传者,必其人勲业著名人士。当时道德铭,后世乃能留其像与谱俱永也。徐氏之宗,其德辉映后,先诚为盛矣。则若谱若像,自可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续前人之谱而不兴起者未之有也。前状元及第直翰林学士兼枢密院文天祥书”

15、旧序三:“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合谱与像而并传者,必先人勋业于当时,道德传于后世,乃能着其谱,晋其像。俾后之子孙,阅谱面兴仁孝之思,赡像而动如在之诚。今谢氏谱牒,灿然并传千百世而不朽。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吾决谢族子孙,其吕炽方兴未艾矣!古卢陵文天祥撰”

好像以上仅是四个网页提供的信息。于是我埋怨朱熹、文天祥、真德秀等名家作序时为什么没申请专利;于是我佩服“谱匠”、“谱师”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何以如此之强;于是我明白了张三婚宴的优美证婚词只要换一下新郎、新娘的名字是可以用于李四的,有了去年的年度总结底稿,还怕今年不会改签个日期吗?

三、抄袭、造假也受捧

现存的各氏宗谱体现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至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时代的产品。

朱熹、文天祥等名人在不同姓氏宗谱的序、跋篇幅为什么如此之多,内容却又如此类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一度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师”、“谱匠”,利用事先准备、不具姓氏的通用家谱作为“道具”,每当有人请修家谱,填上姓氏即大功告成。因此名人谱序也改造成了填空式的通用谱序,历代人员的谱名也只需在定好字辈的基础上,兄弟五人的常用“仁、义、礼、智、信”,兄弟四人的常用“忠、孝、节、义”,兄弟三人的常用“福、禄、寿”,兄弟二人就用伯、仲(叔、季暂未出生)。另一方面,攀附显贵、光宗耀祖的心态助长了假谱序、假谱系的泛滥,世系的始祖、始迁祖多为历代帝王、列侯、明贤、显贵。于是乎,不少家谱还将历代名人拉到自己家谱的世系中,李姓的将李世民列为先祖,张姓则列张良、张飞为本族世系成员,萧姓则认萧何为自己的祖宗等等,“攀古人之显而祖之,系无所承,即向壁虚造不可知之人”。殊不知作谱本以尊祖敬宗,却援他人之祖宗为祖宗。公侯将相编入世系,显贵达人为谱作序,合族之人无不为之荣耀,对“谱师”、“谱匠”无不千恩万谢。人们痛恨造假,难不成只有作谱造假不犯众怒?

其实,朱熹对当时家谱中出现的冒人祖先、攀附显贵的现象表示了深痛恶疾:“自谱牒久废,源流无据,崛起草野之夫,而求附圣明之后,生长夷狄之部,而僭紊帝王之裔,噫!可慨已!”

当今时值盛世,社会和谐,谱热又起。十分盼望谱学界、史学界的权威甄别古谱名序,澄清世系真伪,公告天下;各姓氏各宗支修谱编纂人员多一些实事求是和去伪存真,以提高各氏宗谱的可信度,保障民间宗谱应有的历史价值。

来源:厦门巫能辉新浪博客